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能力的影响

周晶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口腔修复中为患者提供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及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19.5—2022.3,共计纳入72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实验组(36例)提供二氧化锆修复体,对照组(36例)合金修复体,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咬合力、咀嚼能力。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22%)相比对照组(80.56%)要高(P<0.05)。治疗前组间咬合力、咀嚼能力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咬合力(159.74±2.03)、咀嚼能力(1.64±0.23)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口腔修复;二氧化锆修复体;咀嚼能力

在牙齿缺失、缺损治疗中口腔修复是重要方式之一,可通过人工材料对缺失、畸形的软组织或硬组织进行修复,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1]。既往临床上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常用的修复材料为合金修复体,该种修复体的机械性较强,能够有效修复缺失的硬组织。但合金修复体容易被唾液等酸碱质的腐蚀而生锈,预后并不理想。因此,选择质量较高的修复体是提高口腔修复效率的关键[2]。相关研究显示,在口腔修复中运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可提升疗效。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口腔修复中为患者提供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及对咀嚼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19.5—2022.3,共计纳入72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实验组(36例)男女比例为19:17,年龄阈值在20-44岁,均值(32.18±3.42)岁,病程在1-5年,均值(3.09±1.05)年。对照组(36例)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阈值在21-45岁,均值(33.05±3.75)岁,病程在1-6年,均值(3.13±1.02)年。组间自然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组间均行口腔清洁,处理病变牙体。

对照组提供合金修复体,对所有需要修复的牙体进行预备烤瓷冠牙体处理,制备印模,在进行灌注石膏模型后以患者牙体情况作修正处理,填补倒凹,进行模型分割处理,以0.40mm为基底位置蜡型厚度调整标准,之后行打磨、喷砂处理。基于患者修复牙体情况进行透明瓷、切缘辞瓷的堆铸。

实验组提供二氧化锆修复体,操作方式、流程与对照组相同,借助计算机设计全瓷冠模型,基底冠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切削完成,并以0.60mm为二氧化锆修复体厚度的调整标准。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著:牙齿外观、接触关系正常,无松动。有效:牙齿咬合关系、形态正常,存在轻微松动,不影响咀嚼功能。无效:修复体外观、咬合关系异常,有明显松动。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咀嚼能力:于治疗前后检测,咀嚼功能评测采用本院自拟量表,分值越高咀嚼能力改善越好。

咬合力:于治疗前后检测,测量使用T-ScanⅡ咬合力分析仪。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6.0计算,计数资料:n(%),x²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值更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n(%)

组别

n

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6

24(66.67%)

11(30.56%)

1(2.78%)

(35)97.22%

对照组

36

19(52.78%)

10(27.78%)

7(19.44%)

(29)80.56%

--

--

--

--

5.063

P

--

--

--

--

0.024

2.2治疗前后咬合力、咀嚼能力

治疗前组间比对,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检测纳入指标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咬合力、咀嚼能力对比(

组别

n

咬合力

咀嚼能力(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6

80.33±2.55

159.74±2.03

0.83±0.37

1.64±0.23

对照组

36

80.41±2.58

98.21±2.14

0.84±0.39

1.03±0.26

t

--

0.132

125.160

0.112

10.543

P

--

0.895

0.000

0.912

0.000

3讨论

牙列或牙体缺损等口腔疾病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临床上采取口腔修复等方式改善患者口腔的功能性及美观性,合金修复体为常用修复材料,该种修复材料的机械性、耐磨性较强,但其金属特性使得该修复体的透光效果较差,且容易染色、折断,在嵌入患者牙龈沟中后长期与食物及患者唾液接触下会发生生锈等情况,预后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3]。因此选择一种质量、安全性均较高的口腔修复材料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有效性比对,实验组的值更高(P<0.05)。治疗前组间咬合力、咀嚼能力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检测纳入项均较高(P<0.05),原因分析为:二氧化锆的生物相容性较好,是一种氧化物陶瓷,透光性、美学效果较高,能够与患者原有牙体相融合,并且该种修复体不受酸碱质影响,不会因冷热交替而对牙髓神经产生刺激,可承受高强度的咬合力,能够规避合金修复体变色、易断等问题,且美观性较好。此外,由于二氧化锆不具金属性,在进行核磁共振、X线检查时无需拆卸假牙。并且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时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激光扫描技术辅助设计全瓷冠,再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进行研磨、修整,可使修复体更符合患者牙体需求。

综上,将二氧化锆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英英, 王雪峰, 杨占宝. 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 河北医学, 2020, 26(7): 1100-1104.

[2]王丽娜. 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5):13-16.

[3]于欣, 孙仁礼, 苟翌晨.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20, 18(7):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