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汤昭霞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参考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各一半。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满意度

糖尿病是基础疾病之一,患者需要接受终身治疗[1]。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比如体内胰岛素的总分泌量较少有关,因此患者进食后存在血糖明显升高的问题,无法全面发挥胰岛素在降糖方面的作用,机体血糖明显升高,损坏患者的器官与组织。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生活节奏显著加快,改变了人们的作息规律与饮食结构,相应地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2]。患者发病时其体内血糖升高比较明显,给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其中,对照组女性与男性各23例、17例;年龄区间段43~76岁,平均(52.15±2.40)岁。观察组女性与男性各22例、18例;年龄区间段42~77岁,平均(51.43±2.25)岁。两组资料比较结果差异较大,值得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保证病房内湿度与温度达标。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专业的护理团队:对科室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出经验丰富的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组间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主管护师为小组组长,负责配置与管理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应对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工作范围进行明确与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培训小组成员,具体包含人性化护理相关的理念与护理技巧。

(2)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对于治疗信心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结合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让其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保证治疗效果。

(3)饮食护理:基于患者的饮食帮助其制定优良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纤维、低油、高蛋白食物,如牛肉、豆制品、瘦肉等,指导患者进行促消化训练,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

(4)运动指导: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等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告知患者有氧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效果,让患者的器官功能显著改善,提高其活动耐力,最大程度降低胰岛素抵抗。每周患者可以进行30min左右的有氧运动,但注意出现心慌、头晕或气短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时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数为百分制。若分数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若分数在61~80分之间,表示基本满意;若分数超过81分,表示非常满意[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若为计数资料,则可以表达为n(%),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血糖指标

两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法构成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结果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例,(%)]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0

7.23±1.16

7.01±0.83

10.36±0.84

9.32±0.45

观察组

40

7.21±1.03

6.12±0.70

10.53±0.90

7.01±0.38

t值

-

0.033

2.066

0.384

9.891

P值

-

0.539

0.035

0.613

0.000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两组满意度指标值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8(20.00)

17(42.50)

15(37.50)

32(80.00)

观察组

40

1(2.50)

13(32.50)

26(65.00)

39(97.50)

t值

-

6.135

0.853

6.054

6.135

P值

-

0.013

0.356

0.014

0.013

3 讨论

糖尿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医学上应该关注的重点。糖尿病是长期慢性病的一种,患者不仅要介绍长期治疗,而且要规范自身饮食,避免患者因饮食上不注意导致急性发病,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上治疗时必须控制患者的血糖

[4]。随着我国糖尿病人数不断增加,临床上不断提高对疾病的关注度。

人性化护理将患者当做中心,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5]。因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应不断规范其生活中的行为,不断提高预后效果,增强患者出院后对遵医嘱重要性的了解,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规律作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一个患者治疗配合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此外,加强饮食干预,保证营养充足。最后,配合运动指导,提醒患者注意相关事项,保证患者充足的运动量,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值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人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综上可知,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患者更满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卫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4):99-100.

[2]史翠霞.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39-139.

[3]陈甜,姚小梅.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93-1694.

[4]黄艳.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313-314.

[5]蒲辉战.实施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