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巴武装冲突转折看运筹谋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从印巴武装冲突转折看运筹谋略

罗 ,浩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身份证号:622102198712290053

摘  要: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巴之间爆发多次武装冲突,另一个维度透视冲突本身,不难发现其中历次对抗的转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战争中梳理转折,找准双方运筹得失,把握其中的借鉴启示,不断学习创新运筹、提高战争谋略

关键词:印巴冲突;转折;运筹谋略。

自1947年6月3日,英国政府制定《印度独立方案》,该方案付诸实施以来,印巴围绕土邦归属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导致冲突不断,梳理历次印巴武装冲突战例,最典型莫过于跌宕起伏的战局转折,既有可圈可点的神来之笔,也有扼腕叹息的功亏一篑。

一、跌宕起伏——历次冲突的转折脉络

转折是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是在作战领域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把握转折、利用转折、运筹转折,战局发展变化至关重要,决定战争成败。历史上发生的三次印巴战争和卡吉尔冲突,战争企图、规模进程、结局影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克什米尔之争——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利用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巴基斯坦双方聚焦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引发战争转折之一:战争之初,巴基斯坦部队取得阶段性胜利,克什米尔大君仓皇出逃;在印裹挟下克大君同意入印,印度随即展开反攻,成功遏制巴基斯坦在斯利那加的攻势,解除了诺歇拉、拉乔里和蓬奇围控之忧。转折之二:巴基斯坦趁冬季后勤补给困难,以强有力的攻击迫印撤退至克什米尔以西及西南地区。转折之三:联合国介入调停,印度伺机攻入查谟西北地区,突袭班瓦里、攻占拉乔里,直接威逼巴基斯坦本土纵深

(二)克什米尔分治——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冲突,双方在战争期间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地面坦克对抗转折之一:1965年2月印巴双方爆发库奇兰恩冲突,冲突自由战士渗透克什米尔,惨遭镇压,印军集结6个反逼巴本土;巴组织大满贯行动,很快收复查木布,对阿克努尔形成威胁;印无奈退守德维河西,后与巴空战失利,巴强渡德维河、抢占乔里安,夺印控区500平方公里土地,兵锋直逼斯利那加转折之二:印以德里的雨为暗号,通令3个师从阿姆利则、费罗兹普尔出发,巴本土重镇拉合尔形成威胁,战事全面升级,巴败退亚克尔运河。转折之三:为扭转态势,巴基斯坦空军组织对印本土机场、雷达站突袭成功后一举扭转颓势。

(三)孟加拉国之殇——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11月21日印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最终肢解巴基斯坦。转折之一:印趁东巴局势动荡之际,以多种借口诱巴在西线组织还击,单方面制造开战借口;印出动大量兵力,联合行动夺取战场海空制权,断绝巴外联通道转折之二:印军在海空联合兵力支援下,以地面优势力量,全面入侵东巴。转折之三:西南方向印接连攻克库尔纳、杰索尔,渡过马杜提河后,以优势兵力钳击法里德普尔;西北方向,兵分五路从希里、巴江普尔、贾尔派古里、库奇比哈尔强击达卡;北部方向,直取坦德尔,奔袭达卡;东部方向,迅速封围达卡,整体完成向心攻击部署,直插吉大港。

二、神来之笔——转折当中运筹得失

印巴历次冲突来看,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运筹谋求均好于巴基斯坦,善于总结提高,做到了打一仗进一步。

(一)善于谋势主动塑造态势一是外交博弈营造积极外部环境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主动搞好与西方大国关系,创造了较好部氛围。趁美国陷入越战泥潭,我国处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关键期,中印边境大雪封山的空档期,趁机挑起战争、赢得战争二是操弄政治团聚内部士气。历次印巴战争和武装冲突,印政府都是利用民族、宗教、领土、主权、安全问题,故意制造议题,挑起民愤、激发士气,以政治决议为军事行动打气撑腰。三是借机发力找准时机出手。第一次印巴战争期间斯利那加危在旦夕,印却隔岸观火、按兵不动,克什米尔大君归顺后,马上出兵,谋求利益最大化;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印趁巴政局动荡、矛盾激化,在印巴边境不断蚕食,持续叫嚣军事干涉,引诱巴基斯坦实施反击,尔后以此为借口入侵东巴。

(二)善于用兵注重灵活施策。一是把握战机适时调整策略。第一次印巴战争,因冬季大雪封山、后勤补给受限战局难以继续发展,印顺势接受调停、继续备战。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实施大满贯行动受挫,印立即转变策略进攻巴本土重镇拉合尔;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先发制人,快速海陆封控、重兵突入二是把握战法善用奇兵重兵。第一次印巴战争,偷袭巴阿斯尔克答拉补给基地,走水路奇袭班瓦里大桥,在大雪天气、羊肠小道中偷运坦克巧夺乍吉山口;第三次印巴战争举全国之力,投入陆军80%、空军96%、海军41%的兵力,与巴兵力比达2:1;卡吉尔冲突,印四万余正规部队攻击巴千余游击军,兵力比达40:1。

三是把握战场勇于开新求变。历次印巴冲突,印都能先手占控、转移战场、扩大战场,克什米尔地区作战不利则进犯巴本土,西巴难作为则转向东巴,陆战场受挫则海空协力破局,不断推动和实现转折,成效显著。

(三)善于协同发挥整体优势一是兵种协同整体发力。第一次印巴战争,为解斯利那加之围,使用伞兵、步兵和坦克兵,快速围攻堵截;战争中重视炮兵、特种兵、陆航力量的协同运用,快速实施重点打击。二是军种联合体系制胜。第二次印巴战争,印谋求以空制地,但表现差强人意、未达目的,但其已经能认识到诸军种联合作战的重要性;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就利用陆海空联合作战,利用体系优势,打赢全面战争。三是多向策应破击制敌。第二次印巴战争,印拉合尔受挫,立即转攻锡亚尔科特,牵制巴行动。第三次印巴战争,为掩盖其企图,在东巴、西巴同时开战,制造战争迷雾,诱巴误判;肢解东巴时,从四个方向开展向心攻击,各方向又以钳形、并行攻势迫巴分兵,最后孤立无援导致投降

三、管中窥豹——运筹谋略的借鉴启示

透视印巴武装冲突,不难发现作战思想、指挥素养、谋略战法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谋略运筹既要学习更要创新,既要借鉴更要超越。一是伐交为上,攻心为先。凡对外战争,必引域外介入和周边联动等连锁反应。战争既决胜于战场,又先胜于外交,通过深远经略、超前谋划,争取更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的理解、支持或中立,赢得民众舆论,孤立对手减少干扰。二是谋划周全,超前设计。超前设计战争,把风险困难想全、行动预案搞细,胸中有案、行动有招,无论对手怎么破局转折,都在我算计中预料内。三是关注节点,坚决打赢。转折之仗必须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对于开局首战、攻防转换等阶段,无论顺利还是艰难,都要坚定决心,务求必胜,设法创造抓住战机。

参考文献

[1](美)塞缪·.文明的冲突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周定国.克什米尔——印巴难解的死结[J].地理教学,2002,(6).

[3]刘帅.1971印巴冲突和冷战背景下的大国角逐[J].西部学,2020,(2).

—1—