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提升策略研究

努尔尼沙

新疆博乐市青得里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来讲,要想提升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结合农业发展出台了许多强农惠农政策,使得农机设备与许多农机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机设备使用率的提高也给相关的监理人员带来了巨大考验。从事农机设备监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狠抓农机监理工作,从而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提升

引言

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改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监督水平,提升农业管理力度,通过改善农机驾驶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农业管理工作。

1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国乃至于世界范围内,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关乎到了农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故而近乎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水平。通过2019年全国农机事故通报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农机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拖拉机肇事方面。大部分都是跨区作业时驾驶员无牌驾驶、无照驾驶以及一些驾驶和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造成的人员以及设备伤亡。另外,一部分农机手私人改造农机,明显提升了农机运行风险。鉴于以上情况,通过紧密的安全监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所有农机健康运行,减少往年发生的各类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的比率。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安全监理工作能够对无照驾驶、无牌驾驶、私改设备等形成监督监控。再者,在环境保护水平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将农机排放监测融入进来,能够为农村生态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总而言之,通过严密的安全监理工作保证了农民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环境生态健康发展,为农村生产的持续推进提供保障。

2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状分析

2.1农机安全监理设备提升存在缺位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是确保农机正常使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础。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结合农机使用现状对农机的运用进行科学管控。当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不当等情形时,监理工作人员能及早发现,随后向农机作业者提供针对性的意见,让其能够符合标准地运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从调研结果可知,部分监理人员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监理缺乏的问题,因此造成了农机安全监理设备提升的缺位。

2.2安全监理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在临沂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主要由农业机械管理局来负责,而具体工作由乡镇农机站执行。因为上下级间考核、监督、激励相对薄弱,导致了基层安全监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加上安全监理技术薄弱、缺乏安全意识、检测工具落后,提升了农机安全潜在风险。另外,因为缺乏安全监理执法规范、执法依据,安全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不规范、语言不礼貌、服务不标准等问题。而且在机械设备检验、检测方面存在随意性情况、

2.3监理装备资金投入不足

农机监理机构通常归属于事业单位,经费预算有限,因此在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投入方面常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从理论层面来看,农机安全生产制造应当受到更高的重视,需要增加农机安全监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资金缺乏,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提升工作的贯彻落实相对困难。这就导致许多农机安全监理装备难以提升,对农机监管的规范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3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提升策略

3.1加大对源头的管理力度

要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的管理力度。严格把握牌证核实发放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合格标准,对农机进行实地检验,建立农机安全监理管理档案,加大对农机培训结构的安全监管力度。与相关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针对违法违规现象加大整治力度,如无牌照驾驶操作、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联合对重点地区、重要时段、重点农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起到防范作用,尽最大努力降低农机事故发生隐患。严格管控农机非法载人现象,针对以农机作为载客交通工具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置。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与公安部门集中销毁处理非法拼装的拖拉机。健全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农机部门、交警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公安交警部门要定期与农机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农机驾驶人员的违规驾驶情况,农机部门也要向公安交警部门提供农机登记注册信息,以及驾驶证的核发情况。

3.2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水平

从宏观上讲,农机安全监理岗位工作人员可驾驭大数据技术、云存储等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对辖区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趋势、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制定前置性、统筹性兼具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计划提供依据,为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给予支持。从微观上讲,农机安全监理岗位工作者需要“拥抱”信息时代,懂得用新媒体与受众对接,例如开通农机安全监理综合服务公众号,为线上咨询服务搭建平台,还可通过小视频、图文、音频等渠道面向受众讲解机械设备操作要领、养护技巧、故障排查常用方法、证件审核流程、最新法规等内容,为受众树立安全意识、提升技能水平、注重设备升级给予支持。农机安全监理岗位工作者利用新媒体提供宣传、培训等服务可提高工作质量,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受众需求,使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在5G通信技术、电子信息等技术不断应用推广的新常态下,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水平将稳步提升,继而在农业机械化领域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3.3培养人才筑基础

随着农机安全形势的变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是推进数字监理基本保证。近年来,各大专院校培养的大批的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逐步走入社会,满足了各个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人才基本需求,但既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储备有懂得农机安全生产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缺口较大,要建设数字监理,必须培养和储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夯实人才根基。要拓宽用人渠道,既可以招收大专院校毕业生,也可以在系统、部门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对具有单科能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实行脱岗培训。

3.4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是解决技术装配力量不足的一条有效路径,但由于基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经费来源以当地财政划拨为主,这种单一经费来源渠道,使得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运作经费常常捉襟见肘。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打开资金筹措通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广泛发动当地群众与社会的力量,为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另外,管理机制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当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各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监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权限,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另一方面,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制约监理人员的个人行为,有效避免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以此来增强监理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进而为监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做好铺垫。

3.5强化宣教培训

依托“三下乡”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村居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平台及村村通广播,多措并举,把传统课堂和新型非课堂式培训结合起来,形成安全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宣传教育模式,不断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农业生产的安全水平。

3.6统筹协调保应急

农机安全生产要求多部门、多领域支援和协助,数字监理可以快速实现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就是典型需要安监、公安、消防、医疗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所以数字监理应针对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的特性,制定统一的救援等级和标准,对相关部门的职责、职能、专业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协同共管联动机制,确保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

结束语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单一的行使监督权,同时,监理机构也具有执法权、指导权与教育权,因此,监理机构应当及时对这些权利进行优化整合,将其转变成为服务于民、惠及于民的一种惠民政策,这样,既可以保障广大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也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高伟.创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机,2020(12):44-45.

[2]何名芳.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营销界,2020(51):144-145.

[3]陈为铸,黄丽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探析[J].山东农机化,2020(06):20.

[4]郭子强.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2):68-69.

[5]陈映谷.广西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