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网格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3

环境监管网格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徐征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为了确保环境监管效果,必须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提升环保工作效率,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研究中,注重分析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保障环境监管成效,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管;网格化;问题;对策建议 

中央和省市高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卫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企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管部门更要加大监管力度,以网格化监管模式,既可以压实属地责任,提高保护环境效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1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的意义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将监管和服务作为重点,全面提升监管效率。采用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模式,可以压实网格责任,提升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环境问题的能力,确保环境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对辖区内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并得到及时处置,从而达到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因环境问题引起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目的;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更好地落实环境提档争先的重点工作部署,化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持续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的认可度和满意率,确保环境监管工作效益。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有助于实现不间断环境监管,降低自身环保压力[1]

2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执法工作,涉及的工作面非常多,仅通过环保部门工作,不能确保管理成效。尽管主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然而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也未形成联动作用,对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的执法效果影响大。

第二,基层人员缺失。部分街道、乡镇没有设置环境监管专员,也没有提供充足预算和编制费用。部分环保监管工作,由乡镇、街道人员兼任,实施效果不佳。

第三,基层保障不足:无法提供技术设备、车辆等,也不能获取现场证据。

第四,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且监管水平低下,不能确保工作实施效果。

第五,未明确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人员的职责,监管权限的限制较大。基层网格员并不具备现场调查能力,很难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3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问题的对策要点

为了确保监管成效,主管部门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模式,注重细节管控,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综合开展环境监管工作。

3.1合理划分网格

主管部门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模式时,根据环境监管层次的责任与要求,不仅要明确边界,确保工作量均衡性,网格协作性,科学划分监管网络。第二,划分网格责任片区,明确网格监管责任人,明确管理目标与职责。第三,确保统筹结合效果,将多个网格划分到1个巡查组内,将巡查组作为单位,完善不同辖区监管工作[2]。第四,科学划分网格,设置合理的工作目标,并且落实到不同工作环境中,包括环境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宣传、信访投诉管理。

3.2明确监管职责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模式,并非分片包干模式,而是由工作人员通过网格方式,主动积极地履行职责,落实各项责任。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主管领导人员、各级网格负责人,都要签订监管责任书,细化职责范围。对于环境监管人员而言,网格责任人承担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任务,并且承担所有责任。针对监管不到位问题,应当具备直接责任[3]。1级网格责任人,应当确保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的顺利性,确保下级及时指导和监管网格任务,追溯环境监管不到位责任。

3.3规范业务流程

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时,相关部门注重统一工作标准,注重职能协调性,优化整合管理信息。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监管工作,相关部门完善业务程序与运行机制,简化繁琐的管理制度与规定,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此外,通过过程监管方式,联合内审机制、纠正预防机制、记录机制,形成科学的监督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逐步建立指导与保障体系[4]

3.4创新和整合工作平台

在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中,注重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相关部门联合地区环境现状,建设排污申报、移动办公、生态环境监控、环境审批与执法模式,同时包含廉政效能、长效监管、动态监管的服务平台。在系统内,准确录入环境行为的网格代码,派遣网格监管专员更新与识别。

3.5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行业自律

相关部门注重培训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人员,以素质教育为主,适当引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培训,详细讲解相关执法技能。同时,主管部门考虑不同员工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等,建立若干合作小组,确保优势互补性,不断提升监管效率。同时,注重推动行业自律,第一,组织行业协会与组织,开展区域性的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建立行业小组,指导协会理事、协会小组长,共同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建立完整的行业规范,提升行业自律性[5]。第二,加强行业协会骨干的凝聚力、综合素质,应用多媒体技术措施,组织环境监管网格化专员参与培训,从而加强行业自我管理效果。第三,环境监管网格化负责人,组织开展协会小组活动,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4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的应用实例

A市将市域内环保监管网格,划分为市级、区县级、乡镇级。A市行政区,建立1级网格,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分管领导为1级网格长。统筹辖区内区县级单位,建立N个2级网格,区县政府、管委会为责任主体,区县政府、管委会分管人员为2级网格长。在2级网格内,以乡镇、工业园区为单位,建立M个3级网格,乡镇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为3级网格长。

4.1环境监管网格化现状

4.1.1网格化监管制度

第一,建立网格责任制:对于网格内的污染源,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要求,明确网格边界、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并且定期向社会公开。第二,建立督导机制:上级网格负责督查下级网格的运行、履职情况,掌握网格运行的问题,并且提出科学的整改意见,落实各项措施。按照工作需求,优化调整网格监管范围、内容、责任人。第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注重发挥出政府网站、环保举报热线,建立举报平台。同时,开通信访举报窗,从而掌握违法排污信息,严肃处理环境违法案件,追求相关责任。第四,建立污染源数据库:通过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可以掌握网格内的所有污染情况,形成移动执法系统。同时,建立污染源清单、信息数据库,细化不同级别网格的污染源档案,持续更新与补充。第五,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不同级别环境监管网,自主评估本级网格运行状态。上级网格,按照督查情况考核下级网格,并且按照评价结果优化措施,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

4.1.2网格化监管运行情况

第一,巡查监管:3级网格,根据网格职责完成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工作任务。A市下属区县级单位的3级网格,根据职责要求开展日常巡查、检查与整改工作,从而掌握环境违法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同时报告给上一级网格。帮助区县级环保局开展执法处罚,建立配合默契的执法链。第二,联合执法:上级与下级网格责任主体,要做好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联合执法制度、联席会议。结合区县级的工业园区污染办理,采用区县异地互查方式,开展2级网格执法员的培训活动,确保区县级交流执法经验,推动培训活动的开展。此外,A市区联合移动执法系统,验证系统的适用性,确保系统的可操作性。第三,信访办理:A市区的1级、2级网格,利用环境监管网格化任务单,将环境信访投诉件转移至2级、3级网格查处,从而提升信访办理效率,同时处理群众环境问题。第四,信息反馈:上级与下级网格主体,要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上级网格动态化管理下级监管网格化、人员信息变动等,及时上报重大调整。同时,按照自身网格职责,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可以随时掌握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上报处理,严肃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第五,年度考核:A市的部分区县级,将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中,并且将考核结果上报1级网格长、监管部门,促进网格化运行。

4.2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建议

4.2.1落实协调责任

按照各地区建立的环境监管网格化小组,对照环境监管职责,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相关单位发挥出职能优势,加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工作实效性。

4.2.2加大督查与指导力度

注重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职责。各级网格负责人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需要掌握网格内的企业排污情况,及时处理好工作问题,落实辖区内的环境监管工作。

4.2.3完善工作制度

在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期间,为了完善巡查、报告、沟通处理、信息公开等机制,需要制定完整工作流程,凸显出各部门在环境监管网格化中的职责,确保各级网格运行的高效性。在建设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时,需要随机抽查、稽查运行状态,保障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效益,加强环境执法成效。

4.2.4加大经费投入

在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中,应当将管理经费纳入到年度财政预算中,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当下级经费缺失时,则由上级给予支持。同时,扩大环境监管的覆盖面,在乡镇地区、循环经济园区,开设专职环境保护机构,同时配置环境监管人员、执法设备,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质量。此外,定期组织网格人员参与培训与教育,从而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能力。

4.2.5落实责任追究

加强网格责任人、监管人员的职责,采用权责统一、能力责任匹配范式,完善监管责任的追究制度,充分调动网格监管人员的工作热情,保障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工作的规范性。针对工作不认真,未积极履行职责的人员,要实行责任追究机制。针对未依法查出环境违法的人员,要进行问责批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管工作中,通过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确保环境治理效果。主管部门联合地区环境现状,科学使用网格化监管模式,处理好环境监管存在的不良问题,逐步形成环境监管新局面,顺利开展环保工作。在建立和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时,应当联合线上与线下统治方式,前移环境监管管口,向下扩展监管深度,全方位监管环境污染问题,从而维护区域环境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苗苗,谭康林. 高位推动下的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基于广东S市C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5(03):69-75+96.

[2]陈真亮,王雨阳. 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环境监管体制的反思及优化思路——基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21(05):51-60.

[3]张诚,李婷威.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与基本理路——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9,29(01):87-95.

[4]王永强,张倩. 落实“网格化”监管  推行“双随机”检查——翼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成效明显[J]. 中国环境监察,2019,10(11):56-58.

[5]李坤轩.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监管转型路径探析——基于山东省环境监管执法调研的启示[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