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

海热

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目的 分析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糖指标和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SQ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组合训练,可维持正常血糖平衡,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组合训练;青年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

前言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渐提高,占总糖尿病患者90%以上,并向年轻化趋势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作用效果轻微[1]。有研究[2]表示运动可以促进患者胰岛素功能的改善,对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有着积极作用,其中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糖分,抗阻训练能增强肌肉功能,两者联合可显著调理患者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鉴于此,本研究对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纳入标准:14-34周岁;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具备正常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脊髓损伤、骨折;肢体功能障碍;合并严重糖尿病足。参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4-34(28.69±2.87)岁;糖化血红蛋白6.52-8.97(7.58±0.39)%;体质量19-25(22.19±1.41)kg/m2。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4-34(28.78±2.65)岁;糖化血红蛋白6.43-8.99(7.62±0.45)%;体质量19-25(22.19±1.4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住院期间,护士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详细说明糖尿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出院时,建立微信群,实时追踪患者的病情和自我护理情况,及时指出不恰当之处,并给予详细指导。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组合训练:(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有慢跑、骑自行车、步行、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羽毛球等,运动中强度标准为呼吸不急促,心率120~135次/min,有疲累感,稍出汗,但仍可持续运动30min,次日起床无肌肉酸痛感。每周运动时间>200min,餐后90min开始运动,运动前应热身5min,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坚持每日运动或隔天运动。(2)抗阻运动:在完成有氧运动基础上,用弹力带进行上下肢、臀部大肌群拉伸运动,选择中等强度,每次30-40min,每周4次,餐后1h开始,每个动作6-8次,每日2-3组。①肱三头肌训练:双手交叉置于颈后,双臂维持同一水平,手臂水平低于耳朵。②下肢肌群训练:取坐位,双小腿抬高,与大腿平行,感到疲劳后放下3min,再上抬。③肱二头肌训练:双手持1L矿泉水或1kg哑铃直立,双臂举过头顶,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上臂与前臂呈垂直水平,直至肱二头肌紧张即可。④臀部肌群训练:做下蹲动作,大腿与小腿呈垂直状态,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脚后跟着地,手扶桌子、两臂向前平举、借助墙面等方式保持平衡。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价[3],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4个维度,共27项条目,总分为135分,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1. 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D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DSQ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DSQL评分的比较(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DSQL(分)

参照组(n=44)

干预前

8.24±0.63

15.79±2.62

7.30±0.15

66.89±5.79

干预3个月后

7.55±0.18

7.45±0.75

6.47±0.51

53.81±3.33

t

2.16

6.29

8.15

4.42

P

<0.05

<0.05

<0.05

<0.05

研究组(n=44)

干预前

8.73±0.20

15.38±2.72

7.42±0.16

66.11±6.46

干预3个月后

6.04±0.34

5.68±0.39

5.52±0.09

44.32±3.14

t

15.45

23.50

23.26

12.08

P

<0.05

<0.05

<0.05

<0.05

t护理前组间

1.54

0.30

1.53

0.26

P护理前组间

>0.05

>0.05

>0.05

>0.05

t护理后组间

8.71

8.01

3.69

5.76

P护理后组间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DSQ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采用在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护理期间给予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可促进血糖水平降低,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是因为常规运动指导比较单一,缺乏舒适、合理、规律的运动引导,导致患者运动积极性较低,故干预效果欠缺。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使心血管系统可以快速、有效传输氧气,并促使四肢力量和腰部力量协调发展,降低脂肪重量,同时抗阻训练能延缓肌肉老化,增强机体平衡性,提升代谢效率,让机体消耗大量脂肪酸,刺激胰岛素靶细胞,提升胰岛素数量和敏感性,进而有效促进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氧水平[4]。骨骼肌是消耗葡萄糖的重要场所,通过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能加快葡萄糖转运速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调整心肺耐力和机体代谢,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采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可显著降低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苗苗,潘红英,李思嘉,等.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87-1893.

    [2]顾东风,翁建平,鲁向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3):209-230.

    [3]叶文娟,丁选胜.常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8):58-62.

    [4]孟晴,陈伟,张明,高民.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2):1465-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