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宫颈癌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评价

雷娜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宫颈癌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10.25%,对照组总发生率38.46%,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护理质量、SF-36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治疗中,行责任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宫颈癌;责任制护理;护理效果

在妇科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就是宫颈癌,且近几年来,逐渐趋于年轻化[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颈癌患者的存活率逐渐上升,但是,目前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开展手术治疗时,患者易因为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对疾病的认知有限,而增加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2]。为此,在宫颈癌的治疗中,施以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宫颈癌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宫颈癌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其中,在对照组的宫颈癌患者中,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3.52±8.43)岁;在实验组的宫颈癌患者中,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43.71±8.37)岁。两者宫颈癌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对自身状况的不了解,而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等,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状况以及疾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可列举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2、临床护理:术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其关心,告诉其这些术后症状均属于正常现象,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针对发热、疼痛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告知医生并开展相关护理工作[4]。3、健康教育: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回病房,并持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引流管情况,监督患者的体温变化、排气情况以及排便情况,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感染[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SF-36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对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10.25%(4/39),对照组总发生率38.46%(15/3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腹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9

1(2.56)

2(5.12)

0(0.00)

1(2.56)

4(10.25)

对照组

39

4(10.25)

6(15.38)

2(5.12)

3(7.69)

15(38.46)

X2

-

-

-

-

-

8.419

P值

-

-

-

-

-

0.004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SF-36评分

两组对比,实验组在护理质量、SF-36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SF-36评分(x±s)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分)

SF-36评分(分)

实验组

39

79.36±7.25

71.52±6.43

对照组

39

90.47±8.65

82.19±6.03

t值

-

6.147

7.559

P值

-

0.000

0.000

3.讨论

责任制护理,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实行责任包干,是一种落实整体护理的方式,即由相关的责任护士来负责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监护、治疗康复、生活照护等护理,全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高常规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10.25%,对照组总发生率38.46%,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护理质量、SF-36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治疗中,行责任制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素萍. 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2):316-317,320.

[2] 栾燕. 全程追踪责任制优质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及睡眠障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8):1509-1512.

[3] 王慧,唐林强,彭佳. 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对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母婴世界,2021(7):166.

[4] 韦柳梅. 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J]. 特别健康,2020(13):165.

[5] 林丽丽. 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J]. 家有孕宝,2020,2(1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