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小议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曹远

江苏大唐国际金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200

摘要: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工程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预算能够实现工程建设各环节、各要点的造价管理。文章对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与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全面预算;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施工预算

引言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保障企业资源资金的高效运转,促进企业资源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管理,能够保障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提升企业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完善,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样有着极其关键的现实意义。建筑施工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在开展具体业务工作时,需要全面保证企业资源资金的正常周转,保证具体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内部形成凝聚力,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不断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最终助力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促进经济效益的有序创造,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全流程跟踪,覆盖于企业内部各经营环节,统筹战略目标,通过有序地协作与动态反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帮助企业合理控制开支,预测经营利润,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科学的方法,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可以说,全面预算是企业奋斗目标的具体化,亦是业绩考核的标准,能够通过统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促进各职能部门的有序协调,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有序控制与跟踪纠偏,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2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作用

2.1强化成本管控,提高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重在预算执行,审定下达的预算,是管理层站在顶层高度,对企业资源进行的高效整合配置,所有的费用开支,都经过测算,对实际执行有着一定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管控,既能在资源的使用上更加谨慎周全,又能促使企业在运行上不断精简优化;通过预算指标的有效控制,促使相关责任主体,发挥最大能动性,实现收入项目的绝对增长和支出项目的相对缩减。

2.2协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此背景下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施工周期长、投资成本高、施工场地广,在运营中常常会遭遇经营风险。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造价并非一成不变,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既能提高工程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又能对企业的发展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报,同时也能正确地预测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和机会。综合上述预测信息,能够有效地把握各种预知性的风险,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编制发展计划、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依据。

2.3推进企业各项制度完善,实现企业战略规划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及不同岗位的调控,整合企业现行管理结构,可有效促进内部预算分配的合理化发展,从而辅助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落实,推动日常业务的顺利开展。企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可将公司阶段性的总体战略规划合理分派至各部门,并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各部门始终坚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优先发展对象,协调各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并逐渐形成企业内部合力,促使各部门专注于各自任务,推动管理目标落实,积极发挥部门职能目标。

3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应用策略

3.1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不断加深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执行情况。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他优秀企业的参观和学习中,从中获取全面预算管理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模式,并根据建筑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需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升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财务部门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并不断提高财务部门员工的预算编制能力,积极鼓励各部门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工作中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还要进一步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境界和认识高度,积极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3.2做好预算控制,严格预算调整

结合当前部分施工企业预算执行现状,发现预算管理工作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编制时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执行时枝节横生,随意变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失去原本价值。体制内施工企业要注意做好预算控制,上到管理层,下到一线职工,都要有预算控制意识,稳步推动预算执行;强化预算指标的约束力,指标一经下达,就必须不折不扣,严肃执行。预算外的开支,应注意规模与数量,以便进行有效控制,必要时需进行充分论证,编报详细的调整说明,严格预算调整程序,杜绝出现财务预算跟着执行结果调整的现象。

3.3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对各项目实施全面管理,提高公司的管控能力。例如,在资金预算方面,通过实施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有序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科学地对未来资金使用情况、流动资金充足性等进行科学预测,进而提前做出安排,包括投资、融资等,合理错配资金时间,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结合施工建筑企业经营实际,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中要有序地将各施工项目组与公司建立联系,从而使各项工作能够通过线上平台发起,提高运作效率。例如,在资金管理中,财务部门要结合各项目组的资金预算,及时准备流动资金进行拨付。同时,动态跟踪项目的施工进度,使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相匹配,从而强化资金管控效率。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业务的响应速度,及时、准确地为各项目组的建设、业务拓展提供服务与支持。

3.4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估,明确考核评估方式、指标,确保考核评估能够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估,应更加灵活主动,保证考核评估作用和价值的体现。可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设定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估时间、方式、细则等,使考核评估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结果反馈沟通渠道,及时将结果传达到位,并便于企业员工对有异议的考核评估结果提出申诉,提高考核评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保障结果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另外,完善相应的企业员工奖励和晋升机制,依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完成工作较好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奖励和晋升,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对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或执行不力的部门或个人,依据有关制度体系进行处罚,并限时整改,从而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有效作用,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做好预算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全面预算考核体系,提高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施润华.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4):85–87.

[2]姜红.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合作,2021(12):161–162.

[3]辛悦琳,张强,马鸣.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运用[J].中国市场,2021(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