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钟穴拾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悬钟穴拾遗

李云昊,曹铁民,孙洁静,马清华,赵先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210017)

[摘 要]悬钟穴定位争议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在腓骨前缘,也有学者认为在腓骨后缘。本文主要分析将悬钟穴定位于腓骨后缘的渊源。

[关键词]悬钟;定位;承淡安;腓骨前、后缘

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1]悬钟穴在“小腿外侧,足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但在《最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使用详解》[2]中载有悬钟穴定位存在腓骨前缘和后缘的异议,且在国家标准针灸穴位图中侧面图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光明、阳辅、悬钟三个穴位,在背面图中并非直线排列,存在自相矛盾,故而生疑。追根溯源,自上世纪30年代悬钟穴的定位便有所争议——均在小腿外侧,足外踝尖上三寸,前者是以澄江针灸学派承淡安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将其定于腓骨后缘,后者是以石学敏、黄龙祥为代表的学者将本穴定于腓骨前缘。笔者参阅经典,严谨考证后,从历史渊源、文献考证、经脉循行、解剖结构、体表投影、临床治疗几方面分析将悬钟穴定于腓骨后缘的渊源。

1.历史渊源

上世纪30年代,以澄江针灸学派承淡安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将悬钟穴定位在腓骨后缘,代表性著作是《中国针灸治疗学》,本书由承淡安先生去芜存菁、删繁节要后编撰,被《中国医学通史》誉为“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书中记载:“悬钟穴,在外踝上三寸。解剖:为短腓筋部,有前腓骨动脉与神经”,其后承淡安先生又在《中国针灸学》[3]完善本穴的取穴法:“外踝骨中线上三寸,阳辅穴之后下方陷中”。文中“短腓筋部”是指腓骨长肌,“前腓骨动脉与神经”指腓动脉和腓总神经,故本穴当在腓骨后缘腓动脉搏动处。此后为方便教学,澄江针灸学派程莘农、邱茂良在《中国针灸学》[4]中将此穴定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2.文献考证

“悬钟”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后世医家定取悬钟穴多以本书为基准,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玉龙经》等,然书中并未解释“动者脉中、阳明脉”,也未明确指出悬钟穴位于腓骨前缘或后缘。直至明朝《针灸聚英》有进一步阐释:“寻摸尖骨者,乃是绝骨两分开,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前寻摸绝骨间尖,如前离三分,高一寸许是阳辅穴,后寻摸绝骨间尖,筋骨缝中是悬钟穴”,此后《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均沿用《针灸聚英》所载,以骨度分寸“外踝上三寸”,结合骨性标志“寻摸尖骨”、“阳明脉绝”定取悬钟穴。

结合《针灸甲乙经》和《针灸聚英》——“寻摸尖骨”是指循足少阳胆经由足部向上推按,辅骨会因肌肉覆盖隐于体表而似断绝,故称绝骨,亦是“尖骨”之所在。“绝骨两分开”是指两穴被骨绝处所分开,绝骨间尖前上方为阳辅穴,绝骨间尖后方筋骨缝中是悬钟穴。由于“尖骨”在腓骨处,因此位于尖骨前方的阳辅穴在腓骨前缘,位于尖骨后的悬钟穴当在腓骨后缘。

3.经脉循行

针灸大师窦汉卿在《标幽斌》中说“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通过经脉循行确定孔穴更为精准。《足臂十一脉灸经》是最早记载经络学说的古籍,书中足少阳胆经循行:“出於踝前,支於骨间,上贯膝外廉……”。“支於骨间”,《说文解字》释“支”意为“去竹之枝也。凡支之属皆从支”,“去竹之枝”是指竹节上叉生的细竹枝,于足少阳胆经在小腿外侧之循行则犹如叉生之竹绕于腓骨。再者《灵枢·经脉》描述足少阳胆经“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而非“下外辅骨之前,直下出外踝之前”,说明经脉循行在“绝骨之端”处犹如竹之叉枝而非直线。此外《灵枢·经脉》结合手足、阴阳、脏腑理论,完善十二经络学说,根据阴阳理论,在小腿八寸以下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阴脾经循行当内外相应,而悬钟穴为“足之三阳络”,三阴交为足之三阴经所交汇,两穴均位于踝上三寸且为所在经脉第六穴,故可认为两穴内外相应,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故与之相应的悬钟当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后缘。

综上,腓骨后缘悬钟在经脉循行上不仅符合《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阳胆经在小腿部循行如叉生之竹枝“支於骨间”,而且符合《灵枢·经脉》经脉循行内外相应。

4.解剖结构及体表投影

根据《针灸甲乙经》记载,不难推出悬钟穴深处当有动脉通过。从解剖位置看,腘动脉在腘窝处分出两条动脉,一为胫前动脉走向足背动脉,二为胫后动脉及其分支腓动脉、外踝后动脉。结合《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5],胫前动脉的体表投影在胫骨粗隆和腓骨小头之间的中点与内外踝中点之间的连线上,腓动脉体表投影于腓骨小头后缘与外踝后缘的连线。因胫前动脉在小腿下段的体表投影更偏于胫骨缘,而非腓骨前缘,因此依据胫前动脉的位置将悬钟定于腓骨前缘胫前动脉处并不合理。但若依承淡安先生所书“短腓筋部,有前腓骨动脉与神经”,在腓骨后缘定取本穴,则本穴位于腓动脉的体表投影,沿腓骨后缘切循有“脉动”之象,针之可“出血”,按之亦有“脉绝”现象,符合《素问·刺疟》“针绝骨出血”和《针灸甲乙经》“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因此从解剖结构及体表投影来讲,将悬钟穴定于腓骨后缘更为合理。

5.临床治疗

《灵枢·经脉》记载:“足少阳胆经,是主骨所生病者”。黄龙祥在《中华针灸穴典》[6]中提出,将悬钟穴定取在腓骨前缘更靠近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其功效如《黄帝明堂经》所载:“主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此时依据其经脉循行和功效主治将悬钟穴归于足阳明胃经更为合适。现代医家顾兆军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将悬钟穴定取在腓骨前缘和腓骨后缘治疗效用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取穴于腓骨前缘偏于治疗半身偏腹侧的疾病,如面瘫、胃肠道功能障碍等足阳明胃经所主疾病;而取穴于腓骨后缘则更偏于治疗半身偏脊背侧的骨髓类相关疾病,其概况如《标幽赋》所载:“悬钟环跳,华佗刺躄足而立行”。因此从临床治疗方面来讲,将悬钟穴定于腓骨后缘更符合《灵枢·经脉》中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病”的记载。

几千年来经络学说在不断完善,悬钟穴的争议就是经络学说在逐渐走向完备的见证,此前学者多是探究将悬钟定于腓骨前缘之由来,而将悬钟定于腓骨后缘的原因无人考究,笔者经严谨考证后分析总结承淡安先生将悬钟定于腓骨后缘之由来,希望为临床教学应用拓展思路,以上仅为笔者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2.

[2]睢明河,刘温丽.最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使用详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3]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8.

[4]程莘农.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66.

[5]《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96.

[6]黄龙祥,黄幼民.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通信作者:曹铁民,主任中医师。

第一作者:李云昊,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