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提效方法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提效方法剖析

王洪达1,2,赵亮1,2,曲宝龙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1,黑龙江大庆 163453;

黑龙江省油气藏增产增注重点实验室2,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在很多油井开采过程中,在注水开采多年后,油田也进入到了特高含水开发期,在这一阶段采出程度很高,但是剩余油分布开始变得零散,如果不进行技术处理,开采难度会越来越大,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油层动用比例,挖掘剩余油潜力,在开采过程中应用了油井水力压裂技术,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

    在应用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技术时,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采油井压

前的含水量逐年升高,压裂井的条件开始变差,而重复潜力井的比例也开始增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实际的压裂潜力规模开始减少,最终该技术创造出的实际经济效果变差,下面就结合具体油田分析实际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推动我国在这方面技术的提升。

1案例分析

1.1油田开采基本情况

    对某开发区油田进行分析,由于注水开发多年,导致后续开采难度增加,水驱油井压裂比例已经达到85.0%,重复压裂比例达到70.0%,在压前测得的含水为87.5%,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对油井开采采取了一定的处理措施。但是挖潜对象变为低渗透非主体砂,表外储油层属于薄差油层。在进行单井压后开采中,初期增油从之前的8.7t降低到5.0t,累积增油从之前的1000 t下降到目前的500t,采取措施后效率降低比例为10.0%,而单井压裂费用却从之前的28万元增加到当前的32万元,压裂挖潜愈加困难,因此每年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也开始下降。

1.2具体措施分析

   面对特高含水期压裂挖潜技术存在的困难,以及经济效益的降低,制定出处理方案,压裂工艺技术和精细剩余油分析结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进行压裂改造挖潜,将油田内剩余的储量尽最大可能都挖掘出来,提高企业实际的经济利益。

2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提效方法分析

2.1加宽挖潜的工作范围

在加宽挖潜的工作范围时,借鉴了精细地质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成果,利用多个学科在油藏方面的研究成果,使用了井震联合分析的成果,分析剩余油时有效提高了精度,并对分井网选井选层进行了细化分,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分井网井层优选标准,这样就可以对挖潜范围进一步扩宽。

2.2分析具体的优化方案

    由于油田开发不断深入,井网开始更加密集,而油田中的含水量也开始增加,在之前的处理对象方面,从之前的中高渗透层变为了当前的特低渗透油层。通过实际测试得知,薄差层压裂比例达到44.6%[2],在开采这几年中,对薄差层压裂井进行了持续的观察研究,通过整体、记录的资料可以总结出:当前压裂挖潜薄差层的砂体主要有这几种,第一种,主体砂边沿位置变差,因为与之相连的 水井发育较差,在不断的影响下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第二种,呈现出条带状的非主体砂,其主要受到纵向方面的非均质、平面的影响,导致最终注水井发育不理想,在吸水能力降低后逐渐形成剩余油。结合之前的施工经验,为了提高开采效率,应该不断加大压裂加砂量,如果将穿透比控制在25%-30%之间,可以确保采出程度的最大化,那么在开采中达到的增油量也是最好的。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压裂效果,分析了压裂井油层的发育情况,最终计算出分类油层最佳的穿透比应该控制在16%、20%、24%。

2.3有效对低效井的比例进行控制

    技术人员到现场了解了实际情况,结合得到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最终影响压

裂效果的11个因素,主要是压之前的产液量、压之前的含水量、全井砂岩的厚度、压裂层的段数、全井的有效厚度、目的层砂岩的实际厚度、全井砂岩的实际厚度、目的层的有效厚度、目的层的平均渗透率、连通水井的数量、目的层含油的饱和度、压裂段位置。为了调查清楚,在现场共筛选了59口压裂井,在此基础上,将所检测得到的数据放入到效果数据库中,结合灰色关联的技术原理,准确计算油井压后措施之后,初期每日实际的增油量,同时分析其和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权重大小判定影响的主要因素,在这次研究中主要得到7个主要因素,再利用灰色关联均值方法处理,进行多元回归预测, 建立压裂效果的预测模型,要求预测值出现的误差要在±1t以内,要求井数比例在74.2%左右。通过数据对比,实际产油量分析,最后将7口井的设计方案予以取消,同时对63口井进行了压裂,通过平均计算得知,在单井压裂第一天油井的增油量在5.0t左右,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在7 1.0%,在区块采取这些处理措施后,有效率性从90.2%提高到92.7%。通过对上述情况的描述,当油田不断开采中,进入到特高含水期后,为了提高开采企业后续的经济效益,技术人员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目标就是提高剩余油分析的精度,对选井选层的范围进行不断扩宽,这是基础性工作,保障后续压裂挖潜措施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在具体落实中还应该将压裂工艺与剩余油潜力有机结合到一起,将开采规模不断进行扩大,再分析每个油井的具体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为不同油井提供个性化方案设计,是提高油井压裂效果的关键技术。开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研究,控制低效无效井比例,降低压裂风险,是兼顾效果与效益的有效手段

[3]

总结:通过以上对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提效方法剖析,发现该技术对油田开采非常重要,在长期注水开采中油田发生改变,当达到特高含水阶段后,其开采工作困难性很大,因此技术人员要对油井进行分析,掌握相关数据,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提高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王禄春,郭玮琪,等.特高含水期水驱油井压裂潜力研究[J].岩性油气藏, 2012, 24(4):118-123.

[2]于晓霞,王蕾.特高含水期油井压裂提效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6):153-154.

[3]杨磊.萨中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4, 26(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