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湿热敷加穴位按摩在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产后乳房湿热敷加穴位按摩在临床中的应用

万传娥 ,聂丽华(通讯作者)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  护理部  邮编:4046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对女性进行乳房湿热敷与穴位按摩结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某阶段内在医院分娩的60例产妇进行医学调查,基于数字表法均匀分组,常规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乳房护理干预、特殊组30例患者接受湿热敷与穴位按摩结合干预,评估最佳的产后乳房干预模式。结果:特殊组坚持母乳喂养有28例产妇、占比93.3%,出现乳房胀痛有2例产妇、占比6.7%,出现乳腺炎有1例产妇、占比3.3%,均优于普通组,p<0.05;特殊组产妇乳房疼痛感缓解平均时间(4.86±0.39)d、起始泌乳平均时间(3.80±1.57)d、干预平均时间(8.45±0.88)d,较普通组小,p<0.05。结论:湿热敷加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的干预中,可避免产妇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还可减少患者接受干预时间,取得成效比较理想。

【关键词】产后乳房;湿热敷;穴位按摩;应用价值

在社会日益发展过程中,我国人们整体生活能力都在提升,较多类型的奶粉流入市场,较多产妇都会在分娩之后几天内直接给孩子喂养奶粉,此种做法容易增加产妇乳房胀痛的几率。医学领域内,乳房湿热敷与穴位按摩,作为新型的护理技术,存在着无创性优势,涉及产妇神风穴位、中府穴位与期门穴位等,达到活血祛瘀的效用,让产妇的乳腺管可保持畅通,规避产妇胀痛与泌乳不足的问题出现,对产妇与新生儿来讲均起到积极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2020.11-2022.8月,60例产妇被视作分析对象,分组接受乳房干预护理,实际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11-2022.8月被记作研究时间范围,把60例产妇进行具体观察,划分常规组与特殊组,实施不相同产后乳房护理模式。常规组年龄处于22-36岁区间,均数(28.46±1.90)岁。特殊组年龄处于25-40岁区间,均数(32.08±3.12)岁,这些产妇均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也不存在过多负面情绪,基本资料之间呈现正态分布特征。

1.2方法

常规组:纳入常规乳房护理方案,执行皮肤接触与直接吸允的干预指导;特殊组:纳入湿热敷加穴位按摩,即自然分娩的产妇,以产后12h开始进行干预;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以产后24h开始干预。在按摩室之内铺设两张床,保持空调的温度和湿度适当,让产妇感受到干预服务的舒适性。重视对产妇进行隐私保护,指导产妇保持仰卧姿势,对胸部进行充分裸露,通过毛巾湿热敷两侧乳房,大约十分钟。按摩护理工作者应温暖自己双手,利用2毫升的按摩油涂抹在产妇乳房上,明确穴位,包含脾俞穴位、肾俞穴位与胃俞穴位,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对胸骨推动十遍,分推腹中到达乳头部位,五指抓乳房十遍,并且用拇指和食指捏放乳房,最终促进乳液的排出【2】。另外湿热敷的过程,保持适宜温度,按摩结束挤压乳房,保持力度的适度性,且手法轻柔。细致研究产妇泌乳过程,在达到分泌量可适应婴儿生命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按摩次数,把五天视作一个按摩周期。

1.3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喂养情况,统计乳房疼痛感缓解平均时间、起始泌乳平均时间以及干预平均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产妇喂养与并发症情况

特殊组坚持母乳喂养有28例产妇、占比93.3%,出现乳房胀痛有2例产妇、占比6.7%,出现乳腺炎有1例产妇、占比3.3%,均优于普通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产妇喂养情况 例(%)

小组

坚持母乳喂养

出现乳房胀痛

出现乳腺炎

特殊组

28(93.3)

2(6.7)

1(3.3)

普通组

20(66.7)

4(13.4)

6(20.1)

X2

5.934

p

p<0.05

2.2统计产妇乳房干预效果

特殊组产妇乳房疼痛感缓解平均时间(4.86±0.39)d、起始泌乳平均时间(3.80±1.57)d、干预平均时间(8.45±0.88)d,较普通组小,p<0.05,如表2.

表2 对比产妇乳房干预结果

小组

乳房疼痛感缓解平均时间(d)

起始泌乳平均时间(d)

干预平均时间(d)

特殊组

4.86±0.39

3.80±1.57

8.45±0.88

普通组

3.46±0.28

2.06±0.89

7.14±0.52

t

4.638

5.298

6.304

p

p<0.05

p<0.05

p<0.05

3.讨论

乳房穴位按摩,作为欧洲地区的一种康复理念,密切和生物信息理论以及技术存在关联,以体表与穴位的干预为主,对产妇实现了调和气血的调节作用。我国产后护理方法的创新,极大程度上凸显出湿热敷与穴位按摩的优势,增加了产妇乳汁分泌量,显著强化泌乳效率。本次调查中,第一个结果为特殊组坚持母乳喂养有28例产妇、占比93.3%,出现乳房胀痛有2例产妇、占比6.7%,出现乳腺炎有1例产妇、占比3.3%,均优于普通组,p<0.05,表明湿热敷加穴位按摩是可以改善产妇乳房舒适度的,提高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可度;第二个结果为特殊组产妇乳房疼痛感缓解平均时间(4.86±0.39)d、起始泌乳平均时间(3.80±1.57)d、干预平均时间(8.45±0.88)d,较普通组小,p<0.05。为此要评估湿热敷加穴位按摩的有效性,缩短产妇恢复健康时间,提高产妇接受干预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晓燕,陈维爱. 六味消乳散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在初产妇剖宫产分娩术后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03):450-453.

[2]陈静. 产后乳房护理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