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学技术对提高尘肺诊断的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放射学技术对提高尘肺诊断的价值评价

罗万容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目的:针对放射学技术提高尘肺诊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之内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之间实际收治的72例尘肺患者作为本次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针对两组患者展开对比与分析,前者展开胸部X片诊断,后者在这一基础之上实施CT诊断。针对组间患者的诊断之后确诊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两组患者诊断之后,收集诊断数据,结果表明通过CT诊断可以获得更为明确的结果,组间患者之间诊断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患者确诊人数为34人、误诊0人,确诊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确诊人数为23人、误诊人数3人,确诊率为63.78%,差异有意义(P<0.005)。结论:经过CT诊断尘肺,诊断效率具有明显提高,进而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在临床之中的尘肺诊断之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学技术;尘肺;诊断价值;X线平片;CT

在临床医学之中,尘肺是肺部疾病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胸部X线平片是医生为患者进行诊断的常规方式,因为胸部X线平片之上所显示出来的信息十分有限,导致医生诊断依据比较少,会有一定误诊几率,这对于患者以及医生都会带来较多困扰。目前,在放射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放射学技术在临床医学诊断相应疾病方面有明显进步[1]。通过CT成像技术诊断尘肺获得较大进步,可以十分精细化的针对患者展开诊断,进而有效减少对于患者的误诊几率。于是,本文主要针对医院之内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之间实际收治的72例尘肺患者作为本次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利用CT来进行尘肺诊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现将调查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之内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之间实际收治的72例尘肺患者作为本次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针对两组患者展开对比与分析,前者展开胸部X片诊断,后者在这一基础之上实施CT诊断。对照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7例,患者年龄均在35-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45±3.45)岁。观察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年龄均在36-7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29±3.32)岁。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基线资料展开详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对比。

纳入:(1)患者知情且同意;(2)患者依从性较高,没有不良嗜好;(3)患者存在肺部疾病病症;(4)患者没有其他重大疾病。

排除:(1)患者不同意参与此次调查;(2)患者有吸烟饮酒史;(3)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病症;(4)患者患有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平片进行诊断,还要记录下患者诊断之后的结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检查基础之上,运用CT成像技术展开深入诊断,并且记录下患有尘肺患者的实际人数。
1.3 观察指标

针对组间患者的诊断之后确诊率进行对比。主要包含确诊与误诊。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校验;并且施以t值进行检验,两组之间计数的数据护理临床比表通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诊断之后,收集诊断数据,结果表明通过CT诊断可以获得更为明确的结果,组间患者之间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差异有意义(P<0.005)。

1 两组患者确诊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确诊

误诊

未患病

确诊率(%)

观察组

36

34

0

2

94.44%

对照组

36

23

3

10

63.89%

x2

10.1895

P值

0.0014

3 讨论

在医院之中通过放射学技术来诊断相应疾病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较为重要作用,被医生广泛应用,其中临床中对于尘肺进行诊断,放射学技术具有较为方便且准确的特性,受到很多医护人员的青睐。胸部X线片应用在诊断尘肺之中,属于十分普遍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尘肺诊断最为关键方式。但是,随着放射线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完善,CT成像技术也会逐渐被运用在各种有关疾病的诊断当中。通过CT成像技术来进行尘肺诊断,和传统胸部X线平片之间进行对比,具有较为明显优势。尘肺属于一种肺部组织出现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因为在一些生产类工作之中,人们吸入很多粉尘所导致的疾病[2]。尘肺可以被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纤维化性,另外一种则是弥漫性。医院之内传统胸部X线平片对于骨骼以及软组织针对小阴影产生遮挡,进而CT成像技术因为在轴位数字成像基本原理,会将遮挡隐患进行有效消除,可以显示出小片阴影以及微小肺间质等。在进行密度处理的时候,CT成像技术和传统X线平片之间进行对比,前者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进而促进CT成像技术在诊断尘肺疾病的时候会获得更为准确结果,诊断结果更为全面,进而减少误诊以及漏诊几率。

在传统X线平片之上,尘肺实际表现为不定形的小阴影、圆形小阴影、胸膜斑和大块阴影等等。出现不定形的小阴影就是病例转变为淋巴管,支气管小肺血管周边出现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于是就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小阴影。圆形小阴影则是因为周围出现了结节性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大小不一致的结节,甚至会出现很多结节合并一处的现象。大阴影是指在传统X线平片之上出现直径以及宽度都超过10毫米的阴影。大片阴影出现原因就是尘肺疾病十分严重的体现,肺部之内组织产生大量纤维化,结节之间的结合会造就更大结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会产生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等明显现象。

很多有关医学研究学者在CT成像技术和传统X线平片进行比较之上,均认为CT成像技术可以针对患者肺部内部纤维化实际范围以及密度都可以作出更为精准的判断,这是传统X线平片无法达到和不能比拟的。在本文调查研究之中,发现CT成像技术还可以更为准确判断出实质改变。CT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患者肺部之内病灶周围的细微变化之处。针对肺门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钙化实际检出率也具有更为显著作用。在尘肺诊断之中,CT成像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只有在胸片之上呈现出大片阴影时,才需要通过CT成像技术展开诊断,这种做法在临床之中被提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也不会影响患者后续治疗。通过实验相应数据显示,放射学技术针对诊断尘肺十分关键,CT成像技术在尘肺诊断之中进行应用可以发挥出更大价值,值得各个医院进行推广和应用[3]。本文的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通过传统X线平片和CT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与诊断尘肺疾病,经过诊断之后,收集诊断数据,结果表明通过CT诊断可以获得更为明确的结果,组间患者之间诊断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患者确诊人数为34人、误诊0人,确诊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确诊人数为23人、误诊人数3人,确诊率为63.78%,差异有意义(P<0.005)。

综上所述,经过CT诊断尘肺,诊断效率具有明显提高,进而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在临床之中的尘肺诊断之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平华,方锋,吕黄敛,沈仁刚.远程放射学助力强化区域放射影像中心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03):136-140.

[2]方园.放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41(02):92-94.

[3]严晓明.放射学技术对提高尘肺诊断的价值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1):163-164.

罗万容,女,满族,籍贯:成都 ,生于:1977-09,工作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省市:四川省成都市,单位邮编:610041,职称:工程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卫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