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患儿依从性及癫痫发作频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患儿依从性及癫痫发作频率的影响

黄桂花,洪玉苗,彭彩霞

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癫痫患儿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发作频率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2022年6月泉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癫痫患儿98例,根据患儿入院挂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n=4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癫痫治疗依从性、发作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癫痫儿童的护理中采用评判联合亲情的护理模式,能改善癫痫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在临床有积极意义,可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护理;亲情护理;癫痫;依从性;

癫痫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漫长,容易复发,对患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给患儿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目前对于癫痫的治疗没有快速治疗办法,临床主要采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但在进行治疗时必须配合相应的护理方式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证明,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配合适当的护理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的遵医配合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2]。但因为癫痫疾病的发作具有未知性,在治疗时,患儿和患儿家属常常会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患儿的预后,因此必须加强护理。本次研究主要讨论在癫痫患儿的护理中联合使用护理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2022年6月泉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救治的癫痫患儿98例,根据患儿入院挂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n=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6--13岁,平均(8.52±1.11)岁,病程1--4年,平均(3.33±0.26)年。观察组(n=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7--13岁,平均(8.55±1.09)岁,病程1--4年,平均(3.32±0.27)年。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均知悉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符合《临床儿科学》癫痫诊断标准已被确诊的患者。本研究已经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和用药,对照组患儿对其记录体征,按照一般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叮嘱患儿及家属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对所以参与人员(护理人员、患者家属)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评判性思维知识、发病急救措施,培训后进行考核,查看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每周总结,交流在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评判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和家族遗传史等信息,评估时应考虑到患儿年龄、性格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为患儿安置病房和床位,置备急救药品等,控制病房温度、湿度,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对患儿癫痫发病情况进行预判,制定相关预防处理措施,在与患儿相处时,根据了解的患儿信息与其亲切交流,取得患儿信任,多对患儿进行鼓励和表扬,提升患儿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3、向患儿家属讲解癫痫的诱因原因、发病前的表现等,教会患儿家属护理技巧,并叮嘱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措施等,密切关注患儿心理状况。4、培养患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引发疾病,叮嘱患儿家属定期带患儿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发作频率等。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依从人数=完全依从+基本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t检验和X²检验,采用SPSS22.0进行,(x±s)表示计量,(n/%)表示计数,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前,2组患儿依从性、发作频率无太大差别,数据经统计分析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依从性61.22%(30/49),发作频率38.78%(19/49);实验组:依从性91.84%(45/49),发作频率16.33%(8/49),(x1²=26.0997,p1=0.0001;x2²=12.6239,p2=0.0004)。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发作频率可见,护理后,实验组患儿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0.05。

3讨论

癫痫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高发群体为青少年群体,诱发原因复杂多样。临床多采用药物长期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溺爱,不能按照医嘱按时用药,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给患儿以后的生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3]。常规护理因护理不够全面,在护理时作用有限,加之没有对幼儿的心理分析,对调动家属、患儿积极性作用不大[4]。评判性思维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充分考虑患儿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联合亲情护理,为患儿构筑轻松、和谐的氛围,使患儿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研究显示,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有明显的提升,效果显著,可降低癫痫发展频率,对患儿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明显作用。

综上可见,在癫痫患儿的护理中使用评判性联合亲情的护理模式治疗依从性及发作频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钊雪灵.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患儿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12):175-178.

[2]赵茜,张译文.评判性思维联合亲情护理模式对病毒性脑炎后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QOL评分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390,1393.

[3]刘利花,张白玉,晋秀明.评判性思维护理结合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8):5368-5371.

[4]秦明群.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