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刘磊

612722198902172396

摘  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领域包括汽车技术类、数控加工类、柔性制造类等,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与效率,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在今后的工业制造业发展中,就可以实现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全面推广,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优势。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0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指通过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结合运用,实现生产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进行各功能单元的合理配置与布局优化,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值得广泛运用。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领域

1.1 汽车技术类

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效运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可谓是汽车的心脏部位,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而发动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被控对象,整个控制系统由许多子控制系统或项目组成,包括 EGR、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等等。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提高各控制项目的性能与质量,保障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第二,底盘和车身控制。底盘具有着减震、承重等功能,而车身具有着保护、操控等功能,因此也需要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促使其功能充分发挥,保障汽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比如在汽车防抱死系统、车速感应动力转向、电子控制悬架、防滑系统、导航系统、机械传感式安全气囊、中央控制门锁等,都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了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自动化,加快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人们的各项需求。

1.2 数控加工类

在工业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离不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而数控机床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为工业制造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主要是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控加工更加精密、智能、高效、安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尤其是各种智能制造中的数控加工,对于工艺流程、精度效率等有着很高的要求。而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实现数控加工的信息化、精密化、高效化,不仅能够进行各项模拟信息的高效处理,还能够对整个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全面管控。及时找出各种问题与不足,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有效提高了数控加工的精准度。在智能制造中的数控加工中,主要采用了 CPU 模式与总主线模式,并且结合模糊控制理论以及在线诊断技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1.3 柔性制造类

柔性制造类是指各种生产加工、信息传输、货物搬运等,对于生产效率与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货物质量,实现

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下,可以实现生产工具的自动更换、密切跟踪、货物运输、存储管理,保障了生产工作与运输工作的有效对接,避免仓库限制或者物资爆满,影响整个生产运输效率[3]。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货物存储与运输,都可以实现自动化以及密切化跟踪,只需要根据生产要求,提前设置好频率与计划,就可以全天候生产、搬运、存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能够实现货物信息的密切跟踪与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生产计划与方案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自我监控,缩短故障时间,保障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2 运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2.1 现状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不足。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前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才能保障后续生产的高效性。然而很多企业领导层,认为前期投入较高,而后期的收益较少,就放弃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再加上很多领导层,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知不够全面,重视程度低下,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无法紧跟时代发展,以及认识到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工业制造业的持续发展[4]。第二,技术落后。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很多工业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大量缺失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无法实现两者的紧密衔接。比如企业的电子技术发展落后,应用范围较窄,缺少与专业厂商的合作等,都会导致两者的衔接困难,无法实现广泛应用。第三,制度缺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的保障下,才能有序开展。然而由于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不足,缺少制度体系的建设,导致基层人员也不够重视,增加了实际运用的难度。此外,资金较少,人员缺失,也将严重制约技术的实际运用与生产监管,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2.2 对策

其有效发展对策为:第一,提高重视,加大宣传。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高效运用,就需要先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然后加大宣传引导,实现全面普及与推广。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层,就要紧跟时代发展,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调整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然后利用会议、网络平台、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提高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知与运用能力。第二,创新技术,规范管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技术进行创新优化,改良升级,然后实现整个运用过程的密切与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作为工业制造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厂商、高校、机构的合作,加大电子科研成果向电子产品、技术的转化,实现内部技术的升级创新,与机械技术完美融合。还要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技术、方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改良,加快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发展步伐。第三,完善制度,给予保障。健全的制度与体系,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运用的关键与保障,因此还要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监管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实现生产工作的智能、高效、安全。此外,企业还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领域,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且具体阐述了运用现状与发展对策,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可以通过提高重视,加大宣传;创新技术,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给予保障等策略,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高效与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岳雷.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探[J].机电元件,2021,41(02):58-60.

[2]周青.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7):187-188.

[3]张瑞虹,王增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05):33-34.

[4]韦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解析[J].电子世界,2021(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