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陈莉

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在我国新会计制度以及医院经营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医院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显。而财务风险管理属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其可以对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便针对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健康发展;医院经营;财务风险

前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再满足新时期医院的财务管理现实需求,所以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然而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过程中,医院往往需要面对相对较多的财务风险问题。这便强调医院需要积极主动地创新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防控能力,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向好发展。

一、新会计制度下可能引发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财务人员无法掌握新要求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全面推行,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开始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因为新会计制度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有着较强的前瞻性特征,所以部分财务人员在实际解读新会计制度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有可能导致一些财务人员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新制度的具体内容,从而难以依照制度要求有效开展和顺利完成各项工作。而一旦新制度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则容易促使一系列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出现[1]

(二)信息化建设不足

    对于新会计制度而言,其使得医院自身的会计核算方式、具体内容、相关流程还有会计报表等方面均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医院想要高效顺利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便需要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力度。但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各类财务软件以及系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功能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容易增大制度的实际执行难度,从而容易促使财务风险隐患问题不断增多。

(三)预算管理力度不够

     对于预算管理来讲,其属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可以对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新会计制度也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使得医院预算科目设置更加科学以及更加细致。但目前来看,大多数医院实际上并没有给予预算管理足够重视,仍然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方案不科学以及执行效率低等问题,这不但限制了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同时也容易引发各类财务风险问题[2]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一)做好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在我国新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难度以及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确保新旧制度之间可以进行顺利衔接,进一步增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医院应该注重持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快地打造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3]。具体做法如下:

1、医院应注重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人才市场状况,

合理地调整和优化现有薪酬福利待遇体系,从而借此提高财务人员聘用门槛,然后面向社会引入一些能够对新会计制度有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职业道德较为良好以及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优质财务管理人才。借助这些人才来带动现有财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从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2、制定长效性培训教育制度,专门针对现有财务管理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教

育工作,内容上应包括不限于:新会计制度、财务风险及其防控措施、专业知识、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职业道德等。以此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适应会计制度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到位,从而助推医院不断向好发展。

(二)增强风险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新会计制度下,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保证医院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增强全体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为医院领导层应该率先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大自身对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力度,从而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高财务风险管理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会议宣传、粘贴横幅以及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向下开展辐射宣传工作,保证医院管理层以及普通职工(尤其是财务部门及相关成员)能够认识到新会计制度下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全体人员树立良好的风险管控意识,以此助推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在提高全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的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此方可确保财务风险管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此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财务风险管理内容、管控方式方法、管控组织机构及其人员构成(如院长、财务部门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等)、财务风险管控目标等。以此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其次,健全财务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将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一系列小目标划分到一系列管理主体身上,从而达到充分压实财务风险管理责任的目的。可有效明确财务部、相关负责人还有财务人员的具体责任及权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健全财务风险管理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可将细化后的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转化为业绩考核标准体系,然后由一个独立部门负责定期对一系列责任主体开展考核工作,再根据实际考核结果,实施对应奖惩。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新会计制度下,由于医院的会计核算基础、具体方式以及流程等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医院需要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合理地购置更为先进优质的硬件设施,积极引进所需的先进信息技术,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平台进行优化更新,实现功能模块的有效升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平台能够有效满足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减少新旧制度衔接阻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

(四)优化预算管理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还应该借助优化预算管理来进一步防范以及管控财务风险问题。对此,建议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借助相关制度的建立督促各个科室积极主动地配合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保证各项财务数据信息获取的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预算编制内容。除此之外,医院还需要将预算执行责任有效地划分到各个科室,借助成立监督管理部门及制定相关制度的方式,来持续加大对预算执行方面的监控力度,要确保预算能够依照计划合理有效地落实到位,在无必要以及特殊情况下,严禁做出任何改动,从而避免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医院来讲,在新会计制度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努力做好新旧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有条不紊地结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落实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改革优化工作,持续提升自身识别以及判断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风险对医院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章对相关策略做出深入分析,以此助推医院在新会计制度下不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武.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析[J]. 首席财务官,2019,15(21):82-83.

[2]梁艳,唐勇. 《澳新4360标准》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0):94-97,118.

[3]魏佳. 医院财务集约化管理风险等级匹配系统设计[J]. 微型电脑应用,2022,38(5):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