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填路基强夯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高速公路高填路基强夯施工技术

曹甲佳 ,徐淼 ,吴冬冬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高填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了沟底强夯处理、选用填筑料、路基试夯等方面重点研究了高填路基强夯施工技术,同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研究表明,此高速公路项目采用高填路基强夯技术合理、可行,显著提升了路基结构承载力与稳定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填路基;强夯施工;技术

1项目背景

此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全线长度是23.75km,起讫桩号是K28+516~K52+266,采用的是双向四车道,设计的行车速度是100km/h,项目施工现场处于黄峪沟内,沟壁的两侧地形比较陡峭,露出的岩层大多是花岗岩,局部堆积碎石土与卵石土。此项目中高填路基的填筑方量接近是16.9万m3,其中最大的填筑高度是33.8m。路基填方均选择隧道弃渣填筑方式,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高填路基施工后的沉降现象,以及提升路基压实效果,需要以机械碾压为前提,然后对三级平台以上路基实施增强补压,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以4m填筑高度为间隔单位实施1次强夯,最后一级强夯面处在下路堤顶面,选择重量级别是15t的夯锤(其直径是2.5m),单次夯击能时1200kN·m,此项目中设计的强夯量是23881m2。

2施工技术

2.1淤泥的挖除

加水干燥后,应进行开挖和清理。现场应铺设临时道路,供车辆和工业设备行驶。实施挖掘机疏浚与自卸汽车高效运输的协同作业模式。考虑到污泥粘性强,自卸汽车货箱底部用砂砾砂土清理,防止污泥粘附在货箱上。

在疏浚过程中,挖掘机将从边缘逐渐向中间作业,并继续施工,争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当地淤泥厚度较大,应尽量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对于超出手臂工作范围的部分,应使用石碴回填土壤,形成可靠的施工便道,然后配备挖掘机驶入该点。基坑开挖的剩余量应小于,直到淤泥彻底开挖,并清理为达到临时施工规定而设置的石渣。当基底岩土工程坡度超过1:5时,基坑开挖应集中在坚固的岩土层上,并采用台阶式基坑开挖方法。总宽度不得超过2m,坡度为4%。

2.2沟底强夯处理

实施黄峪沟地面处理,将黄峪沟底路基红线征地所有范围之内的腐殖土、树根以及碎石等清理干净,在露出卵石地层之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填筑碾压,保证压实度≥90%,而碾压施工结束之后,为了能够提升黄峪沟底压实效果,应选择具备自动脱钩器设备的液压履带式起重机(型号是QUY40,配置的夯锤直径是2.5m,重量是15t),重点实施沟底强夯处理。第一、二遍主要选择重量是15t、直径是2.5m的夯锤进行6次夯击,其中单次的夯击能是1200kN·m。最后2击的夯沉量之和必须低于10cm,夯沉值差应<5cm,同时后一击夯沉量低于前一击夯沉量,以保证夯击处理之后夯坑的周围底面无隆起现象。此项目中确定的夯点间距是5m,形状表现为方格网状。此外,沟底强夯一共是3遍,其中前2遍方式是跳夯,单次夯击能是1200kN·m,而第3遍采用的是满夯,单次夯击能是600kN,将夯痕进行重叠搭接,以确保表层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2.3选用填筑料

隧道渣的岩性基本为微风化花岗岩,密实、坚硬,完全满足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的要求。填料应采用粒径符合规范要求且级配良好的硬质隧道废渣,其中最大粒径为≤层厚度的2/3。结合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为有效利用隧道渣,尽量减少隧道渣的长途运输,路基填料选用黄峪沟隧道渣,其中硬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60兆帕。中硬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30-60MPa。

对于岩性差异较大的填料分层,路基填筑选用隧道道砟时应采用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压实法,分层松铺厚度为≤上部路堤为40cm≤下部路堤为60cm,而路基填筑的道碴不均匀系数应在15~20之间,上部路堤顶部40cm范围内填筑材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表1硬质石料压实指标

分区

路面底面下
深度/m

摊铺层厚度
/mm

最大粒径
/mm

孔隙率
/%

上路堤

1.1~1.8

≤400

<层厚2/3

≤23%

下路堤

>1.8

≤600

<层厚2/3

≤25%

2.4摊铺

(1) 找平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同一层施工时,全范围内的填料类型应一致(不得混合)。在最后一层施工期间,压实厚度应至少为100mm,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 当部分地区地表水影响明显时,应使用渗透性较好的填料,防止水损害。

(3) 分段填筑时,若不满足换填的先决条件,应解决第一个填筑段,并按1:1的坡度分层预留台阶;如果条件允许,应更换分层填料。充分考虑连接可靠性规定,搭接长度必须达到2m或适当调整。

(4) 根据断面全宽,分水平和垂直双层施工。填筑和压实应分段进行。每200m划分一个施工段。有效管理层厚度应根据试验路段的主要参数确定。坝基每隔20m设置一组高程点,作为铺装施工的控制标准。每层松铺厚度为20~30cm。

(5) 填料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后,根据车辆容量计算确定合适的堆放间隔,绘制准确的堆放网格图,并均匀浇筑材料,以适应摊铺施工中填料数量的要求。

(6) 当坝基相对高度超过20m时,应铺设钢塑格栅(每4.0m铺设一层),以提高路基工程的稳定性。

2.5强夯施工

施工单位需要将试夯参数作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提出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强夯施工全面有序地进行。通常可以采用跳夯法,以确保施工完成后,所涉及的许多技术参数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满足目前提出的基本要求。施工单位还应确定捣固点的位置精度,确保其自身尺寸偏差控制在5cm以内。设备中应合理设置和使用辅助设备或自助解钩设备,以确保强夯能够有序进行,避免自由落体作业时出现重量偏差等问题。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实际要求合理使用水准仪等设备,准确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沉降参数,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图1 满点布置

图1满点布置

结论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地质条件较差,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加强处理,有效解决承载力不足、沉降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软基上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希望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尼•热合曼.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4):198-199.

[2]陈晨.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