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变更对林地保护的利用策略分析-以彬县林地变更调查结果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林地变更对林地保护的利用策略分析-以彬县林地变更调查结果为例

张又水,卫蔚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2

摘要:根据陕西省彬县林地资源现状及林地变更调查结果,分析该县林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陕西省彬县通过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适用林地提前介入机制、改革审批制度和探索行政执法改革、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措施,积极造林绿化、控制采伐,使林地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群众保护意识薄弱、林地"一张图"的使用和管理不够重视、各部门规划相互衔接不紧密、集体林地的管理难度较大和乡(镇、街道)林业站管理体制不顺且力量薄弱等问题,后续应在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建立林地调查和定期检测制度、实行林地专职专责管理制度、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开展"多规合一"衔接工作和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等方面强化工作。

关键词:陕西彬县;林地;林地变更调查;保护利用

我国森林总面积位居世界第五,森林资源的储积量位居世界第七位,但是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却在0.2公顷以下,仅占当前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的21%,这种不合理的状态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变。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当下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需要大量的林业用地,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森林资源需求。林业资源属于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更好的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各种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过分的追求林木资源经济利益,因此引发了许多滥砍乱伐的现象,为此需要采取恰当且实用的林地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并没有对林木资源给予充分重视,发展意识的欠缺会严重危害我国林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在整体上的分布呈现出非常不均衡的状态,整体而言,西部地区的林业资源要远落后于全国范围内占有的林业资源。陕西省彬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在全国中森林面积的占比也很低,较低的森林占有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而加重了此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有段对林地资源加以保护,林地变更调查便是为林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的重要前提。林地变更调查是在2016年度更新后的林地“一张图”基础上开展的林地范围、林地保护利用以及林地管理属性等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变更调查,规范森林资源数据管理标准,扩展森林资源信息内涵;更新森林资源空间及属性变化信息;形成结构完整、内容齐全、现势性更强的森林资源“一张图”;达到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

针对彬县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自2018年4月开始,分阶段有序进行,历时3个月,通过对2016年彬县林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本期遥感影像与变更期间林业经营管理资料、林地权属变更情况等的综合分析,进而结合最新遥感影像、前期遥感影像、国土部门遥感影像,和林地数据库,结合现地调查,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于2018年6月完成了全部调查任务。变更调查过程中,通过将本期遥感影像与前期遥感影像、前期数据库叠加对比分析,参考2016年林地“一张图”成果等资料、判读区划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按照林地变更调查操作细则要求对彬县本期数据库进行更新,形成初期林地变更数据库。并根据初期数据库成果,在全县范围内根据不同地类选取判读争议性比较大的代表性区域,进行外业验证以及补充调查。调查后统计分析得到彬县土地总面积118517.30公顷,其中林地总面积65186.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00%;非林地面积53330.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00%。森林面积48595.87公顷,全部是乔木林。森林覆盖率由前期的38.74%提高到本期的41.00%。全县林地面积中,国有林地3879.8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95%;集体林地61306.8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4.05%。全县林地面积按照主导功能不同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大类,其中生态公益林地38325.28公顷,商品林地面积26861.41公顷,分别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8.79%和41.21%。彬县林地变更前期数据共区划24743个图斑,其中林地图斑8975个;本次林地变更共区划25314个图斑,其中林地图斑9181个,林地面积65186.69公顷;比前期区划增加了571个图斑,其中林地图斑增加了261个,林地面积净减少522.04公顷。在本次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林地范围变化涉及1229个图斑。由非林地转为林地38.45公顷,由林地转为非林地560.49公顷,净减少林地面积为522.04公顷。林地新增3186.03公顷,减少507.62公顷,净增加2678.41公顷。减少的有林地在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均有分布。减少的原因一是未经审批使用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永久性使用)以及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面积122.53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68.43公顷,转为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54.10公顷;二是其他调查因素引起的有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面积385.09公顷。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过于轻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而不采取补救措施实施,在砍伐之后不采取合理的林木种植措施,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林业资源保护的概念,这样不合理的行为将造成我国林业资源的不断减少,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地资源是彬县域主要土地资源类型之一,彬县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55.00%。彬县林地变化原因包括造林更新、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自然因素、调查因素四个一级变化原因。因此,未来应充分协调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等专题规划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完善占用征收林地审批及监管程序基础上,要对规划涉及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用地选点、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林业主管部门提前介入,提出保护和使用林地的意见,落实“不占或少占林地,不用或少用高等级林地”原则,确保节约用地。各乡镇(办事处、管委会)、林场、林地经营单位负责本辖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任务,要把林地保护利用目标纳入对乡镇人民政府林业综合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陕西彬县林地资源现状及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分析该县林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后不难得知,彬县近年来通过造林绿化、控制采伐、严格审批等措施,使林地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林地“一张图”的使用和管理不够重视、各部门规划相互衔接不紧密、集体林地的管理难度较大和乡(镇、街道)林业站管理体制不顺且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后续应在提高基层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开展“多规合一”衔接工作、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和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参考资料:

[1]李玢瑶.新时期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14):120-121.

[2]苏其忠.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科技,2021(23):202-203.

[3]靳云燕.浅谈林地变更调查中质量控制体系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2(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