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远程居家办公的现实研究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疫情背景下远程居家办公的现实研究与展望

段秀浈

330822XXXXXXXX6626

摘要:自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远程办公(Telecommuting)成为各大企业、组织用来度过这一非常时期的应对手段。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到来,远程办公在实践领域势必将会持续发挥作用。相较于西方国家较早开始的远程办公,国内企业在这一管理实践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仍显不足。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梳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类型在远程居家办公中的现状;进一步探讨远程居家办公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于其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居家办公;组织绩效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阻断病毒有效传播,国内积极推进封锁和防控政策,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居家办公不再是企业的一项福利,而转变为一门必修课。事实上,针对远程办公的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由来已久。世界薪酬协会(World at Work,WAW)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已有约80%的组织提供诸如非全日制工作形式、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形式的弹性工作制。而微软在2021年3月发布的Work Trend Index 中也明确显示,有超过七成的员工希望公司能够继续提供远程居家办公的工作方式选项。《经济学人》在20211030期财经版块刊登的文章中提到“睡衣革命(The pyjama revolution)”一词,正是说明了在西方发达国家,远程居家办公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本文则将关注点转向国内,一起来探讨疫情时代下远程办公的现状与未来。

一、从招聘数据看远程办公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显示,远程居家办公在求职者中呼声很高,疫情后更是呈现白热化趋势。其中,互联网行业、数字化和单体化产业、知识型的行业占据主力位置。

高达70%的求职者在当下环境中更多地关注招聘信息中提及远程居家办公的部分,80%的求职者偏好于能够远程办公的职位机会,90%的求职者希望自己所在公司因疫情封控的远程居家办公举措能够常态化。其中28%的求职者希望一周能够拥有2-3天的远程居家办公时间,用以平衡工作与生活。

聚焦到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位特征上,会发现在一级行业当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相关招聘职位高达40%以上;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金融业紧随其后;而农林牧渔和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则相对较少招聘可以提供远程办公机会的岗位。在二级行业当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遥遥领先,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则位列第二,保持在8%-9%的职位招聘占比。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虽然远程居家办公的普及化是大势所趋,但这与行业类别仍有非常大的关系。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伴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在客服行业与主播行业,远程居家办公的人数占比极高。以客服为例,许多上海的电商企业,因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客服岗位忠诚度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多选择山东、河南等城市的外包客服团队进行业务支持,而在企业内部只设置客服主管或者客服经理的岗位,来管理远程办公的客服团队,也能达到很好的工作效果。再谈到这两年大热门的主播、达人等,大部分企业也都选择兼职或者远程办公等方式进行招聘和用工。主播们只需要在家中设置好场景,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和办公室一样效果的直播。甚至对于一些专业的直播机构,本身就不需要与品牌方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场所。

那么从发布远程居家办公的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作为国家经济重心,因互联网创新、电商经济发展等因素,更早和更多的释放此类职位机会。2019年,东部地区发布了超过60%的远程居家办公职位,虽然这一数字在2020年下降至50%,但在2021年伴随着疫情管理的原因,这一数字回升到了58%。与之相比,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位发布数上占比较小,但在疫情后也有一定比例的上升。从城市维度,北上广深作为超一线城市,是真正的远程办公职位招聘市场的主力军。但不要忽视的是,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招聘远程居家办公职位的主力军,这些岗位创造出的工作机会却是面对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从这一层面上说,远程居家办公带来的职位联动,是远比我们想象或者数据呈现出的结果更为客观的。

此外,我们还关注到,除了类似客服这样的特殊职位,远程居家办公职位较多集中在薪酬较高的职位上,因为这些职位更多倾向于脑力劳动和智力输出,对于人是否到场的限制不高。但与我们预期不太一样的是,远程居家办公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学历的限制则不明显。

二、远程办公的优劣与局限性分析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远程居家办公的灵活弹性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公司在租赁写字楼、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支出上有一定节省,还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活动的灵活性来培养组织适应社会多变性的能力;另一方面,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员工花费在通勤路上的时间非常多,这部分时间在远程居家办公中可以更优地利用,比如通过这段时间更多地完成工作,或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锻炼,休息,照顾家庭等。可以说远程居家办公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当然,一直以来,公司和管理层在是否推行常态化远程居家办公问题上最大的顾虑在于,远程居家办公是否会降低员工的投入度,难以控制员工绩效表现和产出,进而为公司创造更少的价值。实际上,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远程居家办公不但不会降低员工工作效率,反而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员工离职率,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携程和斯坦福大学合作进行的远程居家办公实验(Bloom et al., 2015)。研究者发现,在实验中的携程呼叫中心员工,远程居家办公的工作效率反倒提升了,离职率也降低了。正如前面提到的,节约下来的通勤时间里,员工可以有更好休息、吃饭、睡眠、上厕所都可以在更自在的环境中进行,还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远程居家办公意味着在地理位置和距离上对工作的限制不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首先,在中国存在东西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东部等发达地区用工需求大,招聘难,用工成本高,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就业难,失业率高等问题。远程居家办公的模式,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东部企业的人力成本。偏远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也能够避免社会出现更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其次,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高房价买房难,交通拥堵上班久,事业家庭难以平衡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远程居家办公得到一定缓解。同时我们还关注到,正是这种用工形式的多样化,让更多女性能够不用因为家庭压力而退出职场,让在都市奋斗的年轻人们不用因为每天挤早晚高峰地铁而陷入崩溃,让夫妻之间不用因为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等问题而频繁争吵。可以说远程居家办公创造了人与工作关系的新形式,赋予劳动者更多的自由分配时间的权利。

基于以上的分析,远程居家办公似乎应当被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但回归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不是疫情这一不可抗力催生出如此多企业的远程居家办公,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愿意主动采用这一形式的企业非常少。这也就说明了远程居家办公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首先,如前文在行业类别中的分析,经济社会生产活动中是存在着大量无法线上或远程完成的工作的,诸如建筑工人、交通运输司机、机器设备操作工人、医生护士等,都是需要直接与人或物面对面接触才能进行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测算发现,单单因为工作内容和性质原因,美国就有63%的工作无法转为远程居家办公(Dingel and Neiman, 2020)。可以想象,这一数据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会更高。

那么在能够通过远程居家办公解决问题的企业当中,也存在多重阻碍远程居家办公的推行和普及的因素。第一,信息不同步,原本在办公室只需要面对面沟通的一件事情,在远程办公环境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电话或其他线上工具对接,而在对接过程中,因为缺少必要的背景和决策信息,经常造成信息不同步的情况,给员工带来不够清晰的任务目标。第二,隐形管理成本上升,通过线上开展的会议和培训,很难追踪每位成员的投入程度和实际效果。很多同事在家办公期间不愿意开摄像头开会,人数较多的线上会议基本不发言等,都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新型办公模式也需要员工积极调整心态来学习和适应。远程办公催生出的线上签约、线上办理入离职、线上审批流程等对于一些基础员工仍有一定难度,可以说这也是对管理工作者尤其是HR出的一道考题。

第三,在中国这样重视人情文化的社会中,远程居家办公缺少社交氛围,同事之间缺少交流。远程办公状态下,新员工很难快速找到归属感,与身边的同事都只能做网友,这使得团队容易缺乏凝聚力,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上相互扯皮。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如何制定激励的绩效目标,如何协调各方员工利益,都需要比线下办公付出更多思考和智慧。

三、远程办公的未来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远程办公为各方带来的切实利益。从企业维度,远程居家办公可以节约租赁办公室的成本,增加企业组织管理的灵活性来帮助企业在面对负面冲击时有足够的韧性应对等许多方面的好处。虽然许多企业选择远程居家办公的初心可能是被迫应对疫情封控与隔离,但伴随着实践探索的推进,企业在日常管理运行、团队协同工作、绩效考核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支持、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都将慢慢找到了平衡点。员工从刚开始难以适应独自无监督都工作模式中逐步学习如何使用在线文档协同,如何进行在线会议沟通等新型工作方式,他们还可以从长时间通勤中得到解放,拥有更充足更灵活的时间来平衡工作与生活。许多员工甚至开始在家中营造出适合办公的独立空间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投入。当社会认知、员工心态、企业管理等多维度都熟悉和适应远程居家办公模式后,这一新型办公方式无疑会更多地凸显自身优势,跨越多重障碍,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远程居家办公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疫情大环境下就业的部分问题,增加了各大经济主体和劳动者应对负面冲击的能力和韧性空间。线上电子签约模式的推广及其法律效力的认定,也帮助了企业能够在封控期间开展招聘工作来满足用工需求。远程居家办公因其无需考虑地理位置的限制性,增加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也使得就业形式更加灵活。远程居家办公,意味着私人交通将会更少的使用,这可能有助于低碳减排政策的实施,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而对于一些在现阶段较难实现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业,比如餐饮工作者、家政工作人员、建筑工人等,学历要求低、工资收入少、体力劳动为主的弱势群体,在面对疫情冲击时应对能力较差的,政府和企业都应当给予一定的收入来保障其基本生活。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也应乘势而为鼓励新型产业的推进发展,创造出更多可以弹性工作、灵活用工、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业发展机会,为劳动者提供对应的培训和实践指导,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下数字化时代招聘和用工的新要求、新趋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我们谈论推广远程居家办公的时候,不是指取缔线下办公,这就和互联网线上购物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购物是一个道理,相反地,我们希望线上线下工作可以充分联动,发挥各自的优势。莫怡青和李力行(2022)的研究中发现外卖平台的兴起很好地带动了信息金融信息、人力资源和科研等行业的创新创业,并且促进了市场的个体化与细分化,这与零工经济背景下工作多元化和灵活化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平台经济的大力崛起拓宽了零工经济的应用场景,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就业用工形态,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变革。

从更深刻与长远的角度来看,远程居家办公改变的不仅仅是上班的地点,它背后反应的正是数字化时代的大势所趋。在新时代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都需要顺势转型升级。而疫情催生的远程居家办公恰恰是一块敲门砖,让企业在这一实践中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转经营。可以说,在疫情中被淘汰的许多企业,正是因为没办法快速转型,在新常态中找到更高效的管理模式。相反地,也有许多企业很好的抓住了机会,顺势而为,走上新的台阶。比如受疫情影响巨大的一些餐饮业,早期转型成配送预制菜,不仅解决了许多社会需求,也帮助企业在困难时期存活下来。

对于那些跨国跨区企业而言,远程、多区域、多时区办公本就是常态化,如何更好的结合多种办公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个课题。

于个人而言,远程居家办公把劳动者从长时间通勤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更大的弹性空间来平衡工作与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租金居高不下,大部分上班族只能在较偏远的地方居住,也就不得不忍受长时间通勤。根据《2021中国主要城市通勤检测报告》,上海“打工人”每日上班的通勤时间高达80分钟,其实对于刚到上海打拼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数字还要更高。现在这些工作可以利用远程居家办公的方式实现,那么大家在居住地选择和作息时间上将具备更大的选择自由度,也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

当然,正如前文我们提到的,远程居家办公也存在一系列挑战。比如从原本的八小时工作变成了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不知道哪一刻领导会突然派发任务,深夜依然在开会,作息颠倒不规律等。因此,比起完全的远程居家办公,我认为远程与线下办公相结合将会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需要企业管理者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来不断完善。正如我们从疫情快快过去吧的满怀希望,到逐渐适应被抗原和核酸叫醒的“新常态”;从百无聊赖的在沙发上躺一天吧的居家生活,到开始规划一日三餐、读完年头买的书籍、慢慢找回生活的节奏。远程居家办公普及的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Bloom, Nicholas, James Liang, John Roberts, and Zhichun Jenny Ying. 2015. “Does Working from Home Work?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Experi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0 (1): 165–218.

[2]Dingel, Jonathan I., and Brent Neiman. 2020. “How Many Jobs Can Be Done at Hom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89 (September): 104235.

[3]孙健敏,崔兆宁,宋萌.(2020).弹性工作制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37(9),69-86.

[4]莫怡青,李力行.(2022).“零工经济对创业的影响——以外卖平台的兴起为例.” 管理世界.

[5]孙云飞.(2021).我国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立法保障若干问题研究.社会科学Ⅰ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