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陆诗文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动态变化、分项组合、不可复制等特点。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多依据横道图、网络图的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导致整体施工造价动态管理效果不佳。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四维动态管控模型的构建,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因此,对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优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理论概述

信息模型技术构建了信息技术。基于创建不同基础数据的假设,数字信息模型的开发可以模拟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开发不同管理工作的主要过程如下:模型的创建、模拟、优化和集成。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模拟、可视化、协调和信息技术的完整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日益先进,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建筑行业,并已成为管理子公司的关键工具。建设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改进规划、规划、施工和管理工作,帮助公司及时有效地与其他工作参与者进行沟通,以达到信息交流和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建设工作的目的,这项技术还可以保证整个适应过程,避免设计错误,并为每个连接的正确开发提供坚实的保证。因此,技术保障对促进建筑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特点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管理技术具有独特的特点,这种管理技术具有协调性,通过对各部门所需数据的统一收集、整理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进行了概述。同时,利用该技术、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成本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成本管理的可视化程度,使成本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数字模拟充分了解整个设计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项目问题,为提高建筑质量提供依据。

3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世纪初期,国家建设部编制并发布了《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为后续建筑工程中BIM5D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各区域根据自身工程建设情况,编制了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实施中应用细则,如《上海市建筑模型技术应用指南》等。在BIM5D技术后续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以施工作业成本管控模型为核心,对模型中获取工程量信息进行了规划分析。通过对施工作业模型工程量信息计量及计价规范的详细设置,可以帮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利用施工作业模型建立动态成本监控。同时利用目标成本结算前置操作,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实现各个模块资源的动态调控。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设部非常重视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将会导致建设项目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建设项目的质量。在建设项目之前,应检查施工环境,考虑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便土木工程师在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妥善完成后续建设项目的施工。建筑平面图的设计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施工人员因失职而未考虑到图纸中的细节,将可能会严重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以往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和设计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所以员工投入的精力、时间和资本非常巨大。

4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优势

勘查阶段。在工程研究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模型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地质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还可以综合考虑和分析选址的地质条件,然后制订相应的方案,以此为进一步的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和指导。

项目决策环节。项目决策过程中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决策过程主要包括比较项目预算成本与项目投资计划。与人工计算相比,在决策过程中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设项目选择的投资体系更加可靠,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设计阶段。图纸在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因为施工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的阐述,丰富其内容,以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在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运行的基础上,将进度信息、价格信息、消耗量定额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建筑项目实际需求,以特定造价管控对象为依据,进行资源用量的合理设置。如在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方案关联设置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综合考虑施工类型、施工位置、施工工程量、施工材料等其他属性信息,依据建筑工程四维模型集成原理,以WBS为核心,将各模块施工任务中蕴含的起止时间与成本信息、工程量进行关联设置。通过定期提取更新WBS节点下构件施工起止信息、工程量信息,可对土建模型、钢筋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等专业模型信息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效降低工作面施工冲突概率。招投标阶段招标过程中需要计算建设项目的数量,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阶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执行相关工作,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效率,并且可以对供应阶段的任何工作进行模型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清单的计算。可以改进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创建,以减少后期工程中的争议。在招标过程中建立信息模型也有助于后续工作的持续开展。 项目施工环节由于技术工程一般具有工程量大、设计周期长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施工人员的位置、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等,合同和原材料成本的变化将限制项目成本的良好管理。

运营与维护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在公共平台上提供项目的所有信息,为后期运营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例如,在后期管理中维护难度很大,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可视化功能,就能够将屋顶建筑的内部环境清晰地表现出来。在以后的装修过程中,可以非常方便地控制和评估内部管道的方向,据此判断墙壁是否可以拆除。此外,还可以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创建设施管理数据库,并在软件中查询对象数据,从而减少后期维护难度。竣工结算阶段建设项目的验收和执行也是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和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组织可以收集和存储整个施工项目的过程和信息,以及根据施工工程结束时施工项目验收的具体规范和规则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5结束语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模型技术,将模型数据、工程量、时间进度等数据信息,设置在同一模型体系中。结合施工流水段变更资金信息的导入,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高效、实时管控。

参考文献

[1] 王争.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2(5):3.

[2] 徐建元.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居舍, 2020(29):18+161-162.

[3] 张可法. 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2021.

[4] 黄维.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建筑与装饰,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