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连城市特色的绿道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基于大连城市特色的绿道建设

石琳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空间减少,现有的块状绿地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绿道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线性空间所提供的多样性活动方式,改善了居民的活动需求。绿道的建设,不应该只是生硬的将功能赋予其中,更要与城市特色、绿地系统、路网结构等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本文以大连绿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连城市特色,建设半山慢道绿道系统,全力打造成为大连市一张全新且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

关键词:绿道、半山慢道、城市特色

一、我国城市绿道的发展现状

绿道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作为线型绿色开敞空间,绿道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并设置可供步行者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线路。

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积极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绿道。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设绿道8万余公里。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案例,将绿道建设真正融入到城市环境、城市生活中去,结合城市特色,打造一条别具魅力的绿道,如福州的“福道”,福州又名“榕城”,以山水相宜闻名。2017年底,一条全长19公里,串联起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及金牛山公园的全钢结构悬空城市森林步道“福道”出现了,在森林中穿梭、在树冠上行走,让福州市民有了别样体验。

二、大连城市绿道的发展进程

大连是一座建在丘陵上的城市,也是一座建在海边的城市。青山与大海是大连人无论何时都抹不去的记忆,亲山近海,拥抱自然,也成为大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市民都喜欢走出家门不远,就能远离尘嚣置身山林之间,站在山上尽情欣赏大连。大连先后揽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双重荣誉的美丽海滨城市,建设“滨海森林城市,生态绿色大连”也是大连绿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大连市的绿道网络建设并没有生搬硬套其他城市的经验,而是将现有没有利用上的山林绿地进行合理利用,使其真正变成城市休闲公园,并在此背景下把整个健身步道以及南部山体整合起来,作为一个项目形成了覆盖中西沙三区的大连城市绿道网络系统,同时按照“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便利化”原则,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2008年开始,大连市通过加强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全面建设登山路径、休闲山体公园以及滨海景观道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引进绿道概念,先后新建了集森林防火通道、登山路径和山上看大连为一体的健身路径37处、长达125公里。一条条蜿蜒于山间溪谷、逶迤于森林花丛的俊美路径,让市民在健身休闲的同时,呼吸着远离都市尘埃的清新空气,享受着海风拂面带来的恬静温馨。

2014至2015年,大连市对健身绿道网进行全面升级,对一些尚未打通的关键点疏通连接,进一步完善功能,增加出入连接口、增加各种服务设施、完善标志标牌系统,形成集森林防火通道、登山健身和观景休闲为一体的健身路径约为186公里,最终形成由城市主次干绿道—登山路径—城市公园景点—滨海景观道—市政景观路全面联结而成的城市绿道网络,全长达259公里,覆盖近72平方公里。

绿道网络建成后,大连的徒步群不断增加,每当周末,各种邀约各种集会变身休闲徒步。有人成为绿道上的文化常客,有人当起了宣传大连的文明使者。绿道的出现,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带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一种文明的意识。

三、基于大连城市特色的绿道系统——半山慢道

1.大连现状绿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各山体公园内部的绿道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

(2)城市内绿道网络发达,但是未成环路,缺乏统一的标识系统;

(3)现有山体公园和绿道方便了周边居民使用,但是面对外来游客,或是市内其他区域的居民,知名度不高。

2.半山慢道理念的提出

《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中提出“生态优先、美丽大连”的战略,提出:建设包括沿湾活力绿道、环山运动绿道、滨河漫步绿道、进山休闲绿道在内的4类绿道,连通各级公园,形成“可呼吸的绿色城区”。其中,环山运动绿道(步行为主)是指贯彻生态化理念、利用现状登山路径、森林防火通道等,串联山体公园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沿湾活力绿道(滨海路)是指利用滨海路,连通沙滩浴场、公园等滨海开敞空间。

半山慢道的设计理念,就是在现有城市绿道网络基础上,规划一条环路,满足揽山瞰海休闲游览的需求,串联周边景观资源,打通断点,连通山体公园内的登山路径,通过统一公园入口、沿线标识等手法,形成一条连通山海的慢道,使游人能够沿着半山慢道,领略城市的无限风光。

3.半山慢道的环路选线

大连市南部中心城区是典型的山海格局,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山体公园和滨海公园,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公园的入口连接起来,避开周边不良景观要素,最终形成半山慢道的环路选线。连接路线为:滨海西路-滨海中路-滨海北路-林海路-迎宾路-山峦街-炮台山公园-中南路-植物园-南山健身公园-葵丰路-松鹤园-宪立公园-烈士山健身路径-文苑广场-白云山山体公园-森林动物园,线路总长约42公里。

通过对现状的勘查,将半山慢道环路选线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滨海路路段、防火通道路段、山体公园登山路径、借用市政路人行道路段以及跨越市政路斑马线节点。

现状山体公园登山路径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未能全线贯通,需要借助部分市政路沿线人行步道以及跨越部分市政路斑马线,才能形成闭合环路。

(1)滨海路路段

大连滨海路位于大连市南部海滨,是大连风景最好的观光道路,被划为国家重点名胜区。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驱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一边是长满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峦和盛开着火红杜鹃的山麓,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态的礁石岛屿,沿途美不胜收。

将滨海路路段纳入到半山慢道的环路选线中,充分利用了南部海滨资源,展现了大连市独特的山海格局。滨海路景观现状情况良好,需在重要节点上增加统一的标识系统。 

(2)防火通道路段

防火通道以人行为主,禁社会车辆通行,沿路增加标识系统。

(3)山体公园登山路径

现状山体公园入口景观缺乏精致性,且标识不明显,周边绿化养护标注较低,需要加强入口的景观吸引性的同时,将半山慢道的标识体系融入到各个公园标识内。

(4)借用市政路人行道路段以及跨越市政路斑马线位置

增加地面引导性标识,并在沿路有绿化空间的位置,增加立体标识。

(5)跨越市政路斑马线节点

跨越市政路的位置,大多借助了现有的人行斑马线,需要在斑马线上及两端增加导引性标识。

四、结语

充分利用大连市独具特色的山海格局,在半山处,为市民及游人建设一条休

闲慢步道,既能领略山景,又能远眺海景,使城市绝美的游览胜地。此外,作为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也为城市新增一张宣传名片,提升城市品牌效应。

时间流转在一方城中,

移步易景,细读此境,

拥山、揽海、望岛,

我们在大连将四季连缀成诗。

参考文献

[1]丁文清.城市绿道景观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张菲菲,苑继红.基于城市绿道理论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绿道建设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5(08):100-101.

[3] 田逢军,沙润,王芳,刘佳雪.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以上海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