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及灵敏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及灵敏性分析

郭仪凤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探讨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临床价值以及灵敏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输血治疗患者进行检验研究;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实施输血前,合理展开传染性指标检验,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500例输血治疗患者实施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5例(1.0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50例(10.00%);梅毒抗体10例(2.0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例(0.20%);500例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280例,女性患者220例。280例男性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3例(1.0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36例(12.86%);梅毒抗体6例(2.1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例(0.36%)。220例女性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2例(0.9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14例(6.36%);梅毒抗体4例(1.8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0例(0.00%)。男性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出率同女性患者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对于输血患者在治疗前,合理进行灵敏性较高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用血安全性表现出显著价值。其不但可以将患者输血安全性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将传染性疾病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将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传染性指标;输血前检验;临床价值;灵敏性

针对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输血作为重要治疗方法一种,表现出较高应用率。但是针对患者在实施输血治疗期间,主要以异体输血方式为主[1]。针对患者在实施异体输血期间,往往表现出免疫排斥反应以及病毒传播现象,其会导致输血治疗患者感染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等系列传染病[2]。此种情形下,使医患之间纠纷发生率显著提高,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对此准备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前,针对血清中传染性指标实施检测,表现出显著价值[3]。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输血治疗患者进行检验研究;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实施输血前,合理展开传染性指标检验,旨在探讨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临床价值以及灵敏性,为达到促进输血治疗患者安全性以及疗效显著提高目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输血治疗患者进行检验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一般资料完整;②患者均接受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验;③研究前未进行感染物检测;④患者临床体征、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对于输血诊断均满足;⑤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并顺利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认知以及交流等方面异常;②临床资料缺失;③中途退出研究;④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男、女各280、220例;年龄11个月~82岁(38.59±2.6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对其进行静脉血(3~5mL)采集,并且于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放置。于4℃温度条件下放置保存。于实验室无菌条件下,依据具体流程,合理完成血清分离操作,期间控制时间为5min,转速为3000r/min。于1~3d内,对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进行检测。对于系列操作需要严格依据说明书展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丙型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实施检测。对于梅毒检测获得阳性结果患者,需要合理展开梅毒确诊试验,主要利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法展开。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阳性结果患者,需将结果送至本市疾控中心进行疾病确诊。

1.3 观察指标

    ①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梅毒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②对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梅毒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出率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 

对于500例输血治疗患者实施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5例(1.0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50例(10.00%);梅毒抗体10例(2.0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例(0.20%)。(见表1)

表1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 (n=500)

组别

检出人数(n)

检出率(%)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5

1.0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

50

10.00

梅毒抗体

10

2.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1

0.20

2.2 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男性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出率同女性患者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见表2)

表2 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n(%)]

检验项目

n

男性(n=280)

女性(n=220)

X2

P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5

3(1.07)

2(0.91)

0.0328

0.856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

50

36(12.86)

14(6.36)

5.7720

0.0162

梅毒抗体

10

6(2.14)

4(1.82)

0.0663

0.796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1

1(0.36)

0(0.00)

0.7873

0.3749

3、讨论

临床针对输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患者临床诊治需求需要进行充分结合,针对患者合理展开输血治疗,例如针对出血性疾病患者以及突发性疾病患者在实施抢救治疗期间,输血疗法获得广泛应用[4]。在医疗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先进医疗技术以及系列医疗设备于临床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其能够将临床针对血液制品需求显著降低,但输血治疗方法仍然属于对患者疾病进行控制以及对治疗效果做出保障的重要方法。但输血治疗前,如未对传染性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则会导致接受血液患者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5]。对此在实施输血治疗前,针对传染性指标实施检测,表现出显著价值,不但能够对患者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出现给予充分避免,而且可以将医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输血患者在治疗前,合理进行灵敏性较高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用血安全性表现出显著价值。其不但可以将患者输血安全性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将传染性疾病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将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威,韩珊珊,朱立飞.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2):1653-1654.

[2]陈贵存. 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检测意义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9):2655-2656.

[3]李璐. 输血前检测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3):133-134.

[4]符小玲,徐春柳,蔡兴权,等. 输血前检查受血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6):2498-2501.

[5]恩晓刚,丁芳.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9):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