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模式分析

胡晓丹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日间照料是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各个政府部门对于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重视水平在逐渐的提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有效的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点。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则是社区养老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及运营策略的探讨意义重大。 本文就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高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借鉴之路。

   关键字:社区服务;日间照料;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国情,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6%。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现在到2035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社会抚养比率相对较低,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时期,是应对人口战略和战术储备的一个重要窗口期。当然受中国国情及文化的影响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提升和发挥作为社区养老机构的作用,有效的引导老人来到社区机构养老,并减轻居家养老的压力,值得大家探讨。

   1我国当前社区养老业的发展

   1.1专业护工资源短缺

  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护工都存在短缺问题,人员流失率比较高。因为工作强度比较大,薪资水平偏低,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大部分护工年龄集中在36岁-55岁,且主要来自于农村或者城镇,文化水平较低,职业培训较少,老年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不足。

   1.2 养老机构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成熟,有关部门对养老机构又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养老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各种新闻媒体不断曝光部分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等负面消息,造成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存在着一定的信任危机。

2.日间照料服务

2.1提升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

相比青年人,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生理上,老年人运动机能下降,触觉、味觉、嗅觉、视觉等出现了退化,体力衰弱、容易生病;心理上,则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及抑郁感等负面情绪。 因此,除了提供一般的娱乐休闲、康体锻炼活动外,还应配备专业的医护、营养、康复、社工等专业的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促进、专业康复治疗、营养搭配、护理照护、文体休闲、心理慰藉等专业而全面的生活照料。

2.2对老年人进行细致的分类

应根据老年人具体的身体情况进行分类,进行针对性的照料。如台湾台北市的新庄头公共托老中心,对日间照料的老年人身体情况进行了划分,分开进行针对性的照料,一楼主要是活动不方便,拿拐杖和助行器的老年人,以及失能的老年人;二楼是失智的老年人;三楼则设置了提供给健康老人活动的应发俱乐部。三层楼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日常活动及照料内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照料。

2.3让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让老年人做他们能做的事情,一方面可以防止身体机能退化;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有发挥自身价值的感觉,心理上可得到一定的满足;再者,能在一定程度下降低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如台湾台北市的新庄头公共托老中心,就让有特长的老年人担任一些活动课程的老师;每天设置值日生,帮助机构做家务和煮饭;让长辈认养植物,照顾花草等。

  3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必要性

  3.1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更高的数值,约占总人口的25%;二是老年人口高龄化。80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0%,随着经济和医疗等各方面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高龄老人还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增加,老人及其亲属对就近的社区机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

  3.2 适应家庭养老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从古至今,依靠子女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但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及,子女因家庭或者工作等原因,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也是普遍存在的现状。另外,因为教育环境和家庭收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追求自由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3.3 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护理消费需求,形成了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在政府的政策带动下,社会舆论正向引导下,不断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人员的社会就业。

  4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4.1建立养老机构运行补贴机制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性补贴等制度,提升社会力量积极性。以独资、合资、合作及PPP(公私合营)等方式新建、扩建养老机构项目,以解决社会力量举办养老 机构运营难题 依照“保基本,惠民生”的原则,对老年人给予分类 补贴。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各地区将原有的生活保健、医疗服务、康复治疗、日常护理、心理慰藉、文化娱乐及临终关爱等多项综合服务项目,重新划分为四大领域:生活保健、医疗服务、精神慰籍,紧急救助,共包括160项服务项目。近年来,政府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鼓励企业提供专业化、品牌化居家养老服务。为经济困难老人及养老企业提供服务及财政补贴等。

 4.2规范行业标准,引领养老服务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居家养老类服务的发展,各地区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费减免扶持政策。居家养老的手段更加丰富,智慧养老、互助式养老、支持企业和机构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工具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用规范的标准引导养老机构发展,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示范性养老机构项目。

4.4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实施个性化可定制的健康干预

  根据老年人病情及心理需求,由健康管理师负责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下降及亲人情感支持的缺失,常使得老年人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管理师可采取有效的交流沟通,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予以科学的心理疏导及积极的干预,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2)躯体健康干预。加强对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干预,结合老年人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骨质疏松、轻度骨折的老年人可实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指导合理用药方式;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纳入相应的慢性病管理,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体征的监测,如血糖、血压等指标的监测,若发现指标明显改变的情况则需要及时通知健康管理师以进行相关的管理。(3)生活作息干预。老年人的健康作息非常关键,为此需科学安排老年人作息时间,结合老年人健康状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针对身体条件差的老年人,活动方式上主要以慢步行走为主,部分自主运动差的患者可借助助行器慢行;身体条件稍好者可中速散步、慢跑或体操等,以提升自身免疫力。(4)饮食干预。合理安排膳食,平常饮食上做到低盐、低脂、低糖,进食易消化、高蛋白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时令的蔬菜与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及营养需求,此外根据来年人所存在的体质问题还可以开展食疗以使疾病得到控制。

  结语

  总之,社区健康养老服务良好的运转,应需要政府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人们对社区与机构养老思想观念,加上企业和专业人员的奉献和坚持,并运用好智慧智能软件,通过多业态多部门共享共建等等,把健康养老服务提升水平,减少居家养老的社会压力,引导和带动老人走进社区机构、来到养老专业机构享受更好的健康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谢红好,王志稳,侯淑肖,等.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长期护理服务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0,47(1).

[2]郭艳红,王黎,彭嘉琳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8,4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