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孙晶晶

佳木斯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水平越来越高。针对在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生态环境却逐步恶化这一现状,人民群众开始对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加以重视和关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还能够促进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更好地共荣共生。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受到人们的加倍关注,特别是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发展形式,即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环保,与自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重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绿色植物的合理安排,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减少城市温室效应影响,净化城市空气,而且绿色植被还能美化城市的风景,也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具有艺术感,有效地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目前,生态城市的概念在国际上未形成统一定义。最早的生态城市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随后不同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也给出自己的理解。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人与“住所”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将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杨保军教授给出的定义是运用生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他学者从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社会学及地域空间层面对生态城市给出相应的解读。综合相关见解可发现,生态城市最根本、最核心的思想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保证城市在发展中的整体性、健康性及复合性,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化[1]。
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将城市生态系统作为规划的对象,来实现协调城市社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及保护环境的目标,利用生态学、系统科学及规划学等确定最科学的生态位,完善生态城市建设体系,提出构建并优化生态城市相关的规划设计方案。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利用能量、信息及物质资源,对城市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目标。生态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工作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具有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三点。第一点,具有复杂性。生态城市本身,融合的因素比较多,像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因素和经济因素等,所以相关的规划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做好不同影响因素的协调处理工作。第二点,树立正确的观念。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是建设城市,还是要建设物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的城市。相关的规划人员,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三点,区域性较强。生态城市的概念里包括城乡结合的概念,所以在进行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考虑更大的区域,将不同地域空间规划进来,立足于整体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的规划人员,应该将关注点转移到更大范围的区域及流域,确保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具体措施
3.1重视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包含多个部分,而绿化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建设同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中一个基础性工作。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建设绿色城市,可以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性,进而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具体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要将绿化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增加城市中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同时在规划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将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城市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的城市情况选择合适的绿化建设,同时要加强各个城市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建设。具体绿化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要明确该城市中绿地系统的范围,采用合理的措施优化城市的绿化结构。其二,对城市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增强他们爱护环境、爱护绿植的意识。其三,增加植物种植面积,根据城市具体气候选择适宜的绿植,建设绿色家园。
3.2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生态建筑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生态建筑的施工技术也以生态化、无污染为主,从而能够建设出舒适、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建筑,进而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建筑除了需要充分与外界环境融合之外,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创造的有利条件,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的舒适度,同时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一些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在原有的地区进行改造并不断向周边区域进行延伸。生态建筑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利用生态建筑技术对原有城市的建筑进行改造时,在原有建筑的特点之上,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建筑改造之后,还需要利用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在建设新城区的过程中,多使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并加强水资源管道的建设,加强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3加强城市生态评价
在城市规划中除了上述的组成部分外,城市生态评价也是其中一部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做好城市生态评价,可以有助于提高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把控,让相关的规划设计人员、城市建设人员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进而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发展方案。在城市生态评价中,一定要提高评价质量,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为此可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在进行生态评价时严格根据这个评价体系与标准进行。合理的城市生态评价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能够让城市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更符合当前城市发展需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和谐发展。
3.4加强绿色交通规划
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城市交通行业就是其中一种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车辆,车辆一多,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对城市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将交通纳入其中,做好绿色交通规划,在此过程中可以建设一个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行体系,保证交通网点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提高公共交通效率,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做好人民群众宣传工作,增强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让他们在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5人口容量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的人口容量规划设计中,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市的交通、设施、空间布局、产业和人口碳排放量等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分配城市土地资源、规划好城市布局,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结束语
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更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存,已逐步成为各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新方向。我国目前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生态城建设在理论体系和实践上并不成熟,针对这一现状,需在今后城市发展中逐一甄别、调整并解决,在借鉴已有生态城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具体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乔稳.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0):116-117.
[2]邬冠照.新时期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14):120+123.
[3]许若翊.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河南科技,2020(0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