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船舶建造中如何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工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谈船舶建造中如何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工效

雷文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在船舶业采用精密、技术和集料技术等造船技术,改进了生产方法,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造船厂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基于产品的造船模型是一种基于船舶和包装的模型,包括成组技术、中间产品、航道建设、基于产品的工程分解、区域包装、壳包装和包装一体化等原则。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组技术深化生产设计的源头,保证中间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成组技术在造船厂生产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中间产品的质量,缩短了造船周期,提高了造船质量,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成组技术;生产;缩短周期

前言

一般来说,造船的投资很大,生产周期长,涉及许多环节。随着造船市场持续放缓和船舶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旨在节能增效的新型造船理念在我国大型和小型造船厂得到了推广。降低造船成本和缩短造船周期逐渐成为造船厂提高竞争力和应对全球造船市场疲软的最佳发展措施之一。

1船舶生产建造节能增效的优化管理

1.1生产技术优化

(1)加大先进焊接技术推广力度。焊接是船体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焊接工时约占集装箱船体总建造时间的35%。高效焊接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对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焊缝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优化生产设计,以船舶各区域的中间产品为概念,按照低空低空作业和开舱作业的原则设计生产图纸。在此基础上,生产部专业化生产单位和中间产品生产场所;按照“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设置车间和团队,采取复合工种管理生产。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和作业流程,形成流水线的每一步,使每个生产区域相对固定,施工人员固定,从而降低运输难度。(3)通过提高预产率,降低设备安装率,减少大规模停产后的船舶,降低了安全风险,缩小了安全管理的范围,扩大了安全管理的深度和透明度,对保障安全生产的提升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1.2人员管理优化

第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人员的工作潜力,使他们能够充分投入工作,必须关注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和解决生活问题。为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设计合理的晋升程序,先定期表扬评价工作。促进对船舶建造作出重大贡献的技术人员,承认他们对工作的贡献,鼓励他们在船舶建造方面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克服困难,认真履行与船舶建造有关的任务。第二,必须强调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定期为技术人员举办关于船舶建造的大规模培训活动,使他们在船舶建造方面获得工作经验并提高专业水平。此外,还为技术人员举办了造船方面的职业培训活动,向他们介绍各种造船过程、新技术和新方法,特别强调技术人员是否有可能继续学习,以便组建一个高级别造船人员小组。

1.3流程管理优化

造船涉及许多不同的环节和过程。为了确保环节中的所有环节节严格符合设计方案和规范、参数控制和详细信息,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流程管理。首先,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为了确保船舶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将具体的生产建设任务结合起来,并明确规定每条生产线的责任和职能。在开始生产前,要求每条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以综合规划和安排不同类型的工作。具体而言,需要认真开展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不同业务之间的连续性,并提高所有环节的生产和执行质量。第二,模拟生产和施工过程。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为了预先采取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具体生产的建造提供良好的指导,应确保使用专门软件模拟船舶建造过程,并直观地展示船舶建造过程,以便 确保生产建设做好充分准备,消除建设有效生产的障碍。最后,注意CIMS技术的应用。为了如期进行造船,工艺管理必须跟上进度,重点放在CIMS技术的应用上。加强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合理投资;控制船舶生产的整个建造过程,特别是通过将生产的建筑要素纳入供应环节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的建筑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为成功实现船舶生产的建造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4安全管理优化

第一,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安保管理系统的内容进行彻底分析,设立一个工作队,监督安保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对安保管理进行抽查和核查,评估安保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及时改进问题。第二,我们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他们在船舶生产和建造的各个方面提高安全意识,并采取工作场所保护措施。安排技术人员观看安全警告视频,自觉改正船舶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坏习惯,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对自己和公司负责完成生产建设任务。最后,我们要注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为了提高应对安全事故的效率,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确保为各类技术人员组织紧急安全事故演习,使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的撤离方法,以便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灵活应对安全问题。

2 成组技术运用

集料技术是以生产设计形式的生产设计为基础,建立以中间产品为中心的造船作业系统,合理规划造船全过程。它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进了生产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成组技术能够从异构、小规模或单一订单生产模式转向接近批量生产的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对所有生成的零件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将形状、大小、加工方法和类似工艺的零件成组到多个不同的零件组中。然后,根据每个零件群组的特定处理需求,使用现有的专业制造厂商及其相关设备来建立零件群组或生产线,以建立最佳制程。其他造船厂设计中使用的平段流线是采用成组技术原则,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平段成组,将相应的生产设备集中进行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直的t形梁会自动装配,管线组加工线等也会自动装配。还需要运用成组技术,将品种和少量转化为相对单一的品种,分批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1)根据船舶类型特点,方舱区平行中间体结构高度相似,相对简单。首先,我们在本地区引进了平板包装技术和平面分段流动线路,大大提高了分段施工的速度和质量。(2)根据形状、尺寸、处理方法、工艺等不同。将每面防波堤的槽和槽收集到表格和图例中,以便于管理平板。然后,根据上述信息,车间组织一致,生产方向合理,以前盲目混乱的生产模式发生变化,生产线清晰。当然,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这是用大脑建造海军的表现。(3)包件操作方法得到改进。双套是我们在有大量部件配对时使用的方法,即在包装过程中合理组织部件,使所复盖的板数也成对出现。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部分嵌套,当零部件成对装配,但零部件数量不足以完全嵌套时。同样,我们也遵循双重巢状方式,以相同方式放置出现在不同铭牌上的元件配对,然后将不同的铭牌加入至其他元件,直到有足够的铭牌为止。这也将有助于实现小规模的复盖面和合理利用设备资源。

结束语

造船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为了确保节能增效的目标,确保所有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那么提高生产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数量管理尤为重要。因此,管理人员必须从管理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绩效,优化相关管理联系,有效避免管理问题,促进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效协调船舶生产和建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大兴.船舶生产技术现状和管理方法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7):65-66.

[2]田玉杰.对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6):64-66.

[3]杜浩,张宁,张云浩.船舶建造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2):43-44.

[4]刘雪梅.以成组技术为基础通过组立设计模式深化船体分道作业[J].造船技术,2009(2):23-28.

[5]魏亚华.浅谈船舶建造技术现状及管理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7,(19):65-66.

[6]王世利,刘建峰,金烨,孙嘉钧.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零件编码研究和应用[J].上海造船,2006(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