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对社区儿童接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对社区儿童接种效果的影响

谢永春

丘北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文山 653200

摘要】目的:针对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对社区儿童接种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干预后“九苗”免疫接种情况、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结果:实验组干预后“九苗”免疫接种率、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常规组;实验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升社区儿童免疫接种率。

关键词:免疫接种;知识宣传;社区;儿童;接种效果

免疫接种是一种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为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坚实保障,也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1]。实施免疫接种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想要顺利开展这项社会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对免疫接种的实际态度以及具体知晓程度[2]。以往,采用常规教育干预,能够增强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但实际的免疫接种效果还有待提升。通过免疫接种知识宣传,能够直接作用于儿童家长及监护人,促使其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免疫接种知识,并加以重视,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3]。鉴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对社区儿童接种效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12±0.17)岁;常规组平均年龄为(6.01±0.21)岁。一般资料对比显示,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教育干预。在接种前,注意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监护人提供相应的教育干预,具体讲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疫苗接种的预防作用,同时,对接种前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详细叙述。

实验组采用免疫接种知识宣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相关信息,主要包括社区儿童情况、预防接种情况等。通过问卷调查,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态度。掌握以上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知识宣传措施。具体来说,可以不断发放预防接种相关告知书,也可以组织讲座,定期进行知识宣讲。同时,需要时刻关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通过跟踪调查,确定未按时接种的儿童,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联系其家长及监护人,促使其尽快带儿童进行补充接种处理。在宣传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发放宣传手册以外,还可以采用影片等形式,增强宣传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后“九苗”免疫接种情况。

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后“九苗”免疫接种情况

实验组干预后“九苗”免疫接种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干预后“六苗”免疫接种情况(n/%,例)

组别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实验组(n=50)

49/50(98.00%)

48/50(96.00%)

48/50(96.00%)

48/50(96.00%)

49/50(98.00%)

48/50(96.00%)

49/50(98.00%)

48/50(96.00%)

48/50(96.00%)

常规组(n=50)

41/50(82.00%)

40/50(80.00%)

39/50(78.00%)

38/50(76.00%)

40/50(80.00%)

39/50(78.00%)

41/50(82.00%)

40/50(80.00%)

39/50(78.00%)

x2

7.1111

6.0606

7.1618

8.3056

8.2737

7.1618

7.1111

6.0606

7.1618

P值

0.0077

0.0138

0.0074

0.0040

0.0040

0.0074

0.0077

0.0138

0.0074

2.2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实验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n/%,例)

组别

接种地点

出生后接种疫苗

<1岁幼儿接种6种以上疫苗

明确6种疫苗名称

明确9种疫苗名称

接种疫苗预防作用

明确6种疫苗预防作用

明确9种疫苗预防作用

明确6种疫苗接种次数

明确9种疫苗接种次数

实验组(n=50)

49

49

49

49

49

49

49

49

49

49

常规组(n=50)

39

40

39

41

40

40

40

39

40

39

x2

9.4697

8.2737

9.4697

7.1111

8.2737

8.2737

8.2737

9.4697

8.2737

9.4697

P值

0.0021

0.0040

0.0021

0.0077

0.0040

0.0040

0.0040

0.0021

0.0040

0.0021

2.3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

实验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干预后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n/%,例)

组别

主动接种

通知后接种

抽时间接种

主动询问下次接种

流入地接种

实验组(n=50)

49

49

49

49

49

常规组(n=50)

40

42

40

41

41

x2

8.2737

5.9829

8.2737

7.1111

7.1111

P值

0.0040

0.0144

0.0040

0.0077

0.0077

3.讨论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的时间相对较长,在计划免疫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薄弱区域[4]。在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需要重点关注流动儿童。面对多种传染病,儿童属于易感人群,做好免疫接种,能够达到预防的目的。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可以得知,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5]。其中,实际的家庭经济水平会对儿童免疫接种产生影响,家长及监护人的实际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儿童免疫接种。进行免疫接种,是一项重要措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为了不断提升免疫接种效果,需要重点从免疫接种知识教育干预的角度出发,对儿童家长及监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6]。同时,更需要开展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宣传免疫接种知识,能够促使儿童家长及监护人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真正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从而避免发生漏种等情况。

总而言之,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升社区儿童免疫接种率。

参考文献:

[1] 陈丹凤. 计划免疫宣传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1(8):285.

[2] 高小唯,张丹,张沛,等. 北京市昌平区某社区800名儿童0~6岁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8,34(7):698-700.

[3] 狄雯莺.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1):130-131.

[4] 王静静,甄兴刚,陈红敏,等. 郑州市1周岁儿童父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知识调查及影响因素[J]. 热带医学杂志,2020,20(8):1113-1116.

[5] 胡全斌,吕鑫华,赖红连,等. 城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2):969-970.

[6] 陈辉,郑安娜.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基本现状及健康教育[J]. 健康必读,2021(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