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中医特色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徐莎莎

马鞍山市中医南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目的:观察创伤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创伤骨折患者的收集整理时间为2021.5至2022.5,94例全部来源于本院,依照红蓝球法分组,录入对照组的47例实施常规护理,录入研究组的47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两组评比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RS评分更低,Harris评分更高,同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不仅有利于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和骨折预后,且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全面普及于临床的价值。

【关键词】创伤骨折;中医特色护理;常规护理

    创伤骨折主要是外源性创伤事件,如暴力打击、突发事故等导致的骨折类型,剧烈疼痛会对患者身心健康、运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不利于创伤快速恢复,严重骨折会导致全身状况恶化,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相关研究证实[1],创伤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缓解,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中医护理理念在于全面、系统的生理、心理护理,以有效控制疼痛,保证理想的康复效果。本文收集的病例类型为本院的94例创伤骨折患者,现展开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5-2022.5的时间内收集整理本院的94例创伤骨折患者,分组时以红蓝球法作为依据,47例为对照组,29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分布22-75(43.9±6.5)岁;2例盆骨骨折,25例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1例脊柱骨折。47例为研究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分布23-76(43.8±6.4)岁;2例盆骨骨折,26例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例脊柱骨折。临床资料对比差距较小,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骨科护理为主:宣教指导创伤骨折知识,简单进行心理劝导、安抚,协助患者正确选择体位,遵医嘱换药,合理进食,加强疼痛干预等。研究组以中医特色护理为主:(1)中药内服:中药汤剂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剂,药方组成:赤芍、当归尾、川芎、苏木、桃仁、红花、没药、土鳖虫各10克,续断、骨碎补各12克。共7剂,400ml水煎,1剂/日,早晚餐后温服。损伤早期治疗,肿痛形成,筋骨初接,但瘀血未化,经脉欠通,故肿痛时作。治当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法。方中赤芍、当归、川芎、苏木、桃仁、红花、没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续断、骨碎补、土鳖虫续筋接骨。合而用之,可使瘀血消散,气脉畅通,胂痛自除,同时兼有续筋接骨之效;(2)中医耳穴压豆:选择的耳穴需要和创伤部位部位保持对应的状态,给予乙醇消毒,疼痛敏感点需要埋籽,1个穴位的按压时间为1-2min,若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加重时,可将按压时间延长至3min,2-3次/d;(3)中医情志干预:辨证后对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选择,若患者属于肝气郁结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同其保持耐心、主动、积极的交流沟通,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交流期间不要涉及到会对患者情绪产生影响的话题;若患者属于心肾不交的情况,则以主动鼓励、安慰为主,促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树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念和决心;若患者属于心虚胆怯的情况,则需要对既往康复效果理想的病例进行介绍,进行日常护理时,需要保持热忱、主动的态度,以使患者受到积极、乐观情绪的感染。通过深呼吸疗法、音乐疗法辅助,有利于促进情志护理效果的有效提升。

1.3 观察指标

    依据NRS评分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衡量,0-10分的分值标准,得分越高,证明疼痛越严重[2];依据Harris评分判断关节功能改善效果,100分为总分值,得分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成正比[3];记录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评析

    此次研究数据的处理用的为SPSS25.0软件,()用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达,并在组间比较上予以t检验,若P<0.05,则意味着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行比较,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NRS评分低,Harris评分高,以上各项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可用P<0.05表示。

表 1 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的差异()

组别

NRS评分(分)

骨折愈合时间(d)

Harris评分(分)

住院时间(d)

研究组(n=47)

1.24±0.10

42.06±5.33

77.90±7.33

13.21±2.46

对照组(n=47)

2.04±0.31

56.83±7.43

65.28±6.46

20.55±4.97

t

16.8376

11.0736

8.8552

9.074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创伤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患者主诉之一即疼痛,其不仅会刺激患者身心舒适度,还会升高血压、血糖,降低血氧饱和度,增加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病情康复。意外伤害导致的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会比较强烈,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会增加临床治疗工作的难度,甚至增加致残率、致死率。正因为如此,针对性、个性化、全面的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4]

    传统护理模式往往重点强调的是以疾病为中心,遵医嘱饮食、用药、体位干预、疼痛干预以及简单宣教、心理疏导等尽管可使患者疼痛程度得到相应的缓解,同时对身体机能恢复、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但整体护理效果并不能令患者满意。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涉及到中药内服、情志干预、耳穴压豆等,其中情志干预可对情志进行调节,减轻负性情绪的影响,促进心理状态改善,促使主观疼痛感减轻,同时对关节功能进行改善,更有利于术后康复。耳穴压豆可对静脉进行修复,保持脉络畅通,实现“通则不痛”。中药内服可发挥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补中益气的作用[5]

    此次试验结果如下:研究组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NRS评分、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上得到统计学意义,P均不足0.05。可见中医特色护理不仅有利于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和骨折预后,且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全面普及于临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艳芹.中医特色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甘肃科技,2020,36(10):124-126.

[2] 马丽华.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后排尿困难与创伤性应激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19,34(14):2236-2238.

[3] 陈白梅,王玲玲,胡霞.中医特色护理在改善骨折患者排尿困难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4):92-93.

[4] 陆青.中医特色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1):304-305.

[5] 魏剑婷,王清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