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李景娅,赵兵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河北 石家庄050041

摘要:呼气末正压通气是指临床辅助呼吸期间,予以呼吸道维持正压的一种通气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该种技术获得更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费用低以及无副作用等显著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对后续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就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方面提供帮助。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通气;临床麻醉;综述

现今医学行业快速发展,手术治疗水平随之升高,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方面也明显提升。现今主要采取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其属于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相比于有创呼吸支持干预,针对术中麻醉患者而言,具有显著应用效果[1]。呼气末正压通气,使患者在自主呼吸状态下予以足够的压力干预,其将自主呼吸和强制呼吸相结合,不可提供一个较低的呼气压力,避免肺泡出现萎缩,减少呼吸肌疲劳情况发生,对肺功能进行训练,患者在通气周期下可以进行自主呼气[2]。目前随着对呼气末正压通气更深更全面的研究以及对临床麻醉过程机体改变更加完善的认知,人们认为呼气末正压通气属于最为简易施行的的通气措施,且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1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机体的作用

(1)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让处于萎缩状态的肺泡进行扩张,提高肺功能水平,降低肺部分流状况,增强呼吸末内压,使得血液中氧含量充足,恢复正常通气血流值[3]。(2)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呼气末正压能够通过改善每搏量从而影响心、脑、肾等器官。一则,呼气末正压能够提高肺泡压力,改善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受压,加强肺血管阻力,减少每搏量[4]。二则,呼气末正压通气还可以使肺泡复张,加强肺泡氧合能力,减轻肺血管的过度收缩,使右心室射血水平得以提升。

2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呼气末正压通气认知的加深,也在不断提出其对于临床麻醉过程机体改变的影响,使得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相继增多。

2.1 胸腔镜手术

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期间,因为需要单肺通气,所以通常指导患者以侧卧位。但长时间处于该种体位,会因重力影响使患者胸腔过度压缩,从而造成气道压紊乱,肺不张情况发生。而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能够防止过高容量及压力造成的肺损伤。陈金红、叶炜、熊祥生[5]等人对4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分为对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单肺通气后40min气道峰压(14.70±2.60)cmH2 O、单肺通气后60min气道峰压(20.10±2.60)cmH2 O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单肺通气后40min气道峰压(20.10±4.10)cmH2 O、单肺通气后60min气道峰压(27.80±4.30)cmH2 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4、6.853,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单肺通气后20min气道平台压(20.90±5.40)cmH2 O、单肺通气后40min气道平台压(20.70±4.90)cmH2 O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单肺通气后20min气道平台压(31.60±4.00)cmH2 O、单肺通气后40min气道平台压(31.50±3.50)cmH2 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1、8.021,P<0.05)。接受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干预的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且肺顺应性得到显著提高,还能够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2.2 腹腔镜手术

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期间,为了方便手术操作,会对患者进行二氧化碳的注入,从而造成气腹发生,其产生的高腹压及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现象。陈梓航、徐俊、黄苑雯[6]等人将6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通过分析临床指标可得,研究组患者拔管前血流动力学中心率(67.52±6.27)次/min、收缩压(126.33±5.67)mmHg、平均动脉压(98.12±7.69)mmHg、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5.19±8.9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拔管前血流动力学中心率(65.43±5.29)次/min、收缩压(123.77±3.57)mmHg、平均动脉压(89.38±4.62)mmHg、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2.76±7.84)明显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7、3.462、7.059、3.139,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更佳。同时研究组患者通气30分钟呼吸功能指标中静态肺顺应性(94.26±9.45)ml/ mbar,而对照组患者通气30分钟呼吸功能指标中静态肺顺应性(90.64±8.94)ml/ mb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5,P<0.05)。该结果证明了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能够提高患者肺呼吸能力,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肺顺应性改善效果良好,应用价值显著。

3 结语

总之,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临床麻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临床适合扩展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敏,赵智慧.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28-30.

[2]张党兰. 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肺保护通气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心输出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9):173-175.

[3]周奇韬,张归帆,金晓伟,等. 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剖宫产产妇肺顺应性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6):1028-1031.

[4]徐明霞,张静,赵婉璐,等. 呼气末正压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超重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2020,22(5):674-677,682.

[5]陈金红,叶炜,熊祥生,等. 单肺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和循环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4):93,96.

[6]陈梓航,徐俊,黄苑雯. 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6):52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