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道路横断面规划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9
/ 2

特殊道路横断面规划方法初探

谢凯

南京城驿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当前道路规划中主要提出标准断面方案,对于具有特殊功能或是其他特殊环境背景下的道路断面指导不足。本次从既有问题出发,提出特殊断面规划策略,并探索各类特殊断面规划要求和方法,旨在满足道路更多实际功能、进一步与周边环境相契合。

关键词:道路断面;特殊断面;规划设计

0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构架与脉络,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景观环境的主要窗口,是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主要廊道,同时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1]。城市道路横断面一般是指在道路红线内,由人行道、分隔带以及车行道等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布设而成的断面[2]。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在当前时期,不仅要考虑各类型交通对断面设置的需求,也要考虑海绵城市、路内停车对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要求 [3]。因此,除了标准断面规划外,还应对特殊断面进行研究,完善断面规划体系。

1 存在问题

(1)断面规划主要考虑道路等级、交通功能,功能分区特性考虑不足。

目前道路断面分配时主要考虑道路等级因素,与道路周边规划用地的特性缺乏协调、互动。以工业区、生活区为例,生活区慢行需求较高,而工业区人行、非机动车需求相对较少,在断面分配时应考虑分区特征对慢行空间进行差别化规划。

2)对含有特殊功能的道路考虑不足

控详规划时主要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的通行空间,注重常规的、标准化的断面规划,对一些具备特殊特性的道路,如海绵型、路内停车、两侧用地性质明显差异时的道路断面要求考虑不足,导致道路后期投入使用后功能无法实现或效果打折。

3)优先保障机动车道空间,慢行空间受挤压

目前部分控规断面分配尚未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汽车导向明显,优先保障机动车空间,慢行空间易被压缩。

2 特殊断面规划策略

1、功能定位协调

研究城市道路与沿线用地、分区功能的协调反馈,使得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分配方案满足道路沿线的实际使用需求。

2、特殊功能强化

在现状标准断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道路特殊功能需求,适应城市道路交通多元化发展需求。

3、绿色交通优先

落实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等理念,推进路权分配革新方法,从人群的需求和使用特征出发,断面分配时有效提升绿色交通的通行路权、交通安全和出行体验。

3 特殊断面规划指引

3.1 断面红线外空间统筹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在道路红线与建筑后退红线构成的街道空间内,统筹考虑道路的交通、景观、市政和公共空间等功能,合理安排街道各类要素布局。特别是当红线内人行道空间受限时,应酌情考虑利用路侧绿带/建筑退让拓展人行空间。

当规划采用10m、12m、14m等较窄道路红线时,如有条件可借用道路外侧绿带/建筑退让等公共开敞空间拓展慢行空间,并统筹其他要素尺寸和布局。

图3-1.红线外空间统筹示例

3.2 非对称道路断面规划

1、设置原则

断面设计应尽量采取对称设计,满足道路两侧用地的出行需求;有必要使用非对称断面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并确定优先保证的道路方向和道路要素类型;优先考虑慢行空间非对称设计,其次考虑机动车通行空间。

2、慢行空间非对称设计

道路红线受限时,优先保障慢行需求较高一侧的慢行空间,提升行人出行舒适度,满足道路两侧不同类型用地的差异化慢行出行需求。以某地控规中道路为案例,该道路两侧分别为工业区及科研、生活区,西侧的慢行需求明显高于东侧,因此建议对原控规道路断面进行优化,增加西侧的慢行空间保障。

图3-2.慢行空间非对称设计示例

3、机动车空间非对称设计

条件局促区域,可酌情考虑机动车通行空间的非对称设计,适用于以下四种情况:两个方向交通流量差异较大;道路一侧地块开口过多;道路红线宽度不足;小汽车单行组织,设置对向公交专用。

采用机动车空间非对称设计时,应注重断面变化路段的精细化水平,减少车辆的变道需求。同时采用差异化的交通管制措施,保障车道宽度较窄一侧的道路通行能力。

图3-3.机动车空间非对称设计示例

3.3 海绵型道路断面规划

海绵型道路断面设计以雨水为出发点,主要运用渗透技术,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道路系统,以减少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在城市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要以城市道路径流量控制为依托,同时要兼顾功能、控制目标、经济性、对周边地块的影响和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特征,实现城市道路能够自体渗滤、净化的设计目标[4]

渗透技术除了运用在路面,主要落实在断面中的绿化带上。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为海绵设施设置提供空间。同时,合理设置下沉式绿地,蓄存、净化和消纳路面径流,宜设置在断面低处。提高透水铺装率,打造“会呼吸”的路面。

表3-1海绵设施宽度及适用性一览表

序号

海绵设施种类

断面中位置

尺寸

功能

控制目标

经济性

净化

雨水

集蓄利用雨水

消减峰值流量

径流

总量

径流

污染

建造

费用

维护

费用

1

生态滞留草沟

侧分带

≥3.0m

一般

一般

难度低

难度中

2

雨水花坛

侧分带/树池

≥2.0m

一般

一般

难度大

难度低

3

传输型草沟

侧分带

≥2.0m

一般

难度中

难度中

4

透水铺装

人行道/车行道

——

一般

一般

一般

难度中

难度低

根据不同道路红线宽度,合理确定海绵设施的布局位置,具体参照下表所示。

表3-2不同红线宽度海绵设施布局指引

序号

红线

宽度

(m)

海绵设施在断面中的位置

说明

行道树池

侧分带

路侧绿地

建筑退让

1

≤16

红线较窄,海绵设施结合路侧绿地或统筹建筑退让设置

2

16-26

尽量适当增加树池宽度设置,或结合路外空间

3

26-40

红线较宽时,主要利用红线内空间布设海绵设施

4

>40

提升绿地率,≥20%

3.4 含路内停车道路断面规划

1、设置条件

未来停车发展以停车配建为主、公共停车为辅,公共停车中以路外停车场为主、路内停车为次。建议在以下路段不应设置路内停车:

中心城区新建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不应设置路内停车。

路内停车位的设置不得侵占消防通道,在距离公共汽车站和急救站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停车位。

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弯路、窄路、桥梁、陡坡、隧道、环岛、高架桥、立交桥、引桥、匝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以内的路段不得设置路内停车位。

2、平行式路内停车位布局建议

现状通常将平行式路内停车位布局在自行车道右侧,这一停车方式易造成机动车进出车位时与行驶的非机动车互相干扰,同时停车位极大可能挤占非机动车道空间。建议将路内停车位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左侧,减少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行驶空间的不良影响。

图3-4.路内停车位布局优化

参考国内外案例及使用实践,该方法可运用在适用性:城市更新地区,机动车流量不大,且慢行需求较大、品质要求较高的路段。车位两侧宜设置缓冲区,保证非机动车行驶安全。

3.5 含公交专用道道路断面规划

1、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

根据《公交专用道设置(GA T507-2004)》规定,城市主干路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应设置公交专用道:(1)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或单向机动车道路辐总宽不小于11m;(2)路段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或公交车流量大于150量/高峰小时;(3)路段平均每车道断面流量大于500辆/高峰小时。

城市主干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道:(1)路段单向机动车道4车道以上(含4车道),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90辆/高峰小时;(2)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4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00辆/高峰小时;(3)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高峰小时。

2、公交专用道设置宽度

路段上公交专用车道宽度宜采用3.5m,交叉口处公交专用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0m。

3、路段公交专用道设计

公交专用道分为内侧式公交专用道、外侧式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

内侧式公交专用道:便于公交快速通行,但需要专门的路中车站及其与人行道的衔接设施,建议新建道路采用。

外侧式公交专用道:便于设站,但易与进出道路的其它车辆发生冲突,建议改造道路采用。

3.6 景观性道路断面规划

景观性道路是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以绿化景观或行人休憩为主,人行空间与路侧绿地融合设计,打造开放式绿廊。宜设置足够宽度的分隔带,统筹绿化景观设计,兼顾公交港湾式车站空间。

表3-3景观性道路设置要求

景观性道路

非机动车道

宽度

隔离形式

根据流量设置

侧分带隔离

人行道

结合自然条件灵活设置

分隔带

中分带

侧分带

4-7m

3-4m

3.7 单行道道路断面规划

1、设置条件

(1)路网密度较高但宽度不够,饱和度较高的老城区道路,主要适用于次干路和支路等较低等级道路。

(2)潮汐交通明显、路网交通组织复杂。

2、设置形式

所有机动车辆全部单行(较少应用于次干路);

一般车辆单行,公交车辆双行;

全时段/部分时段单向通行。

图3-5.全部车道单行示意图

图3-6.公交车道双行示意图

图3-7.部分时间段单行示意图

4结语

横断面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实现道路功能、营造良好出行环境的关键。本文着重讨论非对称断面、海绵型断面、路内停车断面等特殊要求下的断面规划要求与方法,期望在规划阶段即可充分考虑道路功能预留,为后期的道路建设、管理提供足够的空间保障。

参考文献

[1]万沐虎.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

[2]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郑茂松.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J].城乡建设,2016(04):48-49.

[4]周怀恩,高鹏.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0-12+268.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