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物班列规模化发展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铁路货物班列规模化发展对策研究

李任成

邯济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作为二十一世纪物流市场的重要货运产品,铁路货物班列以其高货值、高时效等突出优势,在货运市场中备受青睐,并且今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进一步转变,货运需求也将随之变化,各种大宗商品以及工业原材料运输会逐渐减少,而电子商务或是跨境物流需求则会不断提升,要想满足快捷货物物流运输需要,规模化运输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铁路货物班列规模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铁路货物班列;规模化;产业

引言

所谓货物班列,指的是一些有着明确发到站间、指定车次、运行线、运行周期以及运行时刻,且根据客车化模式展开活动的货物列车。近些年来,我国铁路市场深入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货物班列逐渐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促进其规模化发展,不但是铁路部门响应国家经济发展号召的需要,更是强化新时代货物运输市场的必要选择。因此,研究和分析铁路货物班列规模化发展对策十分必要。

一、搭建科学的产品体系

(一)重视伸高值货物班列产品系列的延伸

围绕市场需求,结合货源在市场上的主要流向、流量等特点,与现阶段行业快运货运发展方向,能够快速明确班列线条的未来趋势。同时要根据主要运输通道中的不同层级基地,利用干线运输产品的集散价值,不断增加班列产品规模。例如,在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货物基本属性与特点的基础上,研发生产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要的班列产品,并依照平均达到速度完成班列的设计,使客户能够充分了解到班列速度优势指标,发挥其运输时效性。

(二)开创国际贸易新领地

规模化的发展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国内范围,国外市场的开拓也十分重要,从而发展形成可服务于国内外双循环的新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境外经营以及协调支持地理,便于提升回程班列效率,注重境外集装箱的统一管理,不断拓展国际贸易活动,进一步提高行业经济效益。例如,与一些沿海港口展开合作交流,与日本、韩国或是中亚等国家配合发展过境运输。而在国内范围则通过开设支线班列,朝着集结运输的方向发展,促进口岸站做好集并运输。

(三)发展特种货物班列产品系列

如今冷链物流已经成为货运行业中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铁路行业应应当尽快适应市场需要,做好大客户开发工作,开拓长距离且带有高附加值的班列精品线路,建设主要货源地达到各个城市的货运通道以及冷链物流网络,从而形成完善的全程物流体系[1]。在此基础上,优化道路运输基地以及专用线对应的物流设施网络,注重新型运输装备的运用,并重视发展区域分拨调配货物运输模式,强化货源追踪能力,从而确保淡季货源的及时供应。

二、打造专业化运输及装卸体系

首先,可以借助枢纽节点在物流集群中的影响,新建或完善铁路物流基地,根部不同物流基地的实际需要,对一级、二级物流基地展开新的布局调整规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并且要进一步强化高铁快运物流相关基地的筹建工作,跟上电商物流发展的脚步;

其次,重视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实现班列货源的高效取送。例如,发展专用线进入刚玩、园区或是场地,同时根部地方货源的主要特征,提升铁路“无水港”的筹建进度,促进沿海港口的外延发展。同时要做到简化办事程序,尽可能减少报关时长,推动口岸运输,相应国家“一带一路”的规划要求[2]

最后,研制高等级专用火车与货运动车组,促进各类必要设备的高质量应用。例如,可结合电商快递这类物流的主要特点,研制运行效率更高的快运棚车,达到集装容器的基本运输要求,并且根据高铁快运在现实生活中的装载需求,完善原有动车组,挑选出科学合理的车型,将座椅拆除之后进行系统的改造,从而适应部分中高端产品的物流运输。

三、优化班列产品运输组织

(一)完善运力供给机制

运力供给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干线班列产品整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于平行线路要做好科学分工,如果是京广或京沪这类客运需求量较大的干线,需要在确保旅客列车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快捷货物运输,满足现代化物流的市场需要。如果还有余力用于发展本线货物列车,还可以适当考虑进行平行径路分流。对于部分客流密度不足的线路,应当利用网货流,将重点放在大宗货物上。

(二)加强运输过程管理

良好的过程管理能够保证班列产品运输的稳定性与时效性,比如速度管理,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掌握班列的运到时限、预期送到时间以及准点率,从而使列车能够准时运行[3]。在此期间,还要根据固定标准,了解不同运输方式下所需市场以及节点衔接时间,并实施重点监控,结合不同情况展开动态预警机制,做到全程管理,具体分析货物班列在轨道上的偏离程度以及衔接程度等基本情况。

(三)注重考核评价

在管理过程中进行考核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货物班列产品的科学发展。通常情况下,合理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发运量、经济收入,净利润等重要指标,并明确指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及评价方法。例如,制定货物班列在不同市场的准入机制,开设准入通道,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提升企业管理的灵活度。

四、实施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促进业务的融合发展

业务的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在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无缝合作基础上,也就是说,要强化货运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同时强化和制造企业或商贸企业间的联动,重视生产与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积极与对方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树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形式,形成产销运的综合经营体系,增强货源供应的稳定性,减少经营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

(二)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铁路行业可以通过多式联运的全新管理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货运组织能力,积极开展能够适应市场的多式联运形式,实现“一单到底”,减少服务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并结合“联合查验”的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平台化服务,在铁路与海关以及企业之间建立共通平台,增强信息开放力度,确保运作效率。

(三)加强运行线管理

铁路公司应当关注班列方案基本形成机制,积极打造大型制造、货物物流与电商企业之间专属班列方案,尝试采取“多途径、严把关、强考核”的新时代管理模式,延伸产品运营方式,并做好产品宣传工作,增强其市场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4]。同时可以设计研发更多合作方式,比如联合承办。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快运市场的不断发展,现如今货运客户的需求与过往大不相同,小批量、多样化以及灵活性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货物班列要想在市场上占得先机,就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不断完善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模式,为铁路物流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增加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菲,郑平标,王晶,陈雁冰.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铁道货运,2020,38(12):32-37.

[2]何黎明.新的起点 新的征程——《铁路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铁路运输70年》书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18):8-9.

[3]吕科.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J].上海商业,2020(05):54-56.

[4]韩策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与优化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