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分析

张昊东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00 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ICU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在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3—2021.9,样本共计64例,用完全抽样法作分组处理,分为常规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基于常规组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心理干预,观察和比较组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组间心理状态干预前类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8.07±0.91)分、HAMD评分(12.05±0.78)分均比常规组要低(P<0.05)。观察组的总住院时间(18.21±4.13)d、ICU住院时间(3.61±0.59)d相比常规组均要短(P<0.05)。结论:对病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ICU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干预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焦虑;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患者胰腺分泌系统因酗酒、胆管疾病等多种因素发生异常,胰液分泌量增多、胰酶激活,引发胰腺出现自身消化[1]。临床治疗可稳定病情,但患者病发后易受到疾病、认知水平、治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负性心理情绪,对其生理功能会构成干扰,进而影响预后[2]。因此,在ICU治疗中施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影响生理指标稳定性因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对病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以基于ICU护理的心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3—2021.9,样本共计64例,用完全抽样法作分组处理,观察组(32例)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阈值在27-68岁,均值(47.52±5.41)岁。常规组(32例)男女比例为18:14,年龄阈值在28-69岁,均值(48.47±5.36)岁。组间基线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①病情监测:监测本组所纳入对象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及液体出入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②环境护理:维护ICU病区环境,调控湿度、光线与温度。③用药护理:监测药物输注情况,调节输注速度。叮嘱患者相关药物的用药频率与剂量。针对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药物。④饮食护理:对可进餐患者,予以流质食物。对无法自主进餐者根据病情与体质予以鼻饲或体外营养支持。

基于常规组,观察组予以纳入对象心理干预,通过行为观察或交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心态及心理需求,在交谈中可说明其病情现状、治疗流程等。对担心病情者,可借助多媒体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纠正其认知存在的误区,并采取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其不安等负性心理。同时,采取安抚、鼓励等方式调节患者情绪,可结合轻音乐,营造舒适环境,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还可教授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对交流不便者,可采取肢体语言、眼神等形式安抚患者,予以其心理支持。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于干预前后评测,用HAMA量表、HAMD量表,评测结果越低判定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6.0计算,计量资料表述:(),由t检验。有差异判定:P<0.05。

2结果

2.1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前分值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测纳入项目均更低,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

组别

n

HAMA

HAM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2

24.57±2.71

8.07±0.91

23.21±1.23

12.05±0.78

常规组

32

24.73±2.54

14.47±1.62

23.46±1.29

16.54±0.31

t

--

0.244

19.484

0.793

30.261

P

--

0.808

0.000

0.431

0.000

2.2临床相关指标

常规组的值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d)

组别

n

总住院时间

ICU住院时间

观察组

32

18.21±4.13

3.61±0.59

常规组

32

21.36±3.69

5.44±1.29

t

--

3.217

7.298

P

--

0.002

0.000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明确,内分泌障碍、胆管疾病、暴饮暴食等因素均为引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该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黄疸、反胃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3]。ICU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但患者容易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当患者心态波动较大时会导致其依从性降低,增加治疗难度。因此,运用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态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组间干预前心理状态类似(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评测项目均更低(P<0.05)。临床相关指标比对,观察组的值均更低(P<0.05),原因分析为:心理干预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性,将其与基础护理相结合,对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其心态、依从性均有积极影响。如在实施心理干预时播放音乐,可营造舒适环境,提高患者接受度,为心理干预的展开提供支持。针对不同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成因采取多样性疏导方式,如安抚、心理暗示等,可使患者获取心理支持,进而改善其心态。此外,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可逐一消除影响患者心态的因素,避免患者因疾病发展未知性等因素加重负性心理。

综上,基于ICU护理,对病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对减轻其负性心理有显著效果,可促使住院时间缩短,临床应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婉婷.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价值分析及睡眠影响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 8(8):1454-1455.

[2]赵福菊,韩晓萍. 心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J]. 系统医学,2021,6(03):196-198.

[3]蔡碧华,王磊,覃兰否,等.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强化干预对HAMA、HAMD及SF-36评分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15):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