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网络心理战的作战样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美军网络心理战的作战样式浅析

刘洋

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研究生四队   安徽蚌埠  233099

在俄鸟冲突中双方除了正面战场上真刀真枪的较量外,还大量运用网络心理战攻击对方,操纵大众舆论、歪曲事实真相,持续影响着战争走势。可以看出,网络心理战作为新型作战方式,它以互联网为载体,把心理战作战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政治和军事目

的,近年来,各国都注重网络心理战建设,特别是美军成立了独立的网络司令部,今后将具备在军事行动领域和全球受众中影响感知的能力,迅速控制信息并转移主题以实现最大的心理战效力。

一、美军发展网络心理战的原因

《三国志》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心理战一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战通过舆论宣传、心理欺诈和心理威慑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军。无论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前舆论造势,还是兵戒相见的心理较量,心理战的身影无处不见,堪称是“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两者结合后便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网络心理战,并深刻地改变了战争方式。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网络心理战融合了网络优势与心理战优势,把心理战的战略地位突显出来,这也是美军大力发展高度重视网络心理战的原因所在。与传统的传单、喊话、广播、电视等心理战载体相比,计算机网络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性大大拓展了心理战的作战手段、作战空间和作战效果,使得网络心理战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宣传方式更加多样。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像、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以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将信息内容生动形象地传递给目标受众。网络心理战的宣传方式突破了传统宣传方式单一、呆板的形式,更能够深入人心,产生强大的心理攻势。如俄冲突初期最终被证实为由空战模拟游戏剪辑出的所谓“基辅幽灵”或是通过散布扎波罗热核电站核泄漏等谣言绑架舆论,这种通过网络传播宣传的各类信息,均有美军参与。

二是传播速度更加便捷,网络可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递给分散在世界任何角落的目标对象,基手网络的心理战突破了传统心理战在宣传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更快速、更便捷地把宣传信息传递给目标对象。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手机终端,每天都有海量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有些“被操控”的信息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终端强制推送给受众目标。

三是信息内容更加迷惑。虽然说传统心理战也可以利用一些虚假信息来影响受众,但是网络的虚拟和智能特点,可以虚构出不存在的图像、文字、音像、视频,使得人们容易对一些不存在事件信以为真。这就使得心战宣传内容更富有欺骗性,更能够迷惑受众目标,使其也更容易上当受骗。如俄岛冲突中,俄罗斯宣称俄军伤亡人数较少,贬低对方的作战能力,使乌克兰民众丧失信心。

四是心战决策更加灵活。基于网络的心理战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和优势,使得目标对象参与信息的创造、传递与分享,在交流过程中搜集目标对象反馈的信息而加深对其的了解,从而实时调整心战策略,最终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思想控制。互联网这种交互式信息传递方式,大大提高心战传播效果;网络心理战在非常规作战中,对于掌控受众对战争合法性的理解、辅助美军特种作战部队预测和控制心理效果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美军网络心理战的作战样式

心理战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在敌人队伍中制造纷争和混乱,二是向外部观察家解释,冲突中对方是邪恶的。近几年局部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十分重视对网络心理战的运用和发挥,采取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战手段以到达其政治和军事目的。

一是舆论造势,争夺制网权。网络心理战中的舆论造势与舆论战有所区别,它有着舆论战的特点,但重点不在于此,而是运用心理战原理引导目标对象的认知。目前,與论造势是各国在心理战方面的常用手段,网络便捷的特性为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和发展态势提供了便利。美国拥有着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发动舆论攻势,争夺网络主导权,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虚虚实实地贬低对手,使对手置于與论劣势,争夺道义主动权,如,美军为攻打伊拉克,就在网络上大肆宣传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其出兵伊拉克提供借口。另一方面,炫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形成令人畏惧的威慑力,动摇对手与其对抗的信心,如,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久,各类新闻中很快出现了大量美军源源不断开进沙特的报道,使伊军在科沙边界望面却步。

二是网络渗透,掌控话语权。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载体多样化、话语内容复杂化的新特点。话语权的争夺由物理空间领域转移到网络空间场域,由面对面的对抗转为屏幕后的较量,由延时性的传统媒体话语阵地争夺战转为及时性的新媒体话语场域操控战。美国是互联网强国,“棱镜门”事件是美国政府实施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监视全球的重大举措。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沈丁立副院长表示,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大陆和内地发动了高达6.1万项的网络攻击计划,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已经渗透到中国网络的每个环节,国家信息安全网似乎在美国的强大攻势下形同虚设。同时,美国也积极向媒体渗透。2005年美国人权与发展基金资助在阿塞拜疆和塔尔吉斯斯坦建立“民主信息中心”,名义上是提高普通民众对独立媒体的了解以及培训新闻从业人员,实际上是美国支持反对派媒体,发动“颜色革命”的举动之一。近年来,美国组织职业写手在网络、媒体上大肆诽谤中国人权、民族政策,公开支持疆、藏、港台等分裂独立势力,对我国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进行恶意破坏。他们通过支持反派媒体发展就是支持这些媒体拌击现存政府,这也为美国发动网络心理战提供帮手。如,以“美国之音”为代表的美国媒体在他国大肆散布虚假信息,误导群众,给他国发展和稳定带来威胁。

三是散布谣言,丑化对手。制造和散布谣言是心理战的主要手段,互联网技术为散布谣言更是提供了便利。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利用一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合成自己想要的图像、音频、视频,将其散布在网上颠倒是非、模糊群众。如,通过合成技术模仿领导人声音,给敌国制造混论,或模拟一些恐怖场景来攻击目标对象,使其产生恐惧心理,打消斗争意志。海湾战争中,美军曾多次通过合成技术模拟萨达姆的声音,丑化其形象,降低他在国民心目中的威信,这为美军推进战争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叙利亚问题上,为打击极端组织武装分子士气,美军及联军用定向声波武器和音频设备向极端组织的阵地彻夜不间断地播放令人不安和厌恶的声音,同时,监测武装分子无线电信号,在其通话时插播求救呼叫等虚假语音,打扰其正常通话,让极端组织武装分子十分崩溃。

四是重点攻击,斩首行动。美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认为:“战争真正的目标是敌方决策者的思想,而不是敌方军队的身体。”战争必然容易有伤亡,为降低本国官兵战场伤亡人数,美军会首先选择心理战来摧毁敌方抗战信念。美国充分利用其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对敌方重点人员实施精确打击,开展网络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断地对伊拉克军政高官实施网络攻心,动摇其思想信念和抗战决心。战前,不断发送邮件警告萨达姆不得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还向伊方高级官员发送电子邮件,挑拨伊方官员间关系,并在网络上公布伊拉克防空部队司令萨阿卜被抓获和外长阿齐兹投降信息,置伊拉克军政官员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等等一些重点攻心,网上斩首手段取得非常好的威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