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营养状况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营养状况影响

朱海燕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EICU,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千预。结果:2组护理前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前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前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ICU重症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营养状况

ICU患者病情严重,护理工作难度大[1]。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护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易导致感染以及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作为ICU重症患者,往往经历了大手术或是严重创伤,常会在短时间内无法由口进食[2]。ICU重症患者在各种应激因素作用下其机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且血糖水平不稳定,这会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并且营养不良,建议尽早对患者实行营养支持治疗。选取我院收治6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样本,分析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情危重,接受ICU监护治疗;②具备肠内营养支持指征,拟行肠内营养支持;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证;②存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肠内营养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对其肠内营养期间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体输注量。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组建个体化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设计个体化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后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引导患者讲述内心顾虑,分析其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如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护理人员可与患者约定好手势动作的含义,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在患者面前禁止提及恶化、死亡等具有消极意义的词语,即使发生意外事件,尽可能保持面部表情自然。②输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鼻饲管输注量和速度予以控制,输注速度初始值为25~30ml/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每日增加10~20ml/h。根据胃部CT监测患者胃内残留量,如胃内残留量达到200ml,应降低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寒冷季节采用恒温器、热水袋、热水瓶进行加热营养液,温度35~37℃,避免营养液过冷或过热;每日更换营养液输液管道,确保管路接头处于无菌状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每隔2~4h采用生理盐水20ml冲洗1次导管。③并发症预防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引导其学会有效排痰,对其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呛咳、发绀等征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液输注,反馈给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头部偏向一侧,并密切观察和记录其排便情况,嘱咐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

t/X2

P值

性别

17

22

1.832

0.175

年龄

56.01±19.49

57.54±16.36

1.982

0.144

APACHEⅡ评分

16.94±4.21

17.42±6.17

1.598

0.193

2.1 两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胃潴留及腹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

t/X2

P值

胃潴留

12

4

4.762

0.029

腹泻

11

4

4.356

0.037

血清白蛋白

32.94±4.72

35.56±5.90

8.429

0.003

3讨论

ICU重症患者有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加之患者身体虚弱,正处于身体恢复时期因此能量需求较大[3]。多数患者创伤后胃肠功能减弱,无法通过肠胃吸收所需能量,但采用单纯静脉补液,由于自身特征限制也无法提供各种营养元素。随着静脉补液时间延长,多数患者会出现循环环境紊乱,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变化时发现,分析可知,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状况得到良好提升。主要原因为患者在营养支持之下不仅可维持正常机体代谢能力需求,同时也可有效改善自身胃肠粘膜血液循环和胃黏膜修复,进而提升消化道系统功能,防止胃肠道菌群失调[4]。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时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

综上所述,为ICU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升营养状况,以及胃肠道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玉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4)78-79.

[2]李玉秋.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18-219.

[3]李春丽,刘景诗.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研究[J].2017,11(11):107.

[4]张宏伟,丁威,张琴,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及手术方式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1):49-53.

作者简介:朱海燕,女,本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