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职业素养的融合式医学免疫学金课的探索

/ 2

注重职业素养的融合式医学免疫学金课的探索

马志刚 韩雪 夏晓影 方芳 宋传旺

蚌埠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金课建设是高校面向教育现代化和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改革中,我们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和熟熟临床免疫学检验技能为教学目标,进行了线上线下融合式医学免疫学金课的探索。按照“两性一度”的课程建设要求,我们教研组“因人因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免疫学知识框架,锻炼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通过金课建设的探索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学生们在面对临床案例时,能提出创新性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思维、具备关爱人民健康的道德意识和熟练掌握服务社会卫生事业的免疫学检验技能。

关键词职业素养;金课;医学免疫;融合

受资助的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线上教学与思政教育在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编号:2020jyxm22)

项目名称:原发性肝癌检测试剂盒的改良及应用(编号:S202010367062)

职业素养融合式金课概述

1.1金课的特征

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要引导学生求真好问,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要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推动教育创新,实现教育强国梦。教育部长陈宝生曾经提出:金课是在增加学生“负担”方向上,提升对学生“两性一度”的锤炼,使教学形式更具趣味性、技术性和互动性;并使用更多能够令学生接受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还是本科教育,要深化本科生的培养。只有打好本科教育的基石,这样培养的研究生才能更有后劲。本科教育虽然重要,但前些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某些本科课程平淡无味,没有内涵。金课就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从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开始,延伸到教学形式,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形成“有味”的课程,使学生更能学到“一定深度”的知识,受到“一定挑战”的训练,获得更多体验,获到更多思维和“创新性”训练。

1.2开展融合式金课的必要

融合式金课就是五大金课类型之一,是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2020年上半年,我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教学也是经历了起伏。刚开始学生很喜欢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积极参与,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们参与线上教学的热情减少很多,乃至后来的线上考核也出现诸多问题。在2020年下半年,我国进入后新冠疫情时期,通过全国范围开展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这种融合式教学表现诸多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到高等校院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既保留课堂教学高效传递效率和良好师生互动,又表现出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有趣和实用等优势,是网络信息教育技术和线下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制订全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信息反馈及时,使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灵活、有趣,还可以身临其境,而且还能能锻炼每一位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我们教研室也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培养目标开展了融合式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探索。

1.3职业素养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做出诸多指示,明确医学人才教育在卫生和健康事业中的重大意义,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能否胜任医学岗位。可见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培养的人才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是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其培养的医学人才要符合医学岗位的要求,要能胜任一位医生、技师或护士等岗位责任。作为合格医学人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技能和服务水平,而其职业素养、人文关怀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亦是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描述的第二大核心素养。医务工作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性工作。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需要符合这一条件。也就是说,医学人才既要能够依据自身的能力对公共卫生事件和人民大众的健康给予专业的建议、应对措施和治疗方法,医学人才还要能够以职业道德出发点,能提供符合政府和患者自身条件的精神服务,要能够展示出高尚的职业素养,始终关怀病人心理健康需求,为社会主义健康事业无私奉献。

融合式金课探索过程

医学免疫学不仅包含了基础医学知识,还涉及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检测技术和诊断治疗方法等临床免疫学知识。这就造成了所讲述的知识点非常零散,同时有些知识点有一定深度,有的知识点需要前后知识的理解和串联,所以学生对免疫学理解能力薄弱,普遍感觉该学科很难。为了将医学免疫的重点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不强制地、“填鸭式”倒入学生脑海中,我们尝试通过金课的建设地手段让同学们更容易、更自觉地接受免疫学课程。于是我们考虑分步骤地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首先我们提出整合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教学的思路,重新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引入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然后采用全程、多方位监督的教学管理,以及融入典型的教学案例和拓展训练,以便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通过以上改革,我们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教学理念,以满足“两性一度”的标准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要求。

2.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革新

我们首先按照其职业需求有选择地筛选教学内容,例如我校有医学预防、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他们以后可能要进入公共卫生、疾病诊疗和病患护理等领域,我们在给予其设置基本的免疫学知识点外,再相应增加《免疫预防》或《超敏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章节;其次进行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大纲的修改,在上课前,我们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案例进行导学、思政育人,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和反馈。

2.2筹建线上教学平台。

为了在顺利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就必须建设资源丰富和功能多样的线上教学平台。为此,我们教研组分成三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平台。第一、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微课的录制,课件的优化和多资源整合。第二、我们设置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模块。为了进行师生、生生的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我们设置了讨论模块;为了进行课前导学、学生预习和复习,我们设置了自学模块;为了进行课堂测试,课后训练和课程的期末考核,我们设置了测试模块;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完成教学闭环,我们还搜集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建议和学习效果,我们设置了教学评价反馈模块。第三、我们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等要求,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搜集学生学习数据和教学反馈。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讨论题、教学案例、新闻事件,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动画演示,试题试卷库和教学调查问卷等。除了以上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要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一些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项目或虚拟科学实践。我们搜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视频和课件观看、参与教学问题讨论,课后作业完成和线上考试等数据。教学反馈数据,不仅包括教师对课程的教学体会、反思和教学建议,还包括学生学习时发现的薄弱教学点,课程学习反思和对课程的教学建议。

2.3融合式教学的实施

我们课题组采取的融合式课堂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了PBL、CBL、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形式,这也是目前流行和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在师生教学讨论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专业和知识储备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学习第六章《细胞因子》时,这一章主要是介绍分子量小但功能十分强大的免疫分子。我们就常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有关细胞因子的临床病例和教学讨论题,从而引起学生对这类免疫分子的关注,使其熟悉相关概念、作用特点和作用方式,接着让学生来查阅细胞因子的资料,以便预习教学内容的,并锻炼其查资料、总结和PPT汇报的能力。如讲到超敏反应时,就可以采取PBL教学法。

在教学课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依据教学内容融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课堂中,我们有时会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的引入我们附属医院医疗岗位的抗击新冠疫情典型事例,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以激励学生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愿望。教学中,我们一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甘为引路人、辅助者,并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真诚地鼓励同学探索免疫学知识、仔细推敲病例的免疫学成因和辅助学生完美地展示自我。当然为了增进融合式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按计划进修,学习新的教学技能,督促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定期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每位同学都能感受温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

结论

处于中国共产党的下一个百年计划地伟大征程中,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达到高水平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求,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我校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协同创新。我们免疫学教研室开展了多个课程的融合式免疫学金课的探索,对多个专业本科生,采用新颖、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全新编排了教学内容并根据专业不同采取了对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都得到深度地强化。但是教学探索过程比较复杂,教学理念还需要仔细凝练,这就需要我辈更深入地学习医学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意见,并要不断地、大量地在不同学科进行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和精准教学设计,才能较好的培育医务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双高”的医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4-10.

[2]李芒,李子运,刘洁滢."七度"教学观:大学金课的关键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1-8.

[3]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