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措施探究

努尔古丽•吐尔逊巴义

新疆伊犁州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 骨二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管理中危险因素的防范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院患者6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在院时间先后顺序及同期护理干预实施差异性展开对比分组,前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管理,后期住院患者30例为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科室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结果。结果: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呈更低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期间,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干预介入其中,可降低患者在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前言

在临床护理管理期间,容易受患者或护理因素影响,出现各种不良事件,而引发护患矛盾,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隐患[1]。为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保障,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患者治疗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安全性。对此,本研究将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骨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院患者6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在院时间先后顺序及同期护理干预实施差异性展开对比分组,前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管理,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51~81岁,中位值为(66.40±7.71)岁;后期住院患者30例为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50~80岁,中位值为(65.73±7.68)岁。两组间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安全管理,经观察骨科护理常规中,患者出现危险因素的内容大致为护理人员专业不足、护患沟通不通畅、以及护理文书不规范等。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体现如下:(1)护理培训:对该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科学的技能培训,并实施风险预防计划,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通过培训内容提高护理技能,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规避;(2)完善医疗制度: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我沟通技巧,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期间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采用心理学评估患者情绪,根据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制定护理措施;(3)提高患者心态:骨科患者多为创伤性或车祸所造成的疾病,患者内心恐惧感和痛苦感较为严重,使之在治疗期间出现焦虑、自暴、自弃等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采取措施期间,需与之沟通交流,从患者面部表情及心理变化中,评估其不良情绪出处,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完善基础设施:护理人员需对骨科治疗环境进行规范,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在患者卧床期间添加固护栏,避免患者出现意外。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出现压疮、给药错误、意外跌倒几率进行对比。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拟定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百分制,包含内容涉及护理人员专业性、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评分,汇总后围绕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评判,对应分值依次为85~100分、65~85分、<6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计数资料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应用(%)予以表述,经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呈更低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压疮

给药错误

意外跌倒

总不良率

对照组

30

5(16.67)

4(13.33)

3(10.00)

12(40.00)

观察组

30

0(0.00)

1(3.33)

1(3.33)

2(6.67)

χ²

-

-

-

-

9.317

P

-

-

-

-

0.002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两组间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30

16(53.33)

4(13.33)

10(33.33)

20(66.67)

观察组

30

26(86.67)

3(10.00)

1(3.33)

29(96.67)

χ²

-

-

-

-

9.017

P

-

-

-

-

0.003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期间,骨科患者出现危险因素的原因较为复杂,而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仅具有监督作用,还具有管理作用。在护理工作期间需提高自身专业性,强化专业培训,提高沟通技巧,及医院相关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发生[2]。积极与患者做好沟通交流,有效落实各项防范,使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得到保障[3]。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后,该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突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管理期间,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干预介入其中,可降低患者在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贝贝. 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122.

[2]靳倩,赵平.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5):163+168.

[3]李芳.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