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6
/ 2

财务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谭汉荣

辽宁瀚容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盘锦124010

摘要:国有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对企业发展情况、收益情况等进行整体分析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方向和优化目标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期间财务分析发挥的作用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作用

前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给国有企业的挑战越来越多,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好财务分析是重要方式之一。财务分析可以通过精准、全面的数据、资料分析对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资金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工作,甚至能够分析企业的风险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切实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1.1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以成本利润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工作来说,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的成本、收入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继而得出毛利率等指标,经营决策者可以通过企业前后几年的毛利率指标,以及与同行业企业的毛利率指标相比较,继而得出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生产该产品能够获取预期的经济利益等结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财务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1.2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例,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倘若我们只想了解某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可以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几个指标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能够快速了解企业是否具备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有助于债权人了解债务企业的详细情况,继而选择是否借出款项等。所以说,财务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债权人进行是否借出款项的抉择。

1.3有效反映财务控制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不仅包括战略的制定,还需要进行战略的实施,而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过程还是战略的实施工作,都需要经营决策者充分考虑战略的可执行性。财务分析工作便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继而得出针对于企业情况的战略决策部署,帮助经营决策者更好地经营和管理企业。

2国有企业财务分析的优化建议

2.1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一是全面转变思想,由上而下,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对于决策的重要支撑作用,营造良好的财务分析环境。只有加强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财务分析工作才可能获得足够的资源。也只有公司高层将财务分析工作作为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积极协调财务分析人员需要的公司战略、财务报告、业务动态、公司制度等信息,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高度重视财务分析结果,才能更好地组织财务分析工作,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二是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素质,财务分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财务分析人员应该是全面型人才,除具体财务专业知识外,也要熟悉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业务特点和性质,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出具财务分析报告。三是完善财务分析相关制度,从管理高度、制度层面进行规范,明确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人员、质量、时限性等要求。

2.2全面革新财务分析方法

一是结合企业自身战略、内部文化、业务构成、管理架构等构建全面的财务分析体系,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资金平衡能力、创新评价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价。二是加强业财融合,财务分析应多从业务层面出发,突破传统财务分析的单一模式,依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断改进,以促进经营效益的提升。三是做好财务分析预判,财务分析不仅要总结过去,更要展望未来,结合历史情况及目前公司资源、外部环境、政策支持等因素,分析业务发展趋势、发展机会和威胁,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指引。四是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架构,调整财务部门定位,由“成本中心”逐渐转变为“利润中心”,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建立统一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系统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一是要全面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不仅要重视公司财务数据,更要重视业务数据、自身情况。分析时要认识到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公司战略、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竞争情况、上下游供应商等因素全面、系统的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在适当的时机出具满足需求的财务分析报告,推动国有企业的建康发展。二是要动态、持续性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分析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分析目的、受众、环境、业务、周期的变化不断地优化和调整,及时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三是要充分地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与私有企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应充分结合国有企业定位,考虑其社会属性。

2.4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

一是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充分地简化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让他们从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到战略决策分析的工作中来。二是运营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地运用信息化系统及模型,运营大数据手段,更细化、更精准地进行业务剖析,对数据进行充分的整合、提炼,实现更高效的、更长时间跨度的海量数据统计分析,扩宽数据分析的维度、广度、深度,这样才能基于海量数据出具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三是在商业模式不断变化,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建模,逐渐优化并固化财务分析工作,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5充分地考虑价值创造过程

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依赖与员工、客户、供应商、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利益相关者整体价值最大化。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时候,需要关注价值创造过程,是否以缩减研发投入或者经理人报酬为手段,是否压缩了未来的利润空间,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侵害了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价值增值过程与企业战略一致,与双循环、产业升级、低碳环保、科创技术等经济主题相关,顺应国家的发展规划,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2.6财务分析充分结合非财务指标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单一的财务报表分析已无法满足经营管理者的需求。财务分析应充分地认识到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结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战略分析、数据分析以及财务分析、前景分析,打破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紧跟市场步伐,深入学习和了解市场动向,顺应国家双循环战略,准确寻找企业的市场定位,并深度挖潜,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剖析亏损原因,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撑。

2.7加强风险预警和控制能力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财务监督的角度、合约合约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把脉,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并与上级人员沟通,避免问题扩大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掌握业务部门的重点和痛点,逐步地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立项、采购、销售等各环节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加强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

结语:

综上,目前很多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有待改进,这样才能将财务管理期间财务分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故而,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全面革新财务分析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商业模式系统性的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注重创新,进而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参考文献:

[1]茆家万.浅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财会学习,2018(24).

[2]郭李红.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