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学探讨

于洋,董小锦

山东永鼎法证司法鉴定中心(山东 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者4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6月-2020年6月,实施法医尸检诊断,分析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明确栓子来源、诱发原因等。结果40例患者实施法医尸检,38例诱发因素明确,2例原因不明。38例患者中,创伤性骨折18例,外科手术16例,心肺病变3例,恶性肿瘤1例。50岁以上35例(87.50%);栓子来源:下肢深静脉25例(62.50%),右心室15例(37.50%)。栓塞部位包括肺动脉主干与左右分支、左肺动脉与分支。结论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 通过法医尸检与病理诊断,可明确死亡诱发原因、栓子来源,为司法鉴定、刑侦提供依据。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法医尸检;病理学;

前言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临床常见疾病,作用于静脉系统、右心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分支,引发肺循环障碍与呼吸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研究数据表明,肺动脉血栓栓塞具有较高发病率、死亡率,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往往需实施法医学鉴定。本文将以近年来(2018年6月-2020年6月)4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学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者4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6月-2020年6月。所有患者中中,2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是32-61岁,平均是(53.74±5.26)岁。纳入标准:①以《急性肺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为依据,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技术等诊断确诊疾病;②猝死者;③患者家属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等引起死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法医尸检资料,了解猝死栓子来源、诱发原因等。实施法医尸检:患者发生猝死以后,6-72h内进行尸检。常规尸检取材,实施石蜡包埋,取福尔马林(10%)固定尸检样本。取剪裁工具将尸体心脏部位剪开,详细探查肺动脉主干与分支,并探查尸体心脏部位、盆腔部位、下肢深静脉。将法医尸检报告填写好,密封保存治疗档案、 法医尸检报告。

1.3 观察指标

实施法医尸检诊断,分析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明确栓子来源、诱发原因等。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40例患者实施法医尸检,38例诱发因素明确,2例原因不明。38例患者中,创伤性骨折18例,外科手术16例,心肺病变3例,恶性肿瘤1例。如表1所示。

表1:病因分析(n/%)

病因

例数

占比

病因明确(38例)

创伤性骨折

18

45.00%

外科手术

16

40.00%

心肺病变

3

7.50%

恶性肿瘤

1

2.50%

病因不明

/

2

5.00%

2.2 年龄与栓子来源、栓塞部位分析

年龄分布情况:50岁以上35例(87.50%),41-50岁患者4例(10.00%),32-40岁患者例(2.50%)。栓子来源:下肢深静脉25例(62.50%),右心室15例(37.50%)。栓塞部位包括肺动脉主干与左右分支、左肺动脉与分支。

3 讨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因脱落血栓以及其他物质对肺动脉或分支造成阻塞而引发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循环、呼吸功能障碍,具有较高死亡率[3]。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发生后,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往往需采集诉讼依据,针对该类患者实施法医学鉴定,明确死亡诱发原因与栓子来源等,为司法鉴定、刑事诉讼提供依据[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实施法医尸检诊断,分析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明确栓子来源、诱发原因等。结果40例患者实施法医尸检,38例诱发因素明确,2例原因不明。38例患者中,创伤性骨折18例,外科手术16例,心肺病变3例,恶性肿瘤1例。50岁以上35例(87.50%)。栓塞部位包括肺动脉主干与左右分支、左肺动脉与分支。可见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主要诱因为外科手术、骨折手术。因此,临床应当将外科手术、创伤性骨折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者视为高危人群,重点防范,加强治疗,同时,对于反复性栓塞、年龄大患者,应当重点监护。另外,研究结果可见,栓子来源:下肢深静脉25例(62.50%),右心室15例(37.50%)。表明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者在法医尸检时,需详细观察生前病情,实施原位解剖,尽可能预防破坏栓子;原位检查以后,需探查下肢深静脉、右心室,明确栓子来源。有学者提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来源一般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所致,若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将返回心脏,当心脏泵血时,血栓可以被泵入肺动脉,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呼吸短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4]。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在尸检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病理诊断过程中,应当对显微镜观察样本拍照,以此作为证据,预防纠纷;死因判断时应当慎重,需结合患者生前一般资料、诊疗过程等全面分析,若肺动脉中检出栓子,需进一步探查,明确栓子来源,并明确猝死与手术、创伤等事件间因果关系,继而明确猝死责任为医疗纠纷事件处理提供证据

[5]

综上所述,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通过法医尸检与病理诊断,可明确死亡诱发原因、栓子来源,为司法鉴定、刑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富卓丽. 在法医尸检中研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特点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19(3):111-112.

[2]梁志量. 关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法医尸检与病理研究[J]. 法制博览,2019(14):156-157.

[3]塔拉甫·托坎,李金秋,张朝正,等. 新疆地区66例多类型栓塞死亡法医学尸检分析[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2,37(1):91-93.

[4]谢楚泽,陈伟东.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法医尸检及病理分析[J]. 法制博览,2018(35):136-137.

[5]苑宗君.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8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