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探究

蒋苗

玉溪市水土保持工作站,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合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尤为严重,水资源以及土壤资源遭受的污染与破坏,进而出现比较复杂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1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分析

从概念层面上分析,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属于两个范畴。二者在范围上的差异明显,水土保持的范围主要是考虑人为与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据此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方案,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水土;生态环境建设则重点考虑整个生态空间,涉及对象较为广泛,不限制于水土、大气等。按照地形情况分析,我国山区面积较大,超过国土面积的70%,如果对水土资源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应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将导致土地沙化、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度降低,进而引发自然灾害、极端恶劣天气等,不仅会使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会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植被覆盖面积不断增加,使土地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是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2.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经济效益较低,群众参与度不高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主要配置的树种是油松、侧柏、云杉、山杏、山毛桃、柠条、红柳等,适应性好、成活率高,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景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群众参与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这些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经济效益较低,群众没有或很少能从这些措施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2.2 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不足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广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种植技术,但实际上相应技术在实际研究以及后续推广等诸多环节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无法紧紧跟随农业经济的发展脚步,实现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从而导致我国部分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在部分偏远地区依然使用较为落后、单一的农业耕种技术,对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也应及时调整。传统研究内容以及方式等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推广相应的技术手段时,反映出各种问题。当前仍然缺乏相对新颖的项目,加之部分新型技术未能对外分享,研究出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阻碍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发展。

3 加快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

在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环境和发展的契合性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环境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应采取科学的方式使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密切结合,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维护生态环境。

3.1 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

我国各地区的地质地貌和资源开发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水土流失程度也各不相同,部分地区对于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水土保持意识欠缺,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不到位。要想切实提升水土保持工作质效,应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措施,重点提升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扶持,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培养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计划,将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3.2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水土保持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推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水土保持工作质效为人们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引进先进的自然环境治理技术与管理模式,结合当地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水土保持工作计划,最大限度提高水土保持工作质效,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3.3 逐步建立并完善监测机制

由于我国不同乡村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土流失问题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形式也存在诸多细节差异。面对这种情况,则更加需要相关部门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责任,研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具体的监测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由水利管理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主导,统筹规划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对于水土保持情况应做好及时的监测和分析,了解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这是实现统筹规划的重要条件。为了让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到位,行政主管部门要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对于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构建起相对可靠且合理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打造出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监测网点的细节布置,由此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4 建立管护执法队伍,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管

若是未能建立管护执法队伍,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全过程,也会受到更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管护执法队伍成员重点是落实监督工作,分析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在管护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协调发展社会经济,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保证税收、财政与信贷等发挥引导作用,使得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同步实现。

相关部门应肩负起管理责任,充分落实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政策,对自然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合理开展资源开采,对工业企业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应加强环保宣传,通过公益活动、街头宣传、微信公众号、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动员群众参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通过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5 优化完善管理体系,加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资金投入

要高度重视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托管理体制,重点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细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应做好生态修复,基于具体情况完成科学系统规划,完成实地考察,结合具体情况,对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做出综合判断,严格审核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工程建设阶段应做好工程监督,如果水土保持存在违规操作行为,需及时完成上报,采取妥善有效的处理措施。若对环境产生污染,需及时采取措施,以防造成不良影响。修复完成后需重点开展工程审查,严格杜绝环境污染行为。在管护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协调发展社会经济,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保证税收、财政与信贷等发挥引导作用,使得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同步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是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途径,而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作,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管理手段,将水土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水土保持规划对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保护作用[J].大科技,2020,(07):108-109.

[2]焦华杰.乡村振兴战略中水土保持工程对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环球市场,2020,(01):241.

[3]于德志.浅析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