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区块链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马慧

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区块链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多个领域。本文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旨在为区块链技术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区块链;水资源;物联网

        引言

        区块链技术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计算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引起一场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解决信任问题、建立交易平台、保护数据安全、完善信息公开等诸多应用方向,学者们针对区块链在绿色能源、碳排放交易等方面的应用展开了探讨。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优势已有较多探讨,相应研究多侧重于特定场景的应用,研究阶段大多停留在原型设计阶段,尚未从理论探讨走向具体实践、从技术孤岛走向系统整合,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仍有扩展空间。在水资源管理领域,伴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信息数据不断扩张,新的管理需求与技术瓶颈开始浮现,区块链技术拥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1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区块链从2008年诞生至今,以不可小觑的发展速度,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会议还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对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各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支持研发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快相关应用落地实施。国际社会上大多数主权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处于支持态度,在这种大环境下,关于区块链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相关企业数量、投资等都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2区块链特点

        区块链技术在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区块链使企业能够重新思考他们的工作方式。区块链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去信任化。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联系,不需要信任彼此身份,这个节点遵守相应的协议,双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彼此效率更高,方便快捷且节约成本。(2)去中心化。不存在固定的中性化机构,按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区块链靠各个节点共同实现的维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分布式储存数据,脚垫可以无限地连接成新单元。这让公司和公司之间,公司和个人之间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人才信息交流,信息安全,数据完整。(3)信息透明。除了交易的私有信息,区块店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人力资源管理者之间,各领域的人才之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各领域的人才之间,可以像论坛一般相互交流。(4)高度自治性。在各个环节节点上都有规范和协议。彼此之间都是匿名的,双方都要遵守相应的承诺,在信任的环境中交易和交换数据,每个节点都是自治,灵活多变有相应的规则。
  3区块链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3.1区块链与BIM

        目前,BIM已在工程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整合BIM,区块链去中心化分类账本系统的性质就意味着多方都能够轻松地为BIM模型做出贡献,让各方尽责并创造更高程度的透明,这种结合可以实际提高BIM技术的有效性,基于区块链进行实时更新。这种持续地反馈和监视有助于施工过程的透明。

        3.2区块链与工程质量、工程安全

        以区块链溯源加密、信任共识、安全隐私、共享融合的四大特性为手段,进行工程管理业务机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业务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后的记录上链管理,实现所有质量安全的管理信息留痕和不可篡改,优化传统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式,降低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整体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3区块链与工程物联网

        在现有的工程管理传统平台下,物联网数据皆为孤岛式存在,缺乏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区块链结合工程物联网,可将工程施工中的物联网设备数据(高支模、深基坑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等物联网检测数据)打通、归并、上链以及自动采集,进行智能监管。在多维度物联管理中,需要打破传统的物联数据存储模式,在不改变现有工程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现有物联设备的数据进行区块链化,实现所有物联数据互联互通、溯源留痕、共享共用。

        3.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信共享机制

        “区块链+PM”系统,可以避免单点失效造成的整个系统瘫痪以及数据丢失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让每个人手上都有账本,即使一个账本遭到破坏,其他人手上还有账本,可复制共享。同时,其加密技术和链式储存方式使得数据几乎无法被篡改,极大地提高数据真实性,避免信息失真。而且任何人都不能单方操作,对信息实施篡改,一旦发现虚假信息,也可以追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参与方较多,各方的思想出发点、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短时间内不可能建立信任关系,而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就是在双方不了解、不信任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彼此间的信任。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相关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施工组织方案、材料采购文件、机械设备台账、人员资料等,及时传递给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的相关技术人员,实现跨单位工程数据的实时可信性输送。区块链数据互信共享机制的搭建,有助于打破各方信息、数据共享壁垒,联通信息孤岛,真正实现各方信息数据共建共享。

        3.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管理机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同管理,可以做到工程项目全过程渗透式管理,使得资金使用、合同关系、项目效益管理完全透明化。业主与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各项合同都要传输到区块链平台,采取智能合约的方式确定支付途径,解决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长期存在的通病,如违法分包、转包、挪用专款、农民工工资拖延、支付难等。工程项目往往会形成多层次的多个劳务分包关系,涉及多个工程劳务分包环节,易出现劳务用工工时不明、工资支付不及时等状况。区块链技术将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创建一个可实时检索的事件交易记录和事件交易认证,并对新形成的一个区块进行密码“锁定”,劳务用工人员真实身份则以用工数字表示,全程透明实时跟踪,真正实现健全劳务人员用工实时考勤管理制度,并自动识别劳务黑名单。基于全球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管理技术,充分整合、利用工程行业国内现有的成熟IT管理工具,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管理技术为核心支撑,以工程标准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激励管理体系的创新为管理出发点,收集可靠的管理数据,构建信息开放、资源共享、信用化和透明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

        结语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代表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未来实现“信任”的关键手段。由于区块链技术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解决一些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强的问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和利用好这项新技术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对可能遇到的困境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21,42(4):481-494.

        [2]段友德.区块链构建数字票据的3个问题及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6(9):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