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黄由凯

身份证号码:450802198808041216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质量深受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要。只有加大安全方面的管理资金投入,保证施工安全配套措施落实,才可以有效促进道路施工整体质量。本文就对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的施工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忽视了安全生产的要求,甚至罔顾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选用劣质的安全配套设施,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隐患。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水平,确保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忽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例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难以有效约束他们的日常行为,容易导致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也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另外,相关领导职责不明晰,特种岗位作业未能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导致一些施工人员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给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1.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不重视

施工单位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频次不够,导致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能严格遵循规定进行操作,影响现场施工安全。一些施工单位即使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但形式过于单一,局限于采用现场授课、撰写心得等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整个培训和教育过程单调、乏味,难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兴趣,所起到的效果也比较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1.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落实

施工单位未能根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制度,难以对工程施工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日常工作中,施工单位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也没有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技术规范和要求,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不明确,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制约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1.4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场巡视人员不足,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包括责任制、抽查制、安全用电制、设备安装使用制度等没有落实。未能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工序施工安全控制不严,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生。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施工人员存在疲劳作业情况,现场安全巡视和监督力度不够,每天施工结束后没有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2、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识

对于道路工程来说,其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危险主要包括施工用电、民用器材爆破以及各种道路管道的施工等。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应该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第一,对工程施工中所有的危险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并且要制定科学与可行的措施以及时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要对危险源的地点和范围做出明确的界定,竖立安全标志牌和安全维护,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发展。第三,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要对工作区域内的安全动态进行严密的监控,做到及时的发现危险源和排除危险源。另外,我们也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安全防护。

2.2监督机构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第一,完善安全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作为保障,主要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调节和控制。规章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安全管理的质量是日常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要从规章制度上做到奖惩分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安全机构的设置要具有有效性与实干型,不得做表面文章,我们应该从思想上树立向安全要效益的基本理念,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二,要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执行的力度。对于已经经过论证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我们应该严格的执行,并且要自觉地接受来自相关方面的监督,保证道路工程在一个较为严密与较为科学的监督机制下开展。对于道路工程的施工而言,制度化的管理是现代化管理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所指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

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并且对施工管理的各项环节,制定相应的责任人,确保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管控,并且每一个负责人都能够有明确的职责,在出现问题之后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负责人,对事故进行严肃处理。各职能部门的人员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对市政道路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资质和水平。对特种作业人员来说,必须要加强安全操作的考核,只有取得安监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许可证,才能够在施工现场对特种设备进行操作,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严禁操作。

2.4加强对工程设备的检查、维护

一是建立工程施工机械检查、维护机制,确保机械检查维护工作常态化。必须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把常规检查和生产过程中的检查相结合,确保设备工作安全,尽可能避免施工机械事故。二是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和管理,严防操作不当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应尽可能的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检查维修台账。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应及时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以后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等之间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多方参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要求有疑问时,因及时与设计人员主动沟通交流,使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妥当处理。施工人员、施工班组领导、质量检查人员、监理人员之间应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因第一时间报告班组领导,班组领导及时将问题反映给质检人员或工程监理人员。一是抓好施工项目人员配备,确保其搭配合理,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应配备齐全。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其人员的配备要求也不同,必须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基建人员的搭配合理性。二是质量管理人员或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方的人员分配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指导施工方合理分配工作,是工人的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熟练的掌握施工规程。三是采用一边施工一边培训的方式提高新员工素质,将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好。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四是以工作业绩为依据,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最大限度的调度员工的积极性。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一线施工工人的待遇和生活待遇,用优越的待遇和人性化管理留住人。

3、结语

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是关键的内容之一,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结合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严格执行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进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开展施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城市道路工程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云华.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27.

[2]苏洪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建筑,2018,(1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