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翟佳,雷春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中运用综合护理,对助产质量与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08在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对助产质量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利于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产后出血量作用,对提升助产质量及确保母婴安全起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妇;综合护理;产后出血;助产质量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重要原因,对产妇预后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近年来,在三胎政策开放下,促使剖宫产率与高龄产妇数量呈逐渐递增势态发展,一旦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情况,易在短时间内由于过度失血而休克,需积极提供有效干预措施,做好围生期相关护理工作,以此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提升助产质量[2]。本试验以分析综合护理在产妇围生期中的干预意义为目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是2021.01至2022.08就医的产妇,数量共计100例,随机信封法作为2组的分组方式,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22岁至40岁(31.04±5.25岁),孕周在37周至40周(39.21±0.84周);观察组:最高龄及最低龄41岁、20岁,均龄31.15±5.17岁;最高及最低孕周40周、36周,均值39.11±0.78周。对组间对象相关资料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表明此次试验可进行对比,且符合临床医学伦理学相关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基础护理,为产妇营造良好、安静产房环境,产前协助其做好各项检查工作等;观察组则提供综合护理,措施为:(1)密切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做好病情变化记录工作,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需立刻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2)为产妇营造出舒适度高、安静与整洁的病房环境,合理控制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处于流通状态;评估产妇睡眠情况、休息情况,为其提供舒适度高、柔软的枕头,结合产妇需求合理协助其变换体位,以此来提升其是适度;(3)鼓励产妇选择以一对一助产方式进行分娩,向其讲解分娩流程、方法等,耐心回答其疑问,向其提供心理方面支持;在陪伴期间鼓励丈夫应积极参与,以此来给予产妇精神与心理方面支持;(4)分娩前饮食上需重视摄入均衡营养食物,多进食易消化、富含大量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类食物,便于快速补充机体所需能量,不可进食难以消化、油腻类的食物;(5)做好产后感染预防工作,由于产妇产后抵抗能力比较差,可按照医师要求为其使用米索前列醇来促进宫缩;查看其腹部切口情况,及时进行换药。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产程时间,包括:a.第一产程时间;b.第二产程时间;c.第三产程时间;d.总产程时间;

(2)产后出血量,包括:a.产后2h出血量;b.产后24h出血量。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的分析选以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分析后显示组间和(或)组内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程时间

表1知,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1产程时间差异x±s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时间

第二产程时间

第三产程时间

总产程时间

对照组

50

457.15±19.24

50.87±4.26

14.67±2.01

612.67±23.86

观察组

50

443.55±17.63

47.86±3.18

7.89±1.73

511.78±22.25

t值

-

3.685

4.004

18.078

21.867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产后出血量

表2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指标更优,P<0.05。

2 产后出血量差异x±smL

组别

例数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4h出血量

对照组

50

151.42±10.78

269.57±16.45

观察组

50

126.57±12.14

241.05±15.32

t值

-

10.823

8.971

P值

-

0.000

0.000

3讨论

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类型,会导致产妇出现低血容量休克与失血性休克情况,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临床认为导致产妇产后出血原因与多因素有关,包括胎盘抑素、子宫收缩乏力与凝血功能异常等,需积极提供有效抢救与护理干预,既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起到缩短产程与提升助产质量的作用[3-4]。常规护理模式作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干预手段,护理内容较为片面且缺乏针对性特点,而综合护理有着较高针对性及全面性,经运用于分娩产妇中,从心理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向其提供护理服务,利于对产妇不良心理进行缓解,同时能起到提升助产质量及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作用

[5]。本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511.78±22.25min,低于对照组612.67±23.86min,且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低,P<0.05,证实运用综合护理施护,具备较高运用有效性及可靠性。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运用于分娩产妇护理中,所得到的整体干预效果更为理想,既能够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助产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洋. 产后出血的预防控制与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9):47-49.

[2]卢婕. 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203-204.

[3]于萍. 综合护理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139-141.

[4]张敏. 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73-274.

[5]章晓娜,陈丽洁,吴洁滢.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5):196-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