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魏强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6例,甲组施行常规急诊急救,乙组施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对比两组救治时间、相关评分。结果:乙组患者第一救治时间更短,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急性脑血管疾病;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5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76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first aid, while group B received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management.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elated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irst treatment time of group B patients was shorter, and the scores related to neurological function,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effective and has important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management;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effect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神经内、外科的危急重症,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心脑血管功能不佳,发病率往往更高[1],做好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急诊抢救工作和急诊护理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开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6例,甲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8.81±1.17)岁,乙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68.77±1.16)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经过相关检查后均符合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条件;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病史;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不遵从医嘱的患者;研究中途死亡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性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施行常规急诊急救措施,包括常规挂号、缴费、检查、用药、降颅内压、溶栓抗凝、保护脑神经等。乙组按照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具体流程如下:成立脑血管急诊急救小组,加强对小组内医护士人员的专科救治能力培训力度,提高其知识掌握度,对急救小组人员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急诊工作模式,即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尤其对120转送来院患者提前获知病人信息及掌握初步病情,提前安排脑血管急诊急救小组人员准备,患者到院后所有处方、检查单盖绿色通道专用章,执行先抢救、检查、取药、急会诊、急诊入院,最后补缴或缓交费用,检验、放射、功能科室及药房等相关辅助科室见绿色通道章后第一时间执行并获取报告或急救药品,神经内、外科第一时间急会诊并配合指导急诊全程参与急救直至入院。患者来急诊科同时启动绿色通道时间节点记录表,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以便总结经验和持续改进,最大限度争取抢救时间,缩短患者病情被耽误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相关评分得出最终结果[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统计数据均利用SPSS21.00计算,p<0.05时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对比

表1可见乙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第一救治时间(h)

甲组

76

0.73±0.25

乙组

76

0.24±0.26

t

6.075

p

<0.001

2.2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对比

表2可见乙组患者接受相关急诊急救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评分明显更优,和甲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Fugl-Meyer评分

ADL评分

甲组

76

29.24±1.18

64.11±2.41

48.52±3.44

乙组

76

8.91±1.19

35.32±2.31

74.86±3.56

t

54.252

38.568

23.795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急诊科由于其处于医疗前线,面对的患者数量庞大且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危重,诊断、抢救的难度也比其他科室更大[3]。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主要分为缺血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致死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存在严重的后遗症。该病多发于基础疾病多的老年人群体,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在患者发病后需要立刻进行有效、科学的救助,不仅可以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对稳定的基础,最大限度减少致残率,更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第一救治时间更短,早起有效、精准的干预和多学科的联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率、改善相关症状,减少致残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蔺志强,王天锡,赵进福.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前急诊急救的临床疗效[J]. 智慧健康,2020,6(29):36-37.

[2] 曾丽.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265-266.

[3] 屠伟芬.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9):140-141.

[4] 宰玲. 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中甘露醇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J]. 健康之友,201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