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设计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配管设计的质量控制

刘新艳

132926197802055827

[摘要]本文对配管专业设计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汇总,在配管设计文件的评定制度、配管专业质量控制程序、PDMS建模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专业性、实操性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对核工业工程设计领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或指导。

[关键词]核工业  配管设计  质量控制  专业性  实操性 

1  质量概述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专家对质量都有独特的解释。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把质量概括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ISO9000曾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通常,质量管理工作中分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质量保证”目的在于“提供信心”,能够让相关方确信其能满足要求,同时通过提供证据表明其能满足要求。质量保证“提供信心”包括两个方面:对组织外部的相关方提供可满足要求的信心以及对组织内部高层和组织内其它人员提供可满足要求的信心。

“质量控制”是监控具体结果以确认符合相关要求,制定相关措施消除不满意。主要是事后的质量检验类活动为主,默认错误是允许的,期望发现并找出错误。

质量保证主要是事先的质量保证类活动,以预防为主,期望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配管设计中,因设计量大而繁琐,内部、外部协调界面多等因素,使得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质量控制措施强化质量控制,以达到提高配管设计质量的目的。

2  配管设计文件的评定制度

2.1 配管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

配管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要求贯穿于设计文件校审工作的全过程。配管各级校审人员在校审过程中,严格执行《配管专业校审细则》及《设计文件校审修正色标规定》。

配管各级校审人员在校审过程中,对设计中间文件和设计成品文件中的错误按技术性错误、一般性错误、图面错误进行分类。

2.1.1 技术性错误

技术性错误是指由于设计中的错误而造成订货、施工(制造)、生产、检修等方面较大的困难、造成设计较大的返工、或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的经济损失;

2.1.2 一般性错误

一般性错误是指在设计的局部细节上存在错误,但对订货、施工(制造)、生产、检修、安全无重大影响;

2.1.3 图面错误

图面错误是指制图技术、文件编制质量较差,但不影响施工。

各级校审人员根据设计文件中错误的种类和数量对下一级人员的设计文件质量进行评定,制定评定表。

校审人员将对设计文件的评定结论填入《设计文件校审记录》中。

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校审记录》修改后的设计文件、经校审人员检查,确定已按校审意见修改,设计文件即可评为合格,否则将被评为不合格。同时,设计文件质量评定结果是对各级设计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2.2 配管设计质量分析报告

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根据配管《设计文件校审记录》、施工(制造)中提出的变更文件、试运投产记录以及项目回访报告等,由配管设计专业负责人对在配管设计、施工(制造)、开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提出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分析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质量状况概述;

2)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原因分析;

4)应吸取的教训。

配管设计质量分析报告由配管专业组留存。并组织全体设计人员进行配管设计质量剖析会,作为业务学习、培训的一种形式。

3  质量控制程序

根据以往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制定了配管设计质量控制过程表,应用于项目的总体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详细工程设计配管设计工程文件的质量控制中,用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设计质量。

配管设计统一规定和设备布置图是配管设计的核心内容,尤其针对设备布置图,制作阶段质量控制表格。配管质量控制不限于此。

4  PDMS建模质量控制

三维模型作为配管设计工作内容的主体,在设计过程中举足轻重,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4.1 设备数据输入和修改

在具备设备装配图或工程图,设备布置图,平台楼梯布置图的前提下,建立设备模型。

建立设备模型所需的尺寸和数据在所涉及的图纸上用黄色荧光笔做出标记,以备检查和核对下一版设备图纸的修改。

每一版设备模型的管口报告同对应版次的设备图纸一起保存。

在一台设备图纸会签后,将设备模型中对应设备的批准状态改为批准。

当设备模型中所有设备图纸会签后,模型应被锁定不再修改。

4.2 配管数据输入和修改

在在具备最新版流程图、管道表,管道材料等级表,框架模型,设备模型的前提下,建立管道模型。

用黄色荧光笔在工艺流程图上标注已完成的内容,表示确认。

用红色荧光笔标注因故未完成的内容。并将此问题点以问题发现单的形式提出,并在图纸上注明发现单编号。问题发现单电子版放在服务器端,拷贝交给相应专业负责人。

对于条件变更或修改的情况,用红色签字笔在工艺流程图标明,并用云状线圈出,注明修改日期。

修改内容已修改完毕后用绿色荧光笔确认。

这样,设计过程在图纸上有了清晰明了的颜色体现,便于准确定位、查询、确认。

如果管线已经发出施工版单管图,它应该立即在模型中将其批准状态改为批准,模型中它将以亮绿色显示。

4.3 单管图检查和修改

1)在详细设计阶段至少应当抽出三个完整版次的单管图:

检查和注释版——用于配管工程师检查模型中管线的设计和材料,并在此版本上注释设计意见。

修改版——再次检查确认的版本,将包含”检查和注释版”上所有设计意见的修改和其后各种条件和设计的变化。可以有多个版次,每一次新版本发行时, 版次增加一位。

施工版——为现场施工发行的最终版本,包含前面版全部的修改意见和最终条件及设计的变化。

2)每次完整版单管图应在“配管模型完整性检查”、“数据库冲突检查”、“设计检查”以及“碰撞检查”后抽取,以保证单管图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3)修改版抽取前还应完成:

-所有”模型浏览”中注释的意见

-所有应力专业的意见(如果可能也应包括仪表,结构等相关专业的意见)

-完整的碰撞检查(包括所有可能的专业)和问题的修改

-清除所有附加物体

4)施工版单管图发行前还应检查:

-单管图上管线属性与最终版P&ID和管线表完全吻合

-所有属性分界显示正确(管道等级,保温类型等)

-所有专业都已经阅览和签署过的碰撞检查记录

-工艺用的放空和放净都已添加

-流向箭头的方向(至少一张图上有一个)

-管线的连接都被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

-所有在线仪表都已经包括并且位号正确

-所有”模型浏览”中注释的意见都已经体现

-用不报材料的逻辑管架表达管线穿孔的信息被正确表达

-单管图料表上各项材料描述正确

-料表长度合适,不能与其他信息重叠

-图面整齐,没有手工修改信息和其他错误信息

-螺栓和垫片在单管图料表上被正确统计

-对夹式管件在单管图料表上带出正确的加长螺栓

-安全阀的螺栓长度正确

-体现了所有应力专业的意见

-蒸汽管线的疏水线位置正确

-拆卸法兰及其位置(如果需要)

-安全和检修的问题

4.4 平面图的生成和标注

根据需要,设计人员建立平面图并标注,图面上数据信息由系统读出,不能手动修改数据。

4.5 问题记录和归档

建模中的问题用表记录,并及时落实及归档。

5  结语

通过配管质量控制措施,参与设计的人员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影响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上,防止已发生的设计错误在工程设计中重复出现,保证设计质量。

设计质量是一个设计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配管设计文件的评定制度、配管专业质量控制程序、PDMS建模质量控制是通过以往实践对配管专业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希望大家接受,并推广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小虎.炼油化工工艺管道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95-96.

[2]李卫东.建筑电气工程配管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 2021,19(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