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干预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团体心理干预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陈健健

荆州市中心医院,434000

摘要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越来越高,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对自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或处于疾病不同时期的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也不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被医护人员及社会重视,因此,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对团体心理干预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更好地指导医护开展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团体心理干预;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呈上升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1]。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虽然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对于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仍然要承受手术治疗后造成的自我形象改变、身体功能受损、社会角色缺失的压力,忍受放化疗等治疗的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痛苦,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及负面情绪问题更加突出,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一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不同年龄患者或患者在患病的不同时期,应对疾病的方式及心理状况也不同[2]。初诊及早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常表现在不相信、怀疑,许多患者内心高度恐慌、绝望。此时期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一定时段的适应过程。手术术后及放化疗期间,此期间的患者经历了一段过程的疾病治疗,有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或因疾病治疗过程带来的不适,患者往往会表现内心矛盾和无助。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对其自身形象更加重视,当乳房被切除后,对自我形象难以接受,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此期患者常常出现自卑、社会参与度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疾病相对稳定,但是仍然要担心癌症复发,此期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为自我形象改变而自我价值降低,有的患者不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造成加重心理压力。因此,关注不同时期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团体心理干预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团体心理干预的定义

团体心理干预(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是指在同一群体中、在团体推动力的作用下,将参与者集中起来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加以干预以达到共同目的的心理干预方法。

2  团体心理干预方式

目前国内外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主要有团体心理教育、支持性团体治疗、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基于正念的团体治疗(正念减压疗法、正念癌症康复疗法、正念觉察练习、接纳与承诺疗法)、融入灵性的心理治疗、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

团体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al group,PEG)是指由健康教育者或具有心理治疗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心理干预方法。它以疾病教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为基础,旨在提高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3]

支持性团体治疗(supportive-expressive group therapy,SEGT)是指为帮助患者更有意义的生活通过创造一种可以相互支持、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团体氛围的干预方式。团队领导者主要通过引导成员充分表达自我内心感受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gherapy,CBGT)是一种结构化的、短程的、改变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不合理的认知来改变心理问题。在乳腺癌患者中运用主要包括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两部分[4]

基于正念的团体治疗(mindful-based group intervention)是指运用1种或多种正念技术进行心理干预的团体干预方法[16]。正念是指让一个人意识到并关注他所做的事情,对各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创新,时刻意识到而不是坚持判断。正念可以通过特殊的心理训练来培养,以提高个体的灵活性、接受度和存在感。

融入灵性的心理治疗(psycho-spiritual integrative therapy)是指在康复人员、心理治疗师、教会牧师等的影响下,借助信仰或信仰的影响,将心理治疗与宗教方法相结合,以康复为目的的心理治疗。

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治疗、压力管理、放松训练等多项内容,也是国内研究者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

3 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的团体心理干预  

3.1 初诊及疾病早期的团体心理干预

   针对初诊及疾病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团体心理干预研究较多,且形式多样。Schou等在针对初诊及早期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中,采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在其研究中将36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进行分组,其研究发现通过PEG可以提高患者的短期适应能力,但是通过长时间随访,对患者长期的心理干预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有研究

[5]针对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SEGT的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干预时间共12周,在结束后1年进行随访结果仍然较干预前得到缓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团体心理干预研究方面,Dolbeault等也将认知行为疗法融入PEG中,研究指出PEG可以明显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状况,促进其更好的进行心理调适。

3.2 手术后及放化疗时期团体心理干预

   苏云等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拆线至术后6个月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后,对患者的患肢恢复情况、病人情绪、术后生命质量这几方面的评价,发现在这些方面干预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也没有对长时间的效果进行评价。Stagl等在研究中将240例术后的未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通过CBSM的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认知行为、社会应对能力、自我肯定、情绪自我控制等方面进行干预,干预后,分别在6个月、12个月、5年、11年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在调查的结局指标上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

3.3 康复期的团体心理干预

有研究将71例处于康复期的青年乳腺癌患者,运用的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引导患者通过学习正念放松相关理论,进行正念觉察练习,时间共6周,干预结束时,患者压力、促炎症指标、睡眠疲乏等抑郁症状减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增强,该研究发现,MAPS可以提高青年乳腺癌康复患者的免疫力,但是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所研究的患者的各项结局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MAPS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只有短期的积极作用。伊朗学者等在研究中将60例乳腺癌康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采用心理治疗与伊斯兰教相结合的融入灵性的团体心理治疗,结果发现在为期8周的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希望水平、幸福及生活满意度,与对照组的结果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4 结论

   目前,关于不同形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已经较多报道,且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患者的个性化心理问题在团体心理干预中容易被忽视,较多研究在报告中没有提及到个性化心理问题在团体心理干预中的解决方案,而且大多数只是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短时间内效果评价,没有进行长时间的随访追踪,团体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长时间的影响不能确定,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地区且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French D P, Southworth J, Howell A, et al.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providing women with personalised 10-year breast cancer risk estimates.[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8.

[2] 刘婷,李来有,宿桂霞.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24(23):19-22.

[3]Betts J, Pearce J, Mckechnie B, et al. A psychoeducational group intervention for family and friends of youth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Emotion Dysregulation, 2018, 5(1):13.

[4]Kopelovich S L, Strachan E, Sivec H, et al. Stepped Care as an Implementation and Service Delivery Model for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Psychosis[J].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9(1):1-13.

[5]Jane E M , Molyn L , Jonathan H ,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upportive Expressive Group intervention for Women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J]. Psycho-Onc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