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管与输液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PICC管与输液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比较

曾小少,何少娟,冯慧琴,郑冬妮,王小燕通讯作者

河源市连平县中医院 广东517100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广东 528305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 51600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东 510450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广东 523000

【摘要】在临床治疗手段中,静脉输液为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在医疗条件的持续改善以及更新下,静脉输液港和PICC管普遍应用在临床中。本文从多个方面比较PICC管和输液港,对其应用价值探讨,提供重要的临床护理依据。

【关键词】输液港;PICC管;应用价值

    在临床中,对于那些需要化疗、靶向治疗等需要反复穿刺治疗的患者来讲,反复穿刺会增加其痛苦,同时对于外周血管也会造成损伤,所以,找到一个避免反复穿刺、保护外周血管的措施非常重要。输液港及PICC管均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使患者避免因反复穿刺而引起痛苦。本文从置入方式、并发症、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如下。

1 置入方式、留置时间

PICC置入需要经过专科培训的静脉治疗护士进行操作,贵要静脉为首选,该静脉管径较粗,且静脉瓣少,是最直接的到达上腔静脉的通路。头静脉和正中静脉为其次,患者采取平卧位,伸直并外展手臂,同躯干保持直角,先对其留置长度测量,皮肤消毒。利用超声引导实施穿刺置管,缓慢将PICC管送入直到所需长度,导丝拔出,见回血后缓慢送管至预定的测量长度,后实施脉冲式冲管,同肝素帽连接,正压封管,对体外导管进行固定,置管处加压包扎2h,避免出血,导管可以在体内留置的时间为12个月[1]

    输液港置入需要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医生在手术室进行操作。第一步是置入导管,局麻成功后,穿刺针从锁骨下缘锁骨中线外的1/3处进入锁骨下静脉,同时导管经导丝的引导进入血管,上腔静脉同右心房交界处是导管末端的理想位置。第二步,置入输液座,一般情况下是前胸壁处,留置导管到位,组建皮下囊袋及隧道,锁骨下窝是注射座位置,后连接导管。注射座利用无菌针可以反复穿刺达2000次。使用寿命超过15年。

2 维护方式与护理

PICC管维护冲管每周进行一次,测量臂围、查看外露导管长度、更换肝素帽及贴膜。对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存在感染、出血等情况,对贴膜随时更换。置入输液港后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明确注射座边缘并定位,采用非主力手的食指、拇指以及中指对注射座固定形成三角形,拱起输液港。蝶形穿刺针从三指中心处垂直向注射座底部刺入并直达,防止大力穿刺而引起针尖弯曲及倒勾,注射给药前一定要抽回血,确定注射针处在输液港内,同时脉冲式冲管后再给药。输液港需要采取生理盐水10ml实施脉冲式正压冲管,封管使用的是5ml100IU/ml肝素钠,最后将导管夹闭。对穿刺位置是否存在肿胀及渗漏进行观察。治疗间歇期需让患者间隔4周冲管1次,使患者每周换药次数减少的同时也使护士的工作量减少[2]

3患者活动和舒适

PICC管和输液港都是直接将药物输送至中心静脉处,因中心静脉的流速快、管径粗,从而能更好地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及刺激血管壁;此外,两种治疗方式可以将因反复穿刺出现的难度及痛苦减轻,促使患者舒适度提升。PICC导管同肝素帽均在体外暴露,剧烈的上臂活动易导致导管脱出,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但输液港的位置是前胸壁,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可以劳动、做家务,乃至可以游泳。只要防止利用同侧手臂对过重物品提拎、不对同侧输液港皮肤压迫即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3]

4 并发症

PICC管以静脉炎、导管阻塞、脱出为比较常见的集中并发症,某些患者会发生导管断裂、皮肤过敏等并发症,但比较少见。

输液港以回抽困难、周围皮肤红肿等为常见的并发症,但是也会发生血栓形成、堵塞等情况,若情况严重则会发生败血症。也有可能发生导管夹闭综合征。但是同PICC管相比,输液港的感染的发生率较低[4]

5经济与实用价值

一般情况下,PICC管保留的时间是12个月,护士实施床边操作,每周到院换药维护一次即可,同时维护费用以及置管费用都可以纳入医保,对于短期使用非常适用。但是对于那些路程较远或外地的患者来讲,其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则较大。PICC管相对来讲拔管也比较简单,只需处在无菌条件下将导管缓慢拔除即可,置管处利用无菌敷料粘贴和无菌纱布覆盖即可,保证三天内不与水接触,避免感染。而输液港的置入则是一个较小的手术,需要在专业培训医生的操作下进入手术室植入,拆除时也需要再次进入手术室,同PICC相比价格较高,但是每个月进院冲洗维护只需1次,但是保留却超过15年。尽管现阶段该种方式并没有纳入医保。但是对于长时间需要治疗的患者来讲更加适用。通过对比PICC管和输液港的经济价值发现,其相差不大,输液港的实用价值更胜一筹。

6出院指导

对于PICC管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诉其防止穿刺侧肢体提拉重物,同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及干燥,置管后不可盆浴和游泳等。淋浴前需将穿刺点用保鲜膜包裹,淋浴后快速擦干,注意对穿刺附近是否出现导管回血等情况进行观察,检查贴膜是否有脱落等。若出现异常立刻就医处置;告诉患者定时去医院维护。输液港患者则需要告诉其保证局部输液港皮肤干燥且清洁,不可让上肢剧烈活动,禁止植入处的皮肤摩擦剧烈,如果植入位置的皮肤发生了感染、红肿等问题需马上就医。告诉患者将维护本随身携带,以便对处理过程作好记录,告诉其间隔4周至医院冲洗剂维护,冲管时一定要利用无损伤针。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以将患者由于静脉穿刺而引起的痛苦有效解决,对于外周血管更好的保护,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显著减少,并且静脉化疗难度降低利于顺利完成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琴. 浅析PICC与静脉输液港置管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0):238.

[2] 殷黎.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47-148.

[3] 王雪.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输液港置管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6):229-231.

[4] 李杨玲,刘洁曦.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