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措施

薛书怀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防排水设计是高速铁路隧道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如若发生渗漏水问题于隧道之中,就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不仅如此,还会降低通风系统和隧道照明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隧道使用的时间。基于此,笔者针对于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措施

高速铁路的修建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单单会涉及沿海地带、平原地区,还包括山岭等复杂地势,在其土建工程中,隧道工程占有较大比例,而对于铁路建设来说,隧道防水问题一直都是较为难处理的问题。为此,在实际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工作,保障其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高速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要点、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完善措施两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要点

针对于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要点,笔者整理了三点,分别是:堵防水设计、截防水设计、排水设计,本章将一一进行论述。

(一)堵防水设计

当隧道需要经过各种复杂地势地形时,包括:水田、湿地、井、泉、高压、洞顶时,需要应用堵的方法,将隧道中可能流出地下水的通路进行堵防,避免隧道中流出大量的地下水。当围岩存在较多裂缝或者是岩体破碎时,将单液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压入隧道之中,能够有效对围岩进行加固,避免发生渗漏。通过使用化学浆液或者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来处理局部水量较大的情况,对胶凝时间进行优化,避免出现浆液流散的情况。在应用堵防水设计后,在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都不需要施作抗水压二次衬砌于隧道中。按照隧道的实际埋深,经过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注浆堵水方法较为适用。如若隧道埋深大于50米时,可以应用洞内帷幕注浆,如隧道埋深小于50m时,可以应用地表注浆[1]

(二)截防水设计

在实施开展明洞法隧道施工,或者是隧道埋深较浅时,可以采用截的方法。填平夯实影响隧道范围内洞顶的各种易积水地段,包括:洞穴、坑洼等,排水至不会影响到隧道的范围之外。当排水渠或灌溉渠上穿于隧道顶部的时候,要将它们进行改移,直到不会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如若不得不经过洞顶,要尽可能的正交于隧道轴线,确保使用的防渗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在修建隧道时,如若采用明洞法,可以实施排水层和双层隔水层于洞顶回填体内,截住并排走渗入回填体内的水[2]

(三)排水设计

无论是隧道围岩,还是地下水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靠截或者是堵,难以实现隧道表面无水的效果。除此之外,季节的不同,地下水流向以及水量会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情况并不能确定运营期间的地下水实际情况,为此,注重排水设计工作,做好系统和设计排水设施尤为关键[3]

二、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完善措施

针对于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完善措施,笔者整理了三点,分别是:可维护性防排水的要求、分区防水的设计、完善注浆防水的措施,本章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可维护性防排水的要求

便于维修、养护等是隧道防排水系统中的优点。无论使用的防水措施是哪一种类型,都难以对工程运行过程中功能的良性循环进行保障,但是如若在隧道中,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存在于防排水系统之中,就能够第一时间维护隧道,确保隧道工程能够正常且顺利地运行。在隧道中,具有可维护性的防排水系统大体彰显在两方面:一方面,施工图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容易丧失系统的功能,便于开展事后的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在隧道施工完毕后,便于开展更换工作、疏通工作以及维修工作。要确保隧道中拥有通畅的排水系统以及周密的防水层保护。泥沙和异物不会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行。衬砌存在渗漏后,会大大提高封堵发生的概率,可以对渗漏源进行及时的寻找和定位。更换各种结合部的构造,包括:施工缝、变形缝等较为容易[4]

(二)分区防水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修建高速铁路隧道的位置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无法自然排除隧道周围的地下水,通常会在隧道的横断面使用防水层进行包裹。为防止渗水穿过防水层,沿着隧道纵向方向流出,分区防水技术得到了引进和使用。主要是在防水层上,通过对止水条带的使用,进行粘贴,而后展开浇筑混凝土的工作。由于混凝土的刚度性能良好,即使有渗水存在于衬砌段背后,也不会随意流淌。如若在隧道的一个防水分区中,存在防水效果较好的衬砌混凝土,即使有损失出现于防水层之中,也不会发生渗漏情况,能够对隧道渗水问题进行了有效控制和处理[5]

在施工使用止水条时,通常会选择塑料条,且需要呈现几何线状才能够使用,主要是对隧道渗水随意流淌问题进行有效阻止和处理,凸楞状为此条带的横断面形状。实际开展隧道施工期间,在防水板上,通过结合热合法和冷粘法将其固定,而后能够紧密结合止水条和防水板[6]。在完成浇筑衬砌混凝土工作后,混凝土之中会埋入止水条,并存在一个防水分区与止水带之间。在隧道中,环向施工缝是渗透出现的主要位置,为此,一般情况下,在在环向施工缝量测0.5米区域中会固定凸楞状的止水条。在隧道工程中,通常会使用50毫米高度,10毫米宽度的止水条。

虽然针对于防水板和衬砌混凝土之间的纵向窜流,分区防水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减少隧道出现漏水、渗水的次数,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按照现阶段的方案设计,防水板中会穿过分区中的渗水,如若排水管道不存在,在防水板和衬砌之间,就会不断聚集渗水,从而增加水压。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存在渗漏于衬砌段之中。为此,需要设置一个朝下的排水管于衬砌段之中。第二,主要是在铺设完毕的防水板上安装分区防水的止水条带。由于隧道中,存在着较为恶劣的施工环境和条件,无论是使用热合法,还是冷粘法,都难以加强施工效果。为此,需要工厂化安装止水条、止水带。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保障止水带位置的精准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完善注浆防水的措施

现阶段,隧道二次衬砌是结合泵送混凝土和用整体式衬砌台车展开施工,这种方法虽然使用广泛,但是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

1.在实施混凝土泵送期间,要严格控制坍落度,适宜区间为11-18厘米,从而确保混凝土良好的流动性。2.在实际展开台车模板工作就位之前,即使对水平施工缝隙进行了处理和解决,但是由于施工空间较小,浇筑混凝土的速度较快,难以对设计要求进行满足,不仅如此,施工缝上部存在交叉的骨料下沉密度,难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匀称性。想要确保结构拥有较好的防水能力,在成衬砌完成后,需要对薄弱处进行注浆,堵塞渗漏通道,从而加强混凝土的密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单单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还有高度重视防水工程的质量,从而保障工程施工作业整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辉. 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优化措施[J]. 山西建筑,2015,41(7):161-163.

[2]张慧玲.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J]. 铁道标准设计,2010(1):139-142.

[3]孔晓楠. 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优化措施[J]. 工业B,2015,0(34):143.

[4]刘继强. 温福铁路某长大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J]. 铁道标准设计,2007(5):80-83.

[5]殷伟. 寒区普速单线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防冻排水设计与施工[J]. 北方交通,2019(5):75-79.

[6]高祁. 高速铁路矿山法隧道防水施工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 四川水泥,2020(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