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共线生产的清洁验证与清洁确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药品共线生产的清洁验证与清洁确认

李伟

宜都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443300

【摘要】做好制药生产中的清洁工作,能够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怎样对是否做到有效清洁进行验证,已经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围绕制药企业共线生产的产品,就其清洁情况进行验证,现就其具体思路作一剖析,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制药企业;共线生产;清洁验证


在实际生产药品时,每当完成一道生产工序后,便需要对所用设备实施清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预防可能出现的污染与交叉污染,为药品生产安全提供切实保障。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制药工业架构当中,清洁实际就是清洗已使用的设备,降低设备当中的各种残留物总量,使其不会对下批产品生产安全及质量造成影响。针对清洁验证而言,实际就是借助科学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设备,对其局部进行取样,然后检测,最后把检测结果对比于预先设定的标准,并依据已经制定且得到批准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使设备始终满足预定的清洁要求。本文就制药企业共线生产产品清洁验证思路探讨如下。

1 选择目标物

例如片剂产品,一般来讲,同一条生产线,许多产品的生产会共用部分或者全部设备,那么是否需要各产品均需做一次清洁验证?答案是。一般情况下,仅需在共线产品当中,将最难清洁的产品挑选出来,然后当作目标物便可。那么对于最难清洁的目标物而言,究竟该怎样选择?通常可借助如下指标来进行评价,即批投料量、毒性(LD50)、溶解性及清洁难易程度。把生产线所囊括的产品,依据上述指标开展综合评分,分值最高的便是目标物。

2 选择取样部位

在清洁验证过程中,怎样对取样部位进行合理选择,使所取样品更具代表性,始终是此项操作的难题。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最难清洁部位时,可将如下条件作为参照,即清洁剂难以清洁到的部位、死角、管径变化处、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及流速低、压力小的部位。

3 残留限度标准

在清洁验证过程中,明确残留限度尤为重要,同时还是一项尤为复杂的难题,但需要指出的是,若残留限度标准并不明确,便难以开展清洁验证。FDA所对应的清洁验证指南当中指出,其不会为清洁验证设定一个限度标准或者通用方法,因为产品、设备不同,残留限度要求也会存在差异。企业需要依据其产品及生产设备实况,制定规范、合理且科学的方法检验限度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对限度标准进行制定时,需要秉持如下原则:(1)百万分之一浓度限度,就是10ppm;(2)目视检查,实为限度标准的基本补充;(3)最低日治疗剂量的1/1000

3.1 残留物限度浓度10ppm

如果下批拟生产产品所对应的批量是Mkg),而上批产品所对应的残留物浓度最高是10ppm,也就是10mg/kg,那么残留物总量最大便是M×10×10-6=10Mmg);共用设备的总表面积和是Atotalcm2),那么残留在总表面的限度L便是10M/Atotalmg/cm2),基于安全层面来分析,与安全系数F相除,便能得到L=10M/Atotal×F)(mg/cm2),如果F值为10,那么L=M/Atotalmg/cm2=103M/Atotalμg/cm2)。一般来讲,设备所对应的内表面积为定值,如果批量值选择最小值,此时,便能得到表面残留物限度。

3.2 生物活性的限度

根据药物所对应的生物学活性数据,即参照最低日治疗剂量对残留限度予以明确,此乃制药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依据相关统计得知,个体差异达到1/1000的情况是没有的,这与GMP足够安全的理念相符。所以,此种方法对于高生物所对应的残留物限度明确尤为适用。

之所以要进行清洁,主要目的就是为A产品的生理作用不会在B产品中出现提供保障。依据MTDD对单位面积残留物限度进行计算的过程为:(1)把所囊罗的产品、设备列表,并且表当中需囊罗如下项目:最低日治疗剂量MTDDmg),各产品单个最小制剂量Uwg)与说明书当中每日允许使用的最大制剂数Dd,最小生产批量Mkg);(2)设备链当中表面积Atotalcm2);(3)取最小批量Mkg)。

4 检测方法

在对样品进行清洁验证时,比较常用的检验方法为HPLC法,在检验样品之前,通常需要开展方法学确认,确认内容为擦拭回收率、定量限、检测限及线性/范围,还需要考察棉签回收率及溶液稳定性。总有机碳(TOC)是现阶段清洁验证过程中所采用的较新颖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较之HPLC法,TOC法实为一种非专属性检验方法,具有无需考虑样品及摸索活性成分的因素,因而比较省事。在检测样品之前,需要开展定量限、检测限、线性/范围、擦拭回收率及精准度等方面的考察。

5 结语

综上,清洁验证以共线生产的产品为关注重点,诸如青霉素、头孢等高致敏性药品,以及类固醇、细胞毒素等高活性的药物,即便选用最强清洁方法也无法检出,所以需用专用设备。HPLC

法具有专属性,能够明确检测残留物;TOC法为非专属性,难以对检测残留物是何种成分予以明确,但其却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对于日常清洁监测及在线监测较为适用。

参考文献:

[1]王守斌, 肖传学, 黄雪红,等. 多品种共线的中药制剂清洁验证[J]. 中草药, 2016(10):1815-1819.

[2]周庆凯, 孙巍, 曹凤兰,等. 关于药品GMP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的探讨[J]. 海峡药学, 2018, 23(012):258-260.

[3]熊浪, 梁毅.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共线生产清洁验证关键点研究[J]. 现代制造, 2016, 000(03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