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首次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探讨首次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

沈学梅

马边彝族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乐山 614600

[摘要]目的观察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比较,为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提供更确切的医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来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64例产妇展开分析,所有产妇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行过1次剖宫产术,观察产妇二次剖宫产临床指标、新生儿结局与首次剖宫产的差异性。结果产妇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风险要大于首次剖宫产(P<0.05),两者差异显著;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的新生儿结局无差异(P>0.05)。结论 二次剖宫产的风险因素较首次剖宫产更高,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帮助产妇娩后尽快恢复。

[关键词]首次剖宫产;二次剖宫产;风险;新生儿

随着临床对剖宫产手术的深入分析与麻醉技术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临床最有效的终止妊娠手段。有数据统计,经产妇行二次分娩时,选择剖宫产的比例远高于初产妇[1]。同时,二次剖宫产也会加大手术难度与增加术中对脏器的损伤风险。相比于首次剖宫产手术,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更长,手术难度更大,并且,由于腹壁切口瘢痕弹性不足,更可能造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因此,严格掌握产妇首次剖宫产指征,对降低二次剖宫产中对母婴的发病率具有重要价值。本院回顾分析了64例产妇,分析首次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彝族地区XXXX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来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64例产妇展开分析,所有产妇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行过1次剖宫产术。行二次剖宫产时,产妇年龄24~43岁(中位年龄29.2岁)。纳入标准:既往在我院行1次剖宫产术;产前相关检查无异常;孕周>37;距首次剖宫产>2年;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开腹手术史;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术中全麻或局麻。

1.2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 椎管内麻醉,沿腹壁原切口切开皮肤各层进腹,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者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新生儿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减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值”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比较

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3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切皮至胎儿娩出

(mi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盆腹腔粘连

(%)

二次剖宫产(n=32)

13.87±1.36

42.93±10.15

396.40±64.28

18(56.2%)

首次剖宫产(n=32)

5.74±1.72

26.36±7.24

314.15±45.63

4(12.5%)

t/x2

20.974

7.518

5.902

13.57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比较

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无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比较

组别

新生儿窒息

(n,%)

新生儿体重

(kg)

新生儿Apgar

(分)

二次剖宫产(n=32)

0

3.54±0.24

9.97±0.42

首次剖宫产(n=32)

1(3.12%)

3.56±0.35

9.92±0.59

t/x2

1.015

0.266

0.390

p

0.313

0.790

0.697

3.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分娩术式,常用于产妇意外情况或难产,可显著改善预后与保证母婴安全[2]。临床发现[3],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胎儿窘迫、自然分娩困难等问题最有效的分娩手术,可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痛苦,提高分娩体验。并且,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率也明显上升[4],同时,癫痕子宫发生率也进一步升高[5]

癫痕子宫的手术难点在于脏器和组织粘连会加大开腹难度,危及母婴安全。加强二次剖宫产手术质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有助于减少不必要损伤,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本研究中,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风险要明显高于首次剖宫产(P<0.05),两者新生儿结局无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曾行1次剖宫产分娩,结果证明二次剖宫产发生子宫破裂出血、大出血的发生率会更高,更需要临床慎重考虑。紧急情况下,剖宫产手术的优越性,可帮助产妇尽早娩出胎儿、保障新生儿安全。同时,二次剖宫产更可能造成盆腹腔粘连,术中操作难度更大,手术风险增加。因此,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后期如何选择更合理的剖宫产术式是临床产科面临的新课题。研究发现,彝族地区二次剖宫产率相对低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彝族地区文化传统较保守或经济发展缓慢有关。

二次剖宫产是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大的重要因素,原因主要有,二次妊娠造成胎盘粘连植入;子宫切口瘢痕收缩力及弹力不足造成子宫撕裂。对此,降低二次剖宫产风险因素的措施有,加强产妇围产期保健;掌握剖宫产指征;明确胎盘附着部位;娩出后不急于娩出胎盘,按摩子宫,胎盘无自娩倾向时人工剥离;尽快缝合子宫。

综上所述,二次剖宫产属于高危妊娠的一种,具有更大的手术风险,需严格掌握产妇手术指征,应当始终遵循产妇个体化原则。

参考文献

[1]甘艳琼,陈朝霞,石琪,等. 二孩政策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2):209-212. 

[2]姚媛媛,权晓芳,王艳. 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J]. 贵州医药,2020,44(7):1087-1088. 

[3]张征,闫秋菊. 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84-88. 

[4]卜方,徐辉,梁霁,等. “全面二孩”政策下上海市长宁区孕产妇保健及管理动态解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2):230-232. 

[5]何丽芸,杜莉,金辉,等. 上海市早产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6):7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