浅谈高校辅导员班级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浅谈高校辅导员班级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薛敏

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班级是高校教育管理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本组织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单元。科学有效的班级建设思路与方法,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此文主要从班级建设核心目标、班级建设基本内容、班级建设创新方法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班级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进行探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班级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有益经验。

前言

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班级在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努力加强班级管理和建设,思考更多班级建设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使班级建设契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创建一个健康、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

一、班级建设的核心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1]]发挥好班级建设的教育作用、支持作用、培育作用、凝聚作用,着力构建理想信念坚定、班级氛围和谐、学习态度昂扬、青春斗志鲜明的班集体。

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思想性格多元,接受信息便捷,自主意识凸显,展现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期待关注的特点。发挥班级建设作用,根据学生年龄、年级、专业特点,科学设计各类育人目标,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班级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法举措中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不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构建和谐班级氛围。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共同发展的愿景。社会的和谐稳定,来源于集体的人际和谐,取决于个体间的和谐共生。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载体,班级氛围和谐,能构建健康的学习空间、良好的互助氛围、舒适的求知环境,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讲道德、有修养、重情怀的大学生。

激发昂扬学习态度。“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2]]在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中,善于把握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个性。用“点、线、面”结合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科学的班级建设网络,以网格点为核心,树立学习示范标兵,组建学习领航小组,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互相监督、追求卓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塑造有理想、赋才学、勇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培育良好学风。

展现青春斗志。“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3]],青年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承担着社会理想和责任,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在大学生活时期,在班级建设工作中,应开展丰富多元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知识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示青春活力,激励广大学生珍惜黄金学习时间,把青春斗志挥洒在知识殿堂里,丰富知识涵养、培育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努力成长成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才。

二、班级建设的基本内容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共同体,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塑性格的重要空间,在此空间里,班级制度、班级组织、班级文化共同构成班级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是保证班级正常运行,班级成员共同承认遵守的办法,是展现班级意志和班级发展的规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明确班级规章制度,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和自身所学公平参与班级制度探讨、制定,让班级制度成为学生共同意志、规约。制度执行过程中,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建设需要,动态调整班级制度,使之趋于稳定,在班级贯彻执行,保障个体最优发展,促进班集目标实现。

(二)班级组织建设。选强配优班团干部,要注重选拔、培养的要求。讲奉献、勇担当是选拔第一要素,注意选拔的公平、公正、民主,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执行力,使之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增强自身本领。肯学习、重锻炼是选拔的重要标准,辅导员应组织多样化的培训研讨活动,让班团干部队伍能够得锻炼、长才干,做到积极工作、认真总结、自我提高、榜样示范,胜任自己角色同时,紧密服务、团结班级,努力建设团结、奋进、友爱的班集体。班团干部是班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需培养一支学习好、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班团干部队伍,使之成为班级力量和支柱。

(三)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同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综合,是班级同学工作、学习、生活的智慧凝结。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做到正确自我认识,志存高远。其次,努力塑造班级形象,设计班徽、班旗等班级象征符号,凝聚班级共同体意识。最后,针对性的举办班级特色活动,提供才华施展平台,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精神,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拓展学习视野,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貌。

三、班级建设的创新方法

完善班级骨干遴选与培养机制。公平、公正是选拔任用班委干部的原则,周期性班干部例会、团建是班团干部团队凝聚、能力提升的关键,一年或半年期班干部轮岗竞选、任用是发挥班级学生主人翁精神的途径,定期考评、奖励是班委干部工作落实的激励办法。

开展特色活动,构建班级共同体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发展的相关性与整体性思想理念。于班级建设而言,应构建班级共同体理念。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心意、独具吸引力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构建具有向心力的班级共同体。

开展全方位个性化辅导,唤醒个体集体意识深层觉知。在班级建设工作中,辅导员应协调各方育人力量,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深度辅导,用知识帮助学生,用陪伴温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唤醒学生集体意识深层觉知,弱化因家庭、地区、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以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自我评估、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在大学成就自己,追逐知识高峰,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重要的集体单位,高校辅导员创新班级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有效发挥班级组织、凝聚、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在班级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68页。

[[2]]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