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

马强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facet joint disloc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facet joint disloca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 worthy of vigorou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location of cervical facet joint; Clinical efficacy

颈椎小关节错缝指的是颈椎小关节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进而导致小关节面和面之间出现细微的错位,也就是中医方面所说的骨错筋或筋出槽。在临床诊疗方面,颈椎小关节错缝是一种十分高发的疾病,在青壮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男女比例较为平均【1】。造成颈椎小关节错缝的原因是很多种,其中睡眠姿势不当、外伤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还有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疼痛感。颈椎小关节错缝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待这种症状持续发展就会导致双肩不平,最后发展为颈椎病,进而压迫神经,导致更加严重的病症发生。现阶段,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治疗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就是牵引、手术和针灸。本次研究针对的是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5~59岁,平均年龄为(33.18±2.62)岁,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3~60岁,平均年龄为(35.29±2.38)岁,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开展治疗之前要指导患者纠正坐姿,保持颈部、肩部和背部的平直状态,让身体完全放松。因为患者的颈部肌肉通常都比较僵硬,可以使用专业化的手法按摩患者的进步,比如揉、捏、按压等手法,通经活络,力度可以根据患者感受到轻微的疼痛感作为标准,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询问患者的实际感受,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合理调整力度,准备工作时间一般为20分钟。完成准备工作后,要指导患者保持坐姿,治疗人员可以使用40毫米的毫针,根据穴位依次进行针灸。穴位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肩颈井、凤池、肩禺、天宗、百会、头维、晴明、大椎。这些部位选择在病变两侧实施,每个穴位的留针事件为35分钟,切忌超过40分钟,针灸深度为0.8寸,最多不能超出1.2寸。结合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合理地调整力度,针对疼痛较为强烈的穴位,可以适当地延长进针时间,减轻扎针的力度,每次完成针灸整套流程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45分钟或1个小时内,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可以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进行,一个疗程为7天,两个疗程之间最好间隔三到五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行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x2,%)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30

9

12

9

70%

观察组

30

12

16

2

93.33%

x2

0.045

P

0.020

3 讨论

中医针灸是一项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治疗方式,主要的应用原理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依据中医理论对人体穴位进行科学的选取,利用针灸的方式给患者的患病穴位带来刺激作用。针灸疗法能够有效疏通患者的血脉,进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2】。现阶段,因为办公室工作居多,社会大众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久坐,因此容易造成颈椎小关节出现错缝现象,导致患者的颈椎小关节不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于颈椎病的关注与日俱增,颈椎小关节错缝作为颈椎病的前期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消除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就会演化成更加严重的颈椎病【3】。颈椎小关节错缝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容易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恶劣影响。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牵引治疗和针灸治疗等等,根据近些年来的实践研究发现【4】,针灸治疗在颈椎小关节错缝中的应用发挥出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进而有效治疗患者的病症,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还要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全面地保护,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要进行强度的转头活动,养成规范性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健康,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崔光豪,李长慧,王欢.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3(3 0):203-204. 
  [2]霍龙,郭锐,张雷.理疗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特勤人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8,6(5):405 -407,415.

[3]安建坤,吴彩红,熊小云,等.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和颈椎症状评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1,34(12):32-37. 
  [4]林明亮,王圣洁,韦美凤.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复发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8):89-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