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分析

谭朝琴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目的:本次将明确针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借助CT和MRI的诊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院内100名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为50名关节软骨损伤病患和50名半月板损伤病患,分别应用MRI和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为标准,明确MRI和CT的临床准确检出率。结果:经过最终的检查结果比对可以看出,应用MRI展开诊断的检出率数据对比CT检查的检出率数据占优势,对比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看出,临床期间针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病症而言,通过MRI检查的使用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价值,值得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膝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

膝关节属于人体中重要且复杂的结构之一,由骨、关节、半月板、肌腱等组成,覆盖于人体关节表面的透明软骨组织为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显淡蓝色,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关节活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剧烈运动之后,关节软骨会有受损伤的可能,因此半月板出现损伤的比率相对较大[1]。如果人体的半月板出现变形撕裂后,纤维软骨内会渗入关节液,导致撕裂。因此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强化预后、促进康复,本次将明确MRI和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内容如下。

1病患一般资料与具体治疗方法

1.1病患一般资料

此次选取院内100名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为50名关节软骨损伤病患和50名半月板损伤病患,分别给予MRI和CT检查。共包含55名男性病患,其余均为女性病患;年龄范围在47~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4.3岁;病程在0.6~10.7年,平均病程为8.7±2.1年。具体的纳入规范如下:首先,所有病患半年之内未出现明显的外伤;其次,根据临床症状和X片检查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最后,病患知晓此次研究并同意参与其中。具体的排除规范如下:首先,排除严重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症病患;其次,排除合并精神智障者。

1.2具体方法

50名关节软骨损伤病患和50名半月板损伤病患分别给予MRI和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明确检出率。

(1)关节镜检查操作如下:应用仪器STRYKER1088iHD型关节镜系统,患者取仰卧位之后,等待神经阻滞或腰麻之后,医师要选取患者的膝关节前内侧、前外侧给予常规切口处理,之后并行关节镜检查,并记录结果。

(2)MRI检查具体操作如下:本次使用荷兰飞利浦Achieva1.5T广角磁共振成像系统。辅助病患取仰卧躺位,将患肢进行外旋15°处理,之后应用膝关节表面接收线圈进行扫描作业。矢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序列为TR=1530ms,TE=17ms,TI=90ms,FA=180°;视野在190mm,层厚设置4mm。矢状位T1WI:TR=23ms,TE=8.3ms,FA=40°;矩阵设置256×180,视野200mm,层厚设置为4mm。斜矢状位T2抑脂序列为TR=2900ms,TE=118ms,TI=90ms,FA=180°,矩阵设置256×200,视野为170mm,层厚设置4mm。对于冠状位、轴位: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2WI:TR=65ms,TE=20ms,FA=20°,矩阵设置240×300,视野设置160mm,层厚设置为3mm;并行多维扫描作业[2]

(3)CT检查具体操作如下:本次应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10mA;层厚设置5mm;矩阵设置512×512。患者取仰卧躺位后,需要自患者的髋臼上缘至股骨头下缘给予连续扫描作业。

1.3具体评判指标

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和CT检查的临床检出率。

(1)软骨损伤(MRI分期)分期如下:

Ⅰ期:病患的关节软骨显现一过性肿胀的临床症状;

Ⅱ期:Ⅱa期表现为病患的软骨表面有少许的毛糙情况;Ⅱb期表现为病患的软骨内出现弱信号小囊样病变的问题;

Ⅲ期:病患的关节软骨相比正常的软骨更加细薄;

Ⅳ期:病患的软骨出现全层消失的情况,同时出现了软骨下骨的硬化问题。

(2)半月板损伤。按照Stoller所提出的四级半月板分级标准判断:

0级:病患得半月板正常且形态均较为规则,MRI信号显现出弱信号;

Ⅰ级:病患的半月板内出现点状、球状的强信号影,但依旧没有达到关节缘、关节面处;

Ⅱ级:病患的半月板内出现明显的线状、条状强信号情况,同时延长至关节缘,但并未达到关节面处;

Ⅲ级:病患的半月板内显现出明显的异常信号,并达到关节面处。

2结果

表1  三组的检出率比对n(%)

损伤类型

分级

关节镜

MRI

CT

关节软骨损伤

Ⅰ期(5个)

5(100.0)

4(80)

3(60)

Ⅱa期(15个)

15(100.0)

14(93.3)

13(86.6)

Ⅱb期(14个)

14(100.0)

13(92.8)

12(85.7)

Ⅲ期(13个)

13(100.0)

12(92.3)

10(76.9)

Ⅳ期(3个)

3(100.0)

2(66.7)

1(33.3)

半月板损伤

Ⅰ级(19个)

19(100.0)

18(94.7)

17(89.5)

Ⅱ级(25个)

25(100.0)

24(96.0)

23(92.0)

Ⅲ级(6个)

6(100.0)

5(83.3)

3(50.0)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结构,虽然相对较简单,但受损率明显较高,并且发病的种类较多,尽早的诊断有利于后续针对性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进而强化预后。如果出现漏诊误诊的问题,会耽误病情的治疗,影响到生活质量[3]。现阶段临床期间应用影像学方法针对病患的病情展开诊断,并且具有无创性特征,易于被病患接受。

本次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基础,对比MRI和CT的临床检出率指标,可以看出均是MRI的数据占优势,对比CT检查数据有明显差异,由此认定MRI可当做临床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法。

参考文献

[1]陈文洁,蒋晶晶,黄清海,陈雷.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7):193-194.

[2]刘慧楠.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1):15-16.

[3]李锋.分析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J].人人健康,2020(1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